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3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52255.2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路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粘土改良铜尾矿路基填料及其配比确认方法。本发明具体步骤如下:S1、取铜尾矿填满击实筒,捣实后刮平表面,并测定其捣实密度;S2、采用SEM扫描铜尾矿刮平表面,对刮平面进行图像采集,对图像进行滤波及直方图均衡化处理;S3、提取SEM扫描图片中的尾矿砂颗粒周长及面积;S4、计算粘土与铜尾矿掺配比例。本发明可用于科学指导两者掺配比例,发挥最佳效果,以确保具有良好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9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71283.9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图像处理的大空隙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基于三维点云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技术,识别出路表空隙边缘,建立大空隙沥青路面表面空隙体积计算模型,通过体积阈值设定,确定体积阈值填充路表空隙后在路表形成的面积,根据规范中构造深度计算方法,得到构造深度,检测结果与规范要求的方法完全对应,可直接用于路面评定、验收,能够科学、客观、有效的评价路面状况。本发明提出大空隙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对于大空隙路面构造深度过程检测精度高、速度快、无污染,并可以判断路面构造深度分布情况,便于施工过程中及时改进,为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施工状况评定、工程验收等提供理论依据,技术内容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9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83722.6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图像处理透水混凝土施工稳定性控制方法,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图像像素值进行处理,去除杂乱信号的不利影响和解决图像失真的问题;分析等份切割后图像的孔隙率数值变化的标准差大小判断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否存在不稳定现象,在施工中可实时反应施工稳定程度以便及时进行调整;选取透水混凝土路面性能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一化处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消除性能指标在量纲上的影响;科学且高效的计算得出施工稳定性数值;控制透水混凝土摊铺施工时摊铺机的摊铺稳定系数,反算调整摊铺参数,增强施工稳定性,具有可操作性与直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83722.6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图像处理透水混凝土施工稳定性控制方法,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图像像素值进行处理,去除杂乱信号的不利影响和解决图像失真的问题;分析等份切割后图像的孔隙率数值变化的标准差大小判断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否存在不稳定现象,在施工中可实时反应施工稳定程度以便及时进行调整;选取透水混凝土路面性能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一化处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消除性能指标在量纲上的影响;科学且高效的计算得出施工稳定性数值;控制透水混凝土摊铺施工时摊铺机的摊铺稳定系数,反算调整摊铺参数,增强施工稳定性,具有可操作性与直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3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72951.7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人过街信号灯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其步骤包括:1、获得数据;2、将获得的数据传输到交叉口行人过街信号控制系统;3、通过算法判断绿灯的相位;4、通过算法确定绿灯的配时;5、循环上述步骤,确定下一周期的绿灯相位和配时。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行人数量和等待时间以及车辆的数量和等待时间因素,来动态调整行人过街信号灯的相位和时长,以便更好地满足行人的出行需求和道路的交通安全要求,有望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行人过街信号灯管理方案,从而为行人提供更安全、更顺畅的出行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729133.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态型高强水泥混凝土路面压实成型方法,主要包含:步骤一,通过计算确定标准理论密度;步骤二,通过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确定碾压的目标压实度;步骤三,通过拟合试件成型过程中的压力—位移关系曲线并积分,计算室内试件成型过程中所需的压实功;步骤四,通过单位密度变化压实功等效关系,计算路面现场碾压采用的压路机的吨位数;步骤五,通过现场混凝土试铺确定压路机碾压遍数;步骤六,摊铺碾压完成后,在路面表面喷涂环氧树脂强力胶保以及护剂。本发明的方法对生态型高强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全机械化摊铺碾压控制,可以确定量化的压实控制指标以及集成化的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路面的高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13008.1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规划期碳排放界定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明确路线及设计方案选择对碳排放源排放量影响方式,将规划期碳排放分为前期准备工作碳排放及对建设施工阶段碳排放影响量两部分。对于前期准备工作部分全部计入规划期碳排放量,在建设施工阶段对自然环境破坏产生的碳排放增加量计入规划期,在建设施工阶段填挖方、筑路材料、能源消耗等由设计方案决定碳排放量的部分计入规划期。该界定方法综合考虑了规划期路线及设计方案对建设施工阶段的影响,避免了独立考虑并计算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同时,明确了规划期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有利于方案比选,推进节能降碳措施实施落地,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4919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64853.X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方法,采用探地雷达对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部位进行无损检测;铣刨病害所在车道的沥青结构层至旧水泥路面顶面;采用水泥浆对板底脱空部位进行注浆,直至水泥浆在相邻注浆孔或水泥面板裂缝、接缝处溢出;修复破坏的面板,并在面板开裂处开槽埋设传力杆;在裂缝处贴1m宽自粘式高强防水抗裂贴,然后依次施工乳化沥青透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3cm厚沥青砂,再在对应裂缝位置贴1m宽自粘式高强防水抗裂贴;采用常规沥青混合料恢复至路面原标高。传力杆提高了水泥路面的接缝传荷能力,增强了水泥面板间的协同变形,减小了水泥面板位移高差,降低了沥青铺装层的应力集中,解决了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24079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57143.9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nventor: 苏新国 , 吴志刚 , 牛京涛 , 张玉斌 , 秦卫 , 岳新凯 , 任园 , 鲍世辉 , 王育刚 , 王祥彪 , 王春红 , 方肖立 , 安刚建 , 袁正璞 , 殷世钢 , 姚尚 , 潘象仪 , 赵鑫 , 朱鑫生
IPC: G16C60/00 , G06F17/18 , C04B28/04 , C04B38/1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泡轻质聚合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建立以强度、湿密度设计指标为导向的设计流程,依次确定固体材料用量、胶结料用量、掺和土、用水量以及发泡剂用量,解决传统设计方法需要大量的工程经验或试验才能确定最终的设计配比的问题,极大程度上减少填筑土做为掺合料的气泡混合轻质土配比确定的试验数量,填补了传统配合比设计方案适用性不足的缺点,可有效指导气泡轻质聚合土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376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038362.6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胶粉的沥青砂生产制备方法,采用尾矿砂、粒径0~3mm、粒径3~5mm两档集料合成级配,并以合成级配剩余空隙率控制其击实后密实状态,通过加入胶粉与沥青发生溶胀反应,沥青粘度有所增加,进而裹附集料的结构沥青比例上升,本发明以设计空隙率和级配合成剩余空隙率控制胶粉及沥青掺入量,避免混合料设计时完全依赖设计空隙,过渡追求低空隙率造成沥青含量过高,以掺胶粉沥青砂的最终沥青膜厚度为控制值,通过沥青膜及空隙率的变化理论计算胶粉和沥青掺量,从而制备出的沥青砂有更强应力吸收能力,其柔韧性、变形协调性、抗裂性等路用性能均较为优越,同时,掺入细粒度的尾矿砂,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再生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