-
公开(公告)号:CN1159491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33329.7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E02F9/22
Abstract: 一种基于发动机输出功率预测与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液压挖掘机优化方法,属于工程机械挖掘机控制技术领域。本方法建立了发动机输出功率时序预测模型与液压泵负载转矩多元映射模型,间接预测了发动机输出转矩,直接计算了液压泵负载转矩。利用灰狼算法优化PID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在挖掘机作业时,控制器利用发动机输出功率时序预测模型预测发动机输出转矩,利用液压泵负载转矩多元映射模型计算液压泵负载转矩,将发动机输出转矩与液压泵负载转矩差值导入灰狼算法优化的PID控制器中,调整控制器输出电流,改变液压泵输出流量,进而调整液压泵输出转矩与发动机输出转矩动态相等,实现发动机转速的实时稳定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3517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001563.7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液压挖掘机系统流量匹配优化方法,属于工程机械挖掘机控制技术领域。本方法将挖掘机内部控制对象转至液压泵,构造闭合回路。利用强化学习算法,构造离线控制器,计算合适的控制电流。通过控制电磁阀电流量来控制液压泵的斜盘倾角来控制液压泵的输出油量,减少液压油的无效流动,降低溢流损失。同时也进一步减低了液压回路的泄露损失与粘性损失来减小液压油的消耗。不仅从新的角度进行了液压挖掘机的流量控制,同时也降低该类控制算法在液压类工程机械控制方面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365910.4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ResNet神经网络的挖掘机工作阶段分类识别方法,属于工程机械挖掘机技术领域。本方法以挖掘机动作导致其先导压力的变化作为划分工作阶段的依据,将挖掘机的一个作业循环划分成多个工作阶段。以各工作阶段开始一段时间内的挖掘机各机构先导压力值和泵出口压力值作为该工作阶段的开始标志,借助ResNet神经网络结合挖掘机各机构先导压力和泵出口压力的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判断挖掘机当前所处的工作阶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34626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01544.4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366 , B22F10/85 , B33Y10/00 , B33Y50/02
Abstract: 一种激光熔化沉积沉积层几何特征预测方法,基于VOF法和送粉方程建立同轴送粉式激光沉积制造数值计算模型;开发程序与Fluent有限元软件集成;进行多组单道单层熔化沉积实验,基于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在线实时监测熔池几何特征和熔池温度,并制备沉积层试样提取沉积层几何特征,通过熔池几何特征、熔池温度和沉积层试样几何特征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工艺参数与沉积层几何特征数据库,利用高斯过程回归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工艺参数与沉积层几何特征的预测模型;基于少量实验数据对沉积层几何特征预测模型进行反馈校正。本发明可快速精确地建立工艺参数与沉积层几何特征的预测模型,工艺成本低、效率高、预测精度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438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694296.7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石油倾点测量的自动空气加压控制方法属于传感测控领域,涉及一种石油倾点的自动空气加压控制方法。应用于工业石油倾点测定系统领域。该控制方法采用电压斜率的方式对电压幅值进行缓慢施加压力和释放压力以及快速施加压力和释放压力控制;利用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对试样杯内气体输入或输出速度和液面扰动性的控制;控制方法的循环过程为:把样品预热到设定的温度→缓慢施加压力→快速施加压力→倾点测定→缓慢释放压力→快速释放压力→判断是否进行下一次循环测量;在空气自动加压测量过程中,本发明通过对加压气流的控制,减少了样品液面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5788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001485.0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7/18 , G06N3/126 , E02F9/20 , E02F9/22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分阶段的液压挖掘机发动机工作点的寻优方法,属于工程机械挖掘机技术领域。本方法根据先导压力在前泵和后泵的出口压力波形曲线图上将一个作业循环分为五个工作阶段,以工作阶段初始一时间段前泵和后泵出口压力的波形曲线数值作为特征值,根据已划分的工作阶段运用多分类算法建立分类模型。建立发动机的油耗模型、液压泵的效率模型和负载的适应性评价函数,以在不同工作阶段下发动机输出转矩大于工作实际需要的最小转矩大小作为约束条件,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得出不同工作阶段下发动机的最优工作点。建立挡位反馈机制,使驾驶员可以选取合适的挡位,避免发动机因动力不足而掉速熄火。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30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001492.0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C23C24/1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熔化沉积残余应力数值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的生死单元法,建立初始的激光熔化沉积温度场三维瞬态演化数值预测模型。采集单道激光熔化沉积实验中熔池的形貌,利用优化后的熔池形貌数据建立优化后的激光熔化沉积熔池三维立体模型。进行单道激光熔化沉积实验,在线实时采集熔池形貌并测量残余应力大小。并与三维立体模型所得到的残余应力大小进行对比,如果残余应力不合适,通过不同激光熔化沉积工艺参数与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调整三维瞬态演化数值预测模型中的参数设置,使调整后的工艺参数组合下所得残余应力变小即熔池形貌有所改善,同时得到优化后的三维瞬态演化数值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78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421703.1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熔覆成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离焦量预测的激光熔覆薄壁件高度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了熔池图像的四种特征参数,更加全面的反映了熔池的特征,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预测离焦量的值;与以往的LSTM神经网络相比,本发明改进后的具有长记忆门的LSTM神经网络对熔池图像的四种特征参数序列进行处理,除了能预测出下一时刻离焦量,还能输出当前熔覆层的离焦量总和,能够和PID控制很好的结合;本发明利用离焦量总和求得的离焦量平均值随打印层数的变化而变化,是根据实际工况实时计算出来的,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每层熔覆层高度特征,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调节激光功率,实现薄壁件高度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68802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669368.0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21/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增材制造搭接率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所用的激光增材制造搭接率在线监测系统,在原有在线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图像在线处理单元和搭接率在线处理单元。图像在线处理单元包括灰度处理模块、图像滤波降噪模块、宽度特征提取模块和搭接处特征提取模块;搭接率在线处理单元可根据图像在线处理单元的数据以及在线监测系统的位姿信息,对获取的搭接率特征进行实时修正,并在线得出实际搭接值及搭接率值。该激光增材制造搭接率监测方法通过图像的标定、采集、预处理、修正和计算等实现了激光增材制造搭接率的快速可靠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39016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79637.7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熔化沉积粉末流离焦量在线监测与负反馈状态识别方法,属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首先,采用标定板对图像同轴采集装置进行对焦,进行增材打印,通过图像同轴采集单元采集熔池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单元对熔池视觉图像预处理。其次,判断熔池视觉图像是否处于景深范围,若在其范围内则将该熔池视觉图像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流程,相反,则直接判定此时的离焦量不能保障完成加工或不处于负反馈状态。最后,将采集到的熔池视觉图像输入到图像识别的神经网络中,对采集的熔池视觉图像集进行分类打标签,在神经网络中输出表示不同离焦量或反馈状态的标签值,进而得到离焦量或反馈状态。本发明能够对离焦量及反馈状态进行检测,保障良好的加工过程,且适用范围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