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9243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190882.2
申请日:2014-05-07
IPC: C08F255/06 , C08F220/14 , C08F230/08 , C08L23/16 , C08K9/06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硅烷类大分子偶联剂的制备,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通过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引发接枝聚合反应,本发明通过反应条件的控制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大分子硅烷偶联剂,以达到调节体系的强度和模量的目的,实现对无机填料和基体材料之间界面结构的控制和优化。通过本专利,有助于人们优化大分子偶联剂的设计,从而更好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5150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74167.4
申请日:2014-07-31
IPC: C08F257/02 , C08F220/06 , C08F22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抗菌性接枝聚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其中制备步骤如下:氮气氛围中,向干燥的克氏瓶依次加入2’2?联吡啶和溴化亚铜,轻拍络合后,加入接枝型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和丙烯酸镉,并注入甲基丙烯酸丁酯和溶剂,将克氏瓶密封后于80℃油浴氛围反应12h后,冰盐浴终止反应,产物用甲醇沉淀后抽滤,取固体产物烘干,并避光保存,获得的固体产物即为高抗菌性接枝聚合物。本发明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的接枝型共聚物,不仅对金属络合物制备方法提供了可行的依据,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向高分子聚合物中引入微量的金属元素镉,使聚合物的抗菌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抗菌率在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81775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194697.5
申请日:2015-0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UHMWPE表面硬度低、抗磨粒磨损能力差、强度低及高温流动性能差等缺点,通过制备和添加相容剂,以及碳纳米管和二氧化硅对材料进行改性,得到性能优化的UHMWPE。技术方案: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相容剂PE‑b‑M(M为硅烷偶联剂),将碳纳米管、二氧化硅、PE‑b‑M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按一定比例加热混匀,使硅烷偶联剂和碳纳米管水解结合,改性UHMWPE不仅相容性好,且各项性能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13139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90976.3
申请日:2015-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6 , C08K2201/011 , C08L2201/02 , C08L2207/06 , C08L51/06 , C08K13/06 , C08K9/10 , C08K9/06 , C08K2003/026 , C08K7/24 , C08K5/0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性能超高分子量阻燃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中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数计算为:阻燃剂5%~20%,抗氧剂1%,成核剂0.5%,PP-g-MAH10%,余量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其中,所述的阻燃剂为聚硅氧烷包覆红磷的微胶囊和碳纳米管的混合物,通过聚硅氧烷对红磷进行包覆制备微胶囊红磷,并将其添加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以改善其阻燃性能,克服了红磷容易吸湿、与聚合物材料相容性差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81122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668040.2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9J123/08 , C09J11/06 , C09J7/30 , H01L31/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E封装胶膜用复合交联剂及其应用,采用了一种三组份复合交联剂,使得制备的POE封装胶膜同时兼有流延成膜工艺稳定性和层压固化高效交联性。采用该复合交联剂制备POE封装胶膜的基础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POE树脂100份,复合交联剂0.8~2份,助交联剂0.4~1份,紫外吸收剂0.05~0.2份,抗氧剂0.03~0.1份,增粘剂0.1~1份。该复合交联剂一方面可以抑制流延成膜过程中高活性过氧化物的提前分解,消除流延基膜中的微凝胶及晶点;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层压固化过程中低活性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POE充分交联,提高层压固化膜的交联程度,从而同时满足制备POE封装胶膜时对流延成膜工艺稳定性和层压固化膜高效交联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84109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968033.9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L63/02 , C08L77/06 , C08L77/02 , C08L77/00 , C08K5/34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酚氧/尼龙共混塑料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指以具有尼龙12与尼龙10T嵌段结构的共混改性尼龙为增韧剂,以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反应共混技术将聚酚氧树脂与共混改性尼龙以及TGIC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反应共混。通过TGIC在聚酚氧与尼龙相界面间引发的化学反应促进共混分散、提高相界面的结合力,形成具有宏观均匀、微观相分离且相界面牢固结合的共混形貌,使共混改性尼龙对聚酚氧树脂起到极好的增韧改性作用。制备的聚酚氧/尼龙共混塑料合金材料具有突出的刚性和韧性,也具有优良的耐溶剂性能和耐热性能。该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得的合金材料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5777981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147116.7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F220/34 , C08F220/18 , C07C67/14 , C07C69/54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刺激响应聚合物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H响应荧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向具有pH响应聚合物中引入具有荧光效应的探针小分子,使pH响应聚合物获得荧光效应。通过检测探针分子的荧光行为,把pH响应聚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响应行为由其荧光效应表现出来,本发明所合成的pH响应荧光聚合物能够响应pH2‑9的较宽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60275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04300.9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44 , C08K9/06 , C08K7/18 , C08K3/04 , C09K11/65 , C09K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量子点/丙烯酸酯共聚物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氮掺杂碳量子点并进行钝化处理,基于钝化处理后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在有机硅烷的水解过程中制备碳量子点分散稳定的固态有机-无机杂化碳量子点材料,再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将得到的固态有机-无机杂化碳量子点材料引入丙烯酸酯共聚物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887465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410075731.2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H01M2/16
Abstract: 一种由聚乙烯混合物制备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聚烯烃微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UHMWPE与一定种类的稀释剂进行充分溶胀形成UHMWPE冻胶;将一定量UHMWPE冻胶与HDPE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熔融共混,然后将共混树脂在流延设备上进行挤出流延,制备具有完善取向片晶结构的流延基膜;将流延基膜经过热处理后实施冷拉伸和热拉伸,经过热定型后制得聚乙烯微孔膜。本发明突破目前单向拉伸工艺制备聚乙烯微孔膜对原料树脂熔体流动速率(分子量)范围的限制,使用较宽熔体流动速率范围的聚乙烯树脂制备具有完善取向片晶结构的流延基膜,拓展适合单向拉伸方法制备聚乙烯微孔膜的聚乙烯树脂原料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0370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09895.0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5/12 , C08F220/56 , C08F220/44 , C08F220/18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物理学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聚集诱导发光荧光探针测定温敏聚合物相分离温度的方法。通过合成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荧光探针分子,并将荧光探针分子引入聚合物链中,使聚合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通过检测聚合物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荧光强度,绘制荧光强度与温度变化曲线图,从而确定聚合物相分离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