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5150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74167.4
申请日:2014-07-31
IPC: C08F257/02 , C08F220/06 , C08F22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抗菌性接枝聚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其中制备步骤如下:氮气氛围中,向干燥的克氏瓶依次加入2’2?联吡啶和溴化亚铜,轻拍络合后,加入接枝型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和丙烯酸镉,并注入甲基丙烯酸丁酯和溶剂,将克氏瓶密封后于80℃油浴氛围反应12h后,冰盐浴终止反应,产物用甲醇沉淀后抽滤,取固体产物烘干,并避光保存,获得的固体产物即为高抗菌性接枝聚合物。本发明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的接枝型共聚物,不仅对金属络合物制备方法提供了可行的依据,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向高分子聚合物中引入微量的金属元素镉,使聚合物的抗菌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抗菌率在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43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190882.2
申请日:2014-05-07
IPC: C08F255/06 , C08F220/14 , C08F230/08 , C08L23/16 , C08K9/06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硅烷类大分子偶联剂的制备,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通过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引发接枝聚合反应,本发明通过反应条件的控制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大分子硅烷偶联剂,以达到调节体系的强度和模量的目的,实现对无机填料和基体材料之间界面结构的控制和优化。通过本专利,有助于人们优化大分子偶联剂的设计,从而更好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603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90439.2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滑表面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自修复性能的聚酰亚胺超滑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制备端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APT‑PDMS),再用硅油、APT‑PDMS、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对苯二甲醛(TPAL)制备得PDMSmIT‑oil3。最后,将制备的PDMSmIT‑oil3、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与1,2,4,5‑环己烷四甲酸二酐(HPMDA)进行缩聚反应,最后得到具有自修复能力的聚酰亚胺及其超滑表面材料。制备的超滑材料表面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减阻和抑菌性能等。
-
公开(公告)号:CN11608295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058918.0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9D179/08 , C01B33/12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棒状PI/SiO2复合材料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首先利用混合沉淀剂制备棒状聚酰亚胺PI,然后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粒子,对其进行氨基功能化改性,最后通过酰胺化反应将棒状聚酰亚胺PI与氨基功能化的SiO2粒子复合,通过简单的滴涂法将复合物沉积在玻片,硅片,滤纸等基底上即可制得超疏水表面,此外通过改变SiO2的加入量可以实现对所得超疏水表面从Wenzel态向Cassie态的转变。所制得的超疏水表面在自清洁防污,抗细菌粘附,防冰抗冻等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快捷,无需氟化物的改性,对设备要求低,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87479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49353.5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型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丙酮检测和自愈合性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用水杨醛与3‑氨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反应形成水杨醛席夫碱配体,再加入醋酸锌与其反应形成硅氧烷金属配合物,最后倒入模具中,烘箱内烘干,去除溶剂,制得聚硅氧烷自愈合材料,即为具有丙酮检测和自愈合性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安全性高,选用的材料毒性小,廉价易得,制得的材料不仅能通过特殊金属配位键进行自愈合,还能与丙酮发生显色反应以检测丙酮存在,并具有良好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42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464980.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J9/42 , C08J9/28 , C08J5/18 , C08L51/02 , C08L83/04 , C08K3/22 , C08F251/00 , C08F218/08 , C08F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对称纳米TiO2粒子填充仿生超滑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环糊精和顺丁烯二酸酐酯化所得的功能化环糊精衍生物与乙酸乙烯酯、苯乙烯发生共聚反应,制备具有两亲性的环糊精共聚物,溶于含TiCl4质量浓度0.1%~1%的二硫化碳中制备铸膜液,然后浇注到玻璃片上获得纳米TiO2粒子填充多孔基材,其静态接触角可达到143°,提高了30°左右。而制备的仿生超滑表面具有优异的抗冻性能以及防生物细菌粘附性能。与具有一定抗菌粘附的亲水性玻璃片相比,其抗细菌粘附性能提高了83.3%。
-
公开(公告)号:CN115678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1423884.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G73/10 , C08J9/42 , C08L79/08 , C08G77/26 , C10M10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滑表面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微球的超滑表面材料的简易制备方法,以及制备的超滑表面材料。首先在四甲基氢氧化铵催化下D4和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进行开环反应得APT‑PDMS。用制备好的APT‑PDMS与BAPP、HPMDA分别进行反应,利用APT‑PDMS上的端氨基与HPMDA上的羧基进行缩聚,形成纳米尺寸的聚酰胺酸微球。将最终聚合物制备成基底材料,经热亚胺化后,灌入润滑油,得到由聚酰亚胺微球构成的超滑材料。本发明的基底灌油之后水滴可在其表面滑动,SA为3°。该超滑表面还具有一定的防污、抑菌、自清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8074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806026.5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疏水疏油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橡胶用可调节双疏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及硅橡胶膜的制备,所述制备方法为:先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模板剂、以TEOS为硅源制备不同长径比的棒状二氧化硅,将其分别用KH‑570进行改性;再用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VS 500)与含氢硅油XL‑1341进行交联制备硅橡胶微球;然后将这两种微球通过硅氢加成复合,获得具有特殊形貌的复合微球;最后将其加入所制备的硅橡胶膜中。本发明将棒状二氧化硅与硅橡胶微球进行复合所制备的特殊形貌的复合微球,将其加入硅橡胶膜中,控制加入量可调节硅橡胶膜的双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3430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040398.7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J9/42 , C08F293/00 , C08L5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孔材料和疏水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先以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体,浓盐酸为催化剂,无水甲醇为溶液,通过溶液聚合合成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引发剂。再以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2联吡啶,氯化亚铜为原料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POSS‑b‑PS‑b‑PHEMA嵌段共聚物,以呼吸图案法制成多孔薄膜。再将多孔膜灌注改良硅油,制备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易,操作简便,制得的薄膜具有优异的疏水抑菌效果,透明性能得到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371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59959.6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9D153/00 , C09D183/08 , C09D5/00 , C03C1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疏水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透光率和高雾度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苯乙烯,2‑2联吡啶,氯化亚铜为原料,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星型共聚物POSS‑PS。通过非溶剂相分离法(NIPS)将星型共聚物POSS‑PS和制备室温固化硅橡胶溶解在溶剂中,再混合倒入含基体的非溶剂凝固浴中,得到超疏水涂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易,操作简便,制得的涂层具有超疏水,防粘附,自清洁,耐高温,高透光率和高雾度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