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室内固结剪切仪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0630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64542.6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测定土体固结系数和抗剪强度的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室内固结剪切仪;其包括架体、上剪切筒、下剪切桶、竖向加载装置、横向加载装置、竖向压力传感器、横向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上剪切筒的下端面与下剪切桶的上端面同轴匹配对接。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上剪切筒与下剪切桶同轴匹配对接,竖向加载装置下压上夹装置进行土样固结系数测定;再通过横向加载装置对下剪切桶施加推力,可对固结完成的试样直接进行剪切试验;本申请可连续完成不同类型土体固结系数和抗剪强度的测定,提高实验完成的精确度和减少时间的浪费,可有效减少试验过程中各种不利的因素,从而保证试验的精确性。

    一种基于分流束流理论的山前公路水毁防治方法及导流坝

    公开(公告)号:CN10897857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035002.9

    申请日:2018-09-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毁防护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流束流理论的山前公路水毁防治方法及导流坝;其在最大限度的利用山前河流各项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河流水流量、水流流速、水深、坡降中的至少一个参数,选择耐冲击、迎水面小的尖形导流坝或防护距离打的椭圆形导流坝或二者的结合。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根据山前河流各项基本特性,如河流水流量、水流流速、水深、坡降选择山前河流跨越公路时的分流束流体系,选择单个导流坝类型或者组合进行公路水毁防治;本申请从水力学分流束流理论考虑导流坝的位置规划和搭配,有效避免强水流造成的公路路基水毁破坏损失,并保证道路工程安全畅通,节约工程费用和维护费用。

    桥梁全天候水力供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5303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35105.5

    申请日:2018-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B13/00 E01D19/08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力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全天候水力供发电系统;其包括蓄电池、电机盒、发电机和叶片;蓄电池固定在用于支撑桥梁的桥墩上,防水防腐的电机盒固定在桥墩迎水面处,发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盒内且发电机的转轴向下设置并伸出至电机盒外,位于水下的叶片固定安装在发电机的转轴上。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在支撑桥梁的桥墩的迎水面位置安装发电机和叶片,充分利用了桥墩周围水流特性,进行持续发电,也不用考虑水位对于发电机、蓄电池的影响;本申请构造简单,发电可靠持续,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电能转换给桥梁用电;绿色环保,安装检修方便,充分利用自然水利条件,为桥梁用电全天候不间断提供所需能源。

    石笼墙与丁坝群组合的路基防冲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48775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1811553049.4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路基防冲加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石笼墙与丁坝群组合的路基防冲加固结构;其包括丁坝、路肩挡墙和石笼墙;路肩挡墙位于河道一侧分布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丁坝,丁坝的坝根端与路肩挡墙固定相连,丁坝的坝头端倾斜的伸向河道。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公路的路肩挡墙外侧设置丁坝群,并通过石笼墙将相邻丁坝连接成整体,将石笼墙、丁坝群和路肩挡墙进行嵌固组合,形成稳固的水毁防护结构;减小水流冲刷对防护结构的直接冲刷和对公路边坡的间接破坏,降低公路水毁风险,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同时可保证长挑流丁坝自身免遭水毁破坏,其主要适用于丁坝坝身较长的挑流丁坝群和水流冲击力较强的河段。

    一种高路基低河床水毁防治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3019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19416.X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路基低河床水毁防治结构,涉及公路水毁防治领域。本发明将基脚护坦、阶梯护坡和路肩墙三部分连为一体的整体式防护结构,通过改变局部基础结构样式,不仅保证了河流不易冲刷结构基础坡脚,也使得路基稳定性得到保障,有效避免了单一防护形式在高路堤低河床工况下的不稳定性,从而由下而上将河流、洪水等对公路造成的冲刷破坏得到有效控制,节省工程费用和维护费用,避免重复水毁破坏,与先前的其他单一防护结构相比,防冲刷效果更佳、稳定性和抗倾覆性更高,工程更耐用、投资节约,既能满足河道不同规模流体(泥石流或洪水)的排泄功能要求,也能满足日益繁多的超大重车的运输安全需求,具备一定的使用前景。

