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88061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567654.4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53 , H01L27/304 , H01L27/32 , H01L51/4206 , H01L51/424 , H01L51/44 , H01L51/5012 , H01L51/5287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活性纤维以及制造这种纤维的方法。该纤维具有包括第一电极的导电核。有机层包围第一电极和电连接至其上。透明第二电极包围有机层电极和电连接至其上。也可向纤维中引入其它层,如阻挡层或平滑层。该纤维可被编织成布。
-
公开(公告)号:CN10135190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680049936.7
申请日:2006-10-26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IPC: H01L5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46 , B82Y10/00 , H01L51/0046 , H01L51/0071 , H01L51/0072 , H01L51/0078 , H01L51/4253 , Y02E10/549
Abstract: 包括位于两个电极之间的一系列有机光活性层的光敏器件。所述系列中的各层与该系列中的下一层直接接触。对所述系列进行设置以形成至少一个施主-受主异质结,并且包括充当施主的含有第一基质材料的第一有机光活性层、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三有机光活性层之间的含有第二基质材料的薄第二有机光活性层、和充当受主的含有第三基质材料的第三有机光活性层。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质材料是不同的。薄的第二有机光活性层相对于第一层充当受主或者相对于第三层充当施主。
-
公开(公告)号:CN101019248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580029038.0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53 , H01L27/304 , H01L27/32 , H01L51/4206 , H01L51/424 , H01L51/44 , H01L51/5012 , H01L51/5287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活性纤维以及制造这种纤维的方法。该纤维具有包括第一电极的导电核。有机层包围第一电极和电连接至其上。透明第二电极包围有机层电极和电连接至其上。也可向纤维中引入其它层,如阻挡层或平滑层。该纤维可被编织成布。
-
公开(公告)号:CN1224297C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00817482.2
申请日:2000-11-29
IPC: H05B33/14 , C07D213/02 , C07D215/02 , C07D231/12 , C07D263/57 , C07D277/66 , C07D333/50 , C07D409/04 , C07D417/04
Abstract: 采用包括式L2MX的过渡金属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发射体层,获得了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改进的电致发光效率,其中L和X是不同的双齿配位体。该式的化合物可以比采用以前的方法更便利地合成,并且该合成选择项允许将荧光分子插入到磷光络合物,插入配位体以微调发光颜色,和插入配位体以捕获载流子。
-
公开(公告)号:CN101019248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580029038.0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53 , H01L27/304 , H01L27/32 , H01L51/4206 , H01L51/424 , H01L51/44 , H01L51/5012 , H01L51/5287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活性纤维以及制造这种纤维的方法。该纤维具有包括第一电极的导电核。有机层包围第一电极和电连接至其上。透明第二电极包围有机层电极和电连接至其上。也可向纤维中引入其它层,如阻挡层或平滑层。该纤维可被编织成布。
-
公开(公告)号:CN101351904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680049936.7
申请日:2006-10-26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IPC: H01L5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46 , B82Y10/00 , H01L51/0046 , H01L51/0071 , H01L51/0072 , H01L51/0078 , H01L51/4253 , Y02E10/549
Abstract: 包括位于两个电极之间的一系列有机光活性层的光敏器件。所述系列中的各层与该系列中的下一层直接接触。对所述系列进行设置以形成至少一个施主-受主异质结,并且包括充当施主的含有第一基质材料的第一有机光活性层、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三有机光活性层之间的含有第二基质材料的薄第二有机光活性层、和充当受主的含有第三基质材料的第三有机光活性层。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质材料是不同的。薄的第二有机光活性层相对于第一层充当受主或者相对于第三层充当施主。
-
公开(公告)号:CN100438713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01807496.0
申请日:2001-03-07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34 , A61B18/00 , A61B2017/00084 , A61B2017/22051 , A61B2018/00095 , A61F7/123 , A61F2007/126 , A61M25/00 , A61M25/1011 , A61M2025/1072 , A61M2025/1086 , H01L51/0078 , H01L51/0081 , H01L51/5052 , H01L51/5092 , H01L51/5096 , H01L2251/5323 , H01L2251/558
Abstract: 一种透明有机发光器件(OLED),包含透明导电层(10a)、激子阻挡层(10b)和OLED(12)的其余部分。透明导电层(10a)起阴极层的作用。并且可以由ITO形成,而激子阻挡层(10a)可以由金属掺杂的有机电子注入层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826186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480021077.1
申请日:2004-06-24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53 , H01L51/0026 , H01L51/0053 , H01L51/0078 , H01L51/424 , H01L51/4246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Abstract: 公开了有机光敏光电子器件。该器件是暴露于光时能够产生电压的薄膜结晶态有机光电子器件,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电极上沉积第一有机层;在第一有机层上沉积第二有机层;在第二有机层上沉积限制层以形成叠层;对该叠层进行退火;最后在第二有机层上沉积第二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413426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0817482.2
申请日:2000-11-29
IPC: H05B33/14 , C07D213/02 , C07D215/02 , C07D231/12 , C07D263/57 , C07D277/66 , C07D333/50 , C07D409/04 , C07D417/04
Abstract: 采用包括式L2MX的过渡金属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发射体层,获得了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改进的电致发光效率,其中L和X是不同的双齿配位体。该式的化合物可以比采用以前的方法更便利地合成,并且该合成选择项允许将荧光分子插入到磷光络合物,插入配位体以微调发光颜色,和插入配位体以捕获载流子。
-
公开(公告)号:CN102088061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567654.4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53 , H01L27/304 , H01L27/32 , H01L51/4206 , H01L51/424 , H01L51/44 , H01L51/5012 , H01L51/5287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活性纤维以及制造这种纤维的方法。该纤维具有包括第一电极的导电核。有机层包围第一电极和电连接至其上。透明第二电极包围有机层电极和电连接至其上。也可向纤维中引入其它层,如阻挡层或平滑层。该纤维可被编织成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