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53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1128594.X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项目所在地太阳辐射数据、地理位置数据及边坡坡度数据,计算倾斜面上的总辐射值RHR,并进行边坡光伏能源潜力的评估。S2,根据稳定性因子边坡安全系数、坡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构建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边坡稳定性指数BGW,进行边坡水土保持的稳定性评价。S3,根据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布置等参数,计算行车眩光范围及眩光指数,进行行车眩光状况评价。本发明能够依次逐级进行定量评价,内容完整,填补国内边坡光伏适宜性评价的技术空白,指导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建设,可进一步推动交能融合建造技术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5881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55582.3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碳排放计算与评价方法,包括根据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参数计算具体碳排放数值,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用于沥青路面建设的碳排放定量计算,可有效评价碳排放水平。建立的碳排放评价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单向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可延伸扩展至不同分项工程、单位工程以及整个项目的碳排放评价,填补国内节能减排定量评估的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2174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980507.3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胶浆抗滑磨耗层混合料及设计方法,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水性硅氟树脂乳液14~20%、耐磨骨料45%~60%、煅烧高岭土6~12%、硅粉6~12%、附着力促进剂0.5~1.2%、水性颜料3.0~3.5%、固化剂1~1.5%、水6%~10%,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该彩色胶浆抗滑磨耗层混合料结构空隙率小、强度高、粘聚力强、抗滑性能好、颜色均匀美观,可以与不同下承层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结合形成稳定的整体,并且因其密实结构增强路面防水性、抗变形能力与防滑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97271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550315.1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合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建筑垃圾骨料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包括确定建筑垃圾骨料的关键筛孔通过率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修正建筑垃圾骨料各档通过率,与集料各档通过率合成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率;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进行测定并确定设计级配混合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确定相同级配条件下类似级配最佳油石比Pa1并据此计算得到设计级配最佳油石比预估值;成型马歇尔试件后确定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最后拌制再生沥青混合料;本发明基于建筑垃圾骨料对混合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影响考虑,成型马歇尔试件,以类似级配油石比为标准预估设计最佳油石比,节约了沥青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17457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80507.3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胶浆抗滑磨耗层混合料及设计方法,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水性硅氟树脂乳液14~20%、耐磨骨料45%~60%、煅烧高岭土6~12%、硅粉6~12%、附着力促进剂0.5~1.2%、水性颜料3.0~3.5%、固化剂1~1.5%、水6%~10%,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该彩色胶浆抗滑磨耗层混合料结构空隙率小、强度高、粘聚力强、抗滑性能好、颜色均匀美观,可以与不同下承层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结合形成稳定的整体,并且因其密实结构增强路面防水性、抗变形能力与防滑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64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84090.8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C09J195/00 , C09J111/02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桥面高渗透型防水粘结层及制备方法,由下列原料制成:沥青、氯丁胶乳、消泡改性剂、乳化剂、十二水硫酸铝钾、甲基硅酸钠2%~4%、偶联、硅酸钠水溶液、去离子水,首先用甲基硅酸钠、十二水硫酸铝钾、消泡剂配置高渗透基液,再用乳化剂、偶联剂、硅酸钠水溶液与高渗透基液合成高渗透乳化皂液;然后将沥青与改性稀释剂加热搅拌配置沥青产品,最后将高渗透乳液皂液与沥青产品,经过乳化设备通过剪切、碾磨、搅拌得到高渗透型防水粘结层材料。本发明通过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与之反应形成整体性防护层,具有表面粘度小、渗透性强、稳定性好,延伸率高、粘结性能好等特点,施工工艺简单,产品储存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7972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50315.1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合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建筑垃圾骨料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包括确定建筑垃圾骨料的关键筛孔通过率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修正建筑垃圾骨料各档通过率,与集料各档通过率合成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率;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进行测定并确定设计级配混合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确定相同级配条件下类似级配最佳油石比Pa1并据此计算得到设计级配最佳油石比预估值;成型马歇尔试件后确定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最后拌制再生沥青混合料;本发明基于建筑垃圾骨料对混合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影响考虑,成型马歇尔试件,以类似级配油石比为标准预估设计最佳油石比,节约了沥青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128594.X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项目所在地太阳辐射数据、地理位置数据及边坡坡度数据,计算倾斜面上的总辐射值RHR,并进行边坡光伏能源潜力的评估。S2,根据稳定性因子边坡安全系数、坡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构建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边坡稳定性指数BGW,进行边坡水土保持的稳定性评价。S3,根据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布置等参数,计算行车眩光范围及眩光指数,进行行车眩光状况评价。本发明能够依次逐级进行定量评价,内容完整,填补国内边坡光伏适宜性评价的技术空白,指导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建设,可进一步推动交能融合建造技术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210085966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220195.9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一种彩色胶浆抗滑磨耗层路面结构,涉及路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沥青路面结构;彩浆磨耗层,铺设在所述沥青路面结构上部;所述沥青路面结构由下至上依次结构为底基层、基层、下面层、中面层、上面层;所述上面层为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所述中面层为6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所述下面层为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所述基层为36cm厚水泥稳定碎石,所述底基层为20cm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本实用新型与未加铺彩浆磨耗层的沥青路面相比,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防滑耐磨性以及耐久性,由于彩浆磨耗层可以设计不同色彩,使得现有路面颜色更加多样,沥青路面更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206457680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621491819.3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填筑的路基内部排水系统,由上至下包括面层、基层和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填筑的路基,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设置竖向排水通道、下部横向排水层以及设置在边坡位置的边缘排水层。路基中水通过横坡汇集至竖向排水通道,路基边缘以及边坡水汇集到边缘排水层中,竖向排水通道和边缘排水层中水汇集到下部横向排水层,通过横向排水管道排放到路基结构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竖向、横向以及边缘排水结构,构建完整、全面的排水体系,能将大量积滞在路基结构内的水分及时排除到路基结构外,解决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填筑的路基内部排水不畅而引起公路水毁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