    一种适用黄土滑坡裂缝回填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707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1019623.5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黄土滑坡裂缝回填处理方法,包括滑坡裂缝位置、长度确定、裂缝分段、开挖、回填压实与植被恢复,所述滑坡裂缝位置、长度确定包括对黄土滑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要求确认需要处理的裂缝位置、长度以及裂缝宽度。本发明根据黄土滑坡裂缝所处位置和类型的不同,以黄土滑坡附近区域的黄土作为填充材料,按照一定步骤对滑坡裂缝进行分段开挖、填补、回填、压实及坡面植被恢复,完成对黄土滑坡的裂缝的修复,回填后可极大的减少降水沿裂缝渗入滑坡,提高滑坡稳定性,同时具有适用范围广、施工方便、工期短、安全环保和保护原有地表景观的特点,具备一定的使用前景。

    石笼墙与丁坝群组合的路基防冲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4877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53049.4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路基防冲加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石笼墙与丁坝群组合的路基防冲加固结构;其包括丁坝、路肩挡墙和石笼墙;路肩挡墙位于河道一侧分布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丁坝,丁坝的坝根端与路肩挡墙固定相连,丁坝的坝头端倾斜的伸向河道。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公路的路肩挡墙外侧设置丁坝群,并通过石笼墙将相邻丁坝连接成整体,将石笼墙、丁坝群和路肩挡墙进行嵌固组合,形成稳固的水毁防护结构;减小水流冲刷对防护结构的直接冲刷和对公路边坡的间接破坏,降低公路水毁风险,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同时可保证长挑流丁坝自身免遭水毁破坏,其主要适用于丁坝坝身较长的挑流丁坝群和水流冲击力较强的河段。

    一种基于多级分流排泄的大型泥石流综合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138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07157.8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泥石流防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一种基于多级分流排泄的大型泥石流综合防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不同频率下泥石流峰值流量QT;B:确定可向主沟排泄泥石流的峰值流量Q1;C:当QT≤Q1时,则只采用主沟排泄工程进行泥石流防治;当QT>Q1时进行步骤D。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在出山口之前布设多级拦挡工程,并确定经拦挡工程后出山口处泥石流剩余流量,经出山口后,在最大限度利用主沟道输移能力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向支沟分流排泄及相应分流流量和分级级数;对泥石流流量进行沿程合理调配和供需分配,采用拦挡、分流和排泄工程组合进行泥石流防治,以降低泥石流规模和冲击力,控制形成泥石流的条件。

    组合式室内固结剪切仪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0630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811564542.6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测定土体固结系数和抗剪强度的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室内固结剪切仪;其包括架体、上剪切筒、下剪切桶、竖向加载装置、横向加载装置、竖向压力传感器、横向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上剪切筒的下端面与下剪切桶的上端面同轴匹配对接。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上剪切筒与下剪切桶同轴匹配对接,竖向加载装置下压上夹装置进行土样固结系数测定;再通过横向加载装置对下剪切桶施加推力,可对固结完成的试样直接进行剪切试验;本申请可连续完成不同类型土体固结系数和抗剪强度的测定,提高实验完成的精确度和减少时间的浪费,可有效减少试验过程中各种不利的因素,从而保证试验的精确性。

    一种基于分流束流理论的山前公路水毁防治方法及导流坝

    公开(公告)号:CN10897857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811035002.9

    申请日:2018-09-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毁防护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流束流理论的山前公路水毁防治方法及导流坝;其在最大限度的利用山前河流各项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河流水流量、水流流速、水深、坡降中的至少一个参数,选择耐冲击、迎水面小的尖形导流坝或防护距离打的椭圆形导流坝或二者的结合。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根据山前河流各项基本特性,如河流水流量、水流流速、水深、坡降选择山前河流跨越公路时的分流束流体系,选择单个导流坝类型或者组合进行公路水毁防治;本申请从水力学分流束流理论考虑导流坝的位置规划和搭配,有效避免强水流造成的公路路基水毁破坏损失,并保证道路工程安全畅通,节约工程费用和维护费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