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41001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568287.X
申请日:2001-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C07F15/0033 , C07F15/0086 , C09K11/06 , H01L51/0084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产生改进的电致发光,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蓝色区域。本发明还描述了使用该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还描述了有机发光层,该有机发光层包括具有衰变率低于约1/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主体材料和分散在主体材料中的客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具有辐射衰变率高于约1×105/秒或1×106/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其中主体材料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低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190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002094.8
申请日:2001-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C07F15/0033 , C07F15/0086 , C09K11/06 , H01L51/0084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产生改进的电致发光,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蓝色区域。本发明还描述了使用该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还描述了有机发光层,该有机发光层包括具有衰变率低于约1/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主体材料和分散在主体材料中的客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具有辐射衰变率高于约1×105/秒或1×106/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其中主体材料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低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
-
公开(公告)号:CN100505375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01815435.2
申请日:2001-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C07F15/0033 , C07F15/0086 , C09K11/06 , H01L51/0084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产生改进的电致发光,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蓝色区域。本发明还描述了使用该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还描述了有机发光层,该有机发光层包括具有衰变率低于约1/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主体材料和分散在主体材料中的客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具有辐射衰变率高于约1×105/秒或1×106/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其中主体材料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低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
-
公开(公告)号:CN1224297C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00817482.2
申请日:2000-11-29
IPC: H05B33/14 , C07D213/02 , C07D215/02 , C07D231/12 , C07D263/57 , C07D277/66 , C07D333/50 , C07D409/04 , C07D417/04
Abstract: 采用包括式L2MX的过渡金属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发射体层,获得了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改进的电致发光效率,其中L和X是不同的双齿配位体。该式的化合物可以比采用以前的方法更便利地合成,并且该合成选择项允许将荧光分子插入到磷光络合物,插入配位体以微调发光颜色,和插入配位体以捕获载流子。
-
-
公开(公告)号:CN101096592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002114.X
申请日:2001-08-10
IPC: C09K11/06 , H05B33/14 , C07D213/02 , C07D231/10 , C07D241/10 , C07D33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C07F15/0033 , C07F15/0086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14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92 , C09K2211/185 , H01L51/0084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 Y10S428/917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产生改进的电致发光,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蓝色区域。本发明还描述了使用该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还描述了有机发光层,该有机发光层包括具有衰变率低于约1/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主体材料和分散在主体材料中的客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具有辐射衰变率高于约1×105/秒或1×106/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其中主体材料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低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
-
公开(公告)号:CN101076904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580042585.2
申请日:2005-11-22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IPC: H01L5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72 , B82Y10/00 , H01L27/302 , H01L51/0046 , H01L51/0053 , H01L51/0078 , H01L51/424 , H01L51/4246 , H01L51/4253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Abstract: 公开了具有阳极、阴极和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有机阻挡层的有机光敏光电器件,其中阻挡层包括菲咯啉衍生物,且至少部分阻挡激子、电子和空穴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302565C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02811783.2
申请日:2002-05-13
IPC: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6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92 , C09K2211/185 , H01L51/5016 , H01L51/5036 , H01L51/5088 , H01L51/5096 , Y10S428/917 , Y10T428/249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多种发光掺杂剂掺杂的有效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至少一种掺杂剂在薄膜发射层中包括磷光发射体。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的磷光有机发光器件,其在发射区使用大量发射掺杂剂,其中至少掺杂剂中的一种是磷光材料。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发射区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发射区含有主体材料和大量发射掺杂剂,其中发射区由大量的带组成,并且各个发射掺杂剂掺杂至发射区中的单独的带中,并且其中至少一种发射掺杂剂通过磷光发光。
-
公开(公告)号:CN1535483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02808084.X
申请日:2002-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H01L51/002 , H01L51/005 , H01L51/007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 H01L2251/552
Abstract: 一种OLED,包括用两种掺杂剂掺杂的宽带隙基质材料。所述掺杂剂之一是可迁移电子或空穴的发射磷光材料。其它掺杂剂是携带电荷的材料,它可迁移不被磷光掺杂剂迁移的任何电子和空穴。选择该材料,以便基质材料的最低三重态能级和携带电荷的掺杂剂材料的最低三重态能级的能量各自高于磷光掺杂剂材料的最低三重态能级的能量。该器件尤其能有效地发射在可见光谱的蓝色区域内的光。
-
公开(公告)号:CN1245581A
公开(公告)日:2000-02-23
申请号:CN97181500.3
申请日:1997-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71 , B82Y10/00 , H01L27/3209 , H01L51/0021 , H01L51/0046 , H01L51/0053 , H01L51/0081 , H01L51/0082 , H01L51/5088 , H01L51/5206 , H01L51/5284 , H01L2251/308 , H01L2251/5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产生电致发光的异质结构构成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异质结构包括在空穴输运层和氧化铟锡阳极层之间的保护层。空穴注入增强层可由3,4,9,10-苝四羧酸二酐(PTCDA),双(1,2,5-噻二唑并)-对—喹啉并双(1,3-二硫杂环戊二烯)(BTQBT),或其他合适的刚性有机材料构成。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制备这种器件的方法,其中该器件可包括器件内所包括每个层材料的可选择组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