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3597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1580535.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大连君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9/44 , G01N29/07 , G01N29/24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的编织复合材料板损伤形状识别方法,具体步骤:S1:通过半解析有限元方法分析得到编织复合材料板上导波传播波速;S2:通过全向波速测量方法测得编织复合材料板上导波传播波速,对半解析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选取适合监测的导波模态和频率;S3:在编织复合材料板上布置导波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粘贴于结构表面,设置传播路径,用于损伤监测;S4:获取无损和无损状态下不同传播路径的导波信号,求得不同路径损伤散射信号,利用椭圆加权成像的方法确定损伤中心点;S5:提取真实的损伤反射时差;S6:基于椭圆轨迹预估损伤边界点,去除噪声点;S7:根据损伤边界点预测损伤面积和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3752169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4469.0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D53/90 , B01D53/56 , C07C51/00 , C07C63/307 , B01J31/22
Abstract: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BTC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除氮氧化物,属于烟气脱硝领域。将Cu-BTC放入到反应管中,通入N2,加热到180℃-250℃,保持1.5小时以上。将活化的Cu-BTC制成20-60目的颗粒,置于塞有石英棉的反应管中,同时通入NO、NH3、O2、N2四种气体。其中,混合气体流量为100-200ml/min,各气体的浓度为NO=NH3=500-1000ppm,O2:2-5%,N2为平衡气。反应条件为:温度为140-320℃。首次将其应用于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除氮氧化物,具有良好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除氮氧化物的催化性能,该材料具有无毒无害、制造方便、廉价等优点,是一种潜在的优良催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2846.X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一种模拟水合物分解触发海底斜坡破坏的实验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环境温度控制模块、斜坡破坏模拟模块、参数监测及采集模块。通过注入海水、制备斜坡模型及环境温度控制模块的设计,使包含水合物层的斜坡体处于饱和、高压、低温的条件,可实现海底水下环境的模拟;通过斜坡破坏模拟模块的设计,控制水合物层的加热温度进而控制水合物的实时温压状态,可实现水合物的可控生成与分解;通过参数监测及采集模块设计,实时监测超孔隙压力增加、土压力降低等内部参数的演化,以及斜坡外部变形特征,可同时实现斜坡内部参数演化和外部变形特征的实时监测。本发明结构简单、各模块功能明确、组装实施方便,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9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80535.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大连君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9/44 , G01N29/07 , G01N29/24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的编织复合材料板损伤形状识别方法,具体步骤:S1:通过半解析有限元方法分析得到编织复合材料板上导波传播波速;S2:通过全向波速测量方法测得编织复合材料板上导波传播波速,对半解析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选取适合监测的导波模态和频率;S3:在编织复合材料板上布置导波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粘贴于结构表面,设置传播路径,用于损伤监测;S4:获取无损和无损状态下不同传播路径的导波信号,求得不同路径损伤散射信号,利用椭圆加权成像的方法确定损伤中心点;S5:提取真实的损伤反射时差;S6:基于椭圆轨迹预估损伤边界点,去除噪声点;S7:根据损伤边界点预测损伤面积和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266808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64100.9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1N27/0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健康监测领域,提供一种实时监测和评估混凝土裂缝修补效果的方法,步骤如下:建立基于压电智能骨料的实时监测混凝土裂缝修补效果的试验平台;设计采用试验平台对混凝土裂缝修补效果进行实时监测的工作方法;创建一种评估混凝土裂缝修补效果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对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效果的实时、无损、有效、长期的监测,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估混凝土结构内部各个位置裂缝修补的效果,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定义的裂缝修补指标能够排除混凝土复杂的内部结构对能量值的影响,可以定量评估混凝土裂缝修补的效果,还可以对不同裂缝修补材料的修补效果进行判断,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精度,能广泛适用于各种土木工程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438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694296.7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石油倾点测量的自动空气加压控制方法属于传感测控领域,涉及一种石油倾点的自动空气加压控制方法。应用于工业石油倾点测定系统领域。该控制方法采用电压斜率的方式对电压幅值进行缓慢施加压力和释放压力以及快速施加压力和释放压力控制;利用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对试样杯内气体输入或输出速度和液面扰动性的控制;控制方法的循环过程为:把样品预热到设定的温度→缓慢施加压力→快速施加压力→倾点测定→缓慢释放压力→快速释放压力→判断是否进行下一次循环测量;在空气自动加压测量过程中,本发明通过对加压气流的控制,减少了样品液面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915340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35554.1
申请日:2010-07-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江苏八达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常州益利亚重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M3/00
Abstract: 一种移动设备供电系统,由固定部分和移动部分组成,在固定部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转轴连接有中心回转架体,其上纵向设置有导轨,与导轨相配的滑动机构上连接有配重块,钢丝绳的一端通过设置在中心回转架体顶端的定滑轮与滑动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导线架与设置在移动部分顶端的随车回转机构连接,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限位块位于滑动机构的上方,一端与供电设施连接的电线依次通过滑动机构、定滑轮、导线架和随车回转机构连接在移动电力设备上,且钢丝绳的长度小于电线的长度。它具有减小电缆受拉、受扭力,可方便设备在一定范围内灵活、安全地运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9573.4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土木工程结构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的三维压电智能骨料,包括环形金属保护壳,环形金属保护壳的底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管状金属保护壳,环形金属保护壳与管状金属保护壳之间固定连接有屏蔽组件,环形金属保护壳内周向设置有竖直压力监测组件,竖直压力监测组件与环形金属保护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管状金属保护壳内周向设置有水平压力监测组件,水平压力监测组件与管状金属保护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竖直压力监测组件、水平压力监测组件电性连接有数据采集装置。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便于安装,并且可嵌入混凝土结构内部实现实时在线三维监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71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279712.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2B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可见光波段的单层透射式圆偏振器,其结构包括透光基底和覆于透光基底上的薄膜,薄膜上刻蚀着具有手性的周期性结构阵列。该圆偏振器对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有着良好的甄别能力,实现了对圆偏振光的控制与检测。本发明的圆偏振器在500‑600nm波段内,平均圆二色性大于0.2。在532nm处圆二色性最高可达0.28,圆消光比达到1000左右。本发明凭借其紧凑新颖的结构、超薄的厚度、高效简单的工艺以及良好的性能,在生物医学诊断、分子检测、化学分析以及微纳偏振成像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与线性偏振器集成实现实时全斯托克斯偏振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66808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1564100.9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1N27/0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健康监测领域,提供一种实时监测和评估混凝土裂缝修补效果的方法,步骤如下:建立基于压电智能骨料的实时监测混凝土裂缝修补效果的试验平台;设计采用试验平台对混凝土裂缝修补效果进行实时监测的工作方法;创建一种评估混凝土裂缝修补效果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对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效果的实时、无损、有效、长期的监测,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估混凝土结构内部各个位置裂缝修补的效果,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定义的裂缝修补指标能够排除混凝土复杂的内部结构对能量值的影响,可以定量评估混凝土裂缝修补的效果,还可以对不同裂缝修补材料的修补效果进行判断,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精度,能广泛适用于各种土木工程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