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04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79880.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能够顺畅地排出排气气体且能够高效地冷却排气气体。气缸盖具有:排气通路(51),其按每个气缸而设置,从燃烧室延伸;排气集合部(52),其与多个排气通路共同连接;以及水套(30),其形成为与排气通路和排气集合部相邻。排气通路包括:从与燃烧室连通的一对排气口延伸的一对排气通路上游部(53);和与一对排气通路上游部共同连接的排气通路中游部(54)。一对排气通路上游部在高度方向上彼此不同的高位置和低位置处与排气通路中游部连接,对于与排气集合部连通的全部排气通路上游部,高位置(53A)和低位置(53B)在气缸列方向上交替。在全部的排气通路中游部中产生相同方向的回旋流。
-
公开(公告)号:CN113494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279310.1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其能够在暖机时使油提早升温,并且能够在暖机后有效地冷却排气集合部的容易成为高温的部分,并且能够防止油的过热。气缸盖(3)具有:排气通路(24),其从与每个气缸(1)对应的燃烧室(6)延伸;排气集合部(25),其与多个排气通路(24)共同连接;油套(40),其形成为与排气通路(24)相邻;以及水套(30),其与燃烧室(6)和排气集合部(25)相邻,且形成为包围油套(40)。在暖机时,油借助于与排气通路(24)相邻地形成的油套40而提早升温。在暖机后,排气出口(8b)周围等容易成为高温的部分被水套(30)有效地冷却,水套(30)包围油套(40),因此油的过热被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4046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79275.3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能够抑制排气出口周围的局部过热并且降低排气气体温度。气缸盖(3)具有:排气通路(51),其按每个气缸(1)而设置,从对应的燃烧室(6)向与气缸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排气集合部(52),其与多个排气通路(51)共同连接;以及水套(30),其形成为与排气集合部(52)相邻,在排气集合部(52)的内周面(43i)上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凹凸部(60)。凹凸部包括从排气集合部(52)的内周面(43i)突出的环状的突条(60)。通过使排气流路缩小的突条(60)而使流速增大了的排气气体相对于突条(60)活跃地进行热传递,排气气体温度降低。
-
-
公开(公告)号:CN11340460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279880.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能够顺畅地排出排气气体且能够高效地冷却排气气体。气缸盖具有:排气通路(51),其按每个气缸而设置,从燃烧室延伸;排气集合部(52),其与多个排气通路共同连接;以及水套(30),其形成为与排气通路和排气集合部相邻。排气通路包括:从与燃烧室连通的一对排气口延伸的一对排气通路上游部(53);和与一对排气通路上游部共同连接的排气通路中游部(54)。一对排气通路上游部在高度方向上彼此不同的高位置和低位置处与排气通路中游部连接,对于与排气集合部连通的全部排气通路上游部,高位置(53A)和低位置(53B)在气缸列方向上交替。在全部的排气通路中游部中产生相同方向的回旋流。
-
公开(公告)号:CN11349438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279310.1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其能够在暖机时使油提早升温,并且能够在暖机后有效地冷却排气集合部的容易成为高温的部分,并且能够防止油的过热。气缸盖(3)具有:排气通路(24),其从与每个气缸(1)对应的燃烧室(6)延伸;排气集合部(25),其与多个排气通路(24)共同连接;油套(40),其形成为与排气通路(24)相邻;以及水套(30),其与燃烧室(6)和排气集合部(25)相邻,且形成为包围油套(40)。在暖机时,油借助于与排气通路(24)相邻地形成的油套40而提早升温。在暖机后,排气出口(8b)周围等容易成为高温的部分被水套(30)有效地冷却,水套(30)包围油套(40),因此油的过热被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215256429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446756.4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﨑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口结构,可在确保从多个气缸排出的排出气体顺畅流动的同时,利用设置于排气口的内壁面的催化剂成分效率良好地净化排出气体。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口结构,在设置于内燃机的气缸盖的排气口中,将来自各气缸内的排出气体一边净化一边排出,其中,排气口具有与多个气缸连通的多个口部,且多个口部构成为一边彼此合流一边延伸,所述排气口包括:多孔质层,在从排气口的规定位置至下游侧的端部的范围内设置于排气口的内壁面,且具有各自向内侧开口的许多个孔;以及催化剂成分,通过对所述多孔质层的封孔处理而担载于许多个孔的内周面,用于净化流经排气口的排出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215292641U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20608018.5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﨑信
IPC: F01N1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其可以在车辆停止时抑制辐射热对于排气传感器的影响,并且可以在车辆行驶时使排气传感器冷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排气传感器的隔热板结构,在安装至车辆的排气管上的排气传感器的安装部,设有阻隔来自排气系统的热的隔热板,隔热板具有在周向方向包围排气传感器的壁部,壁部的高度具有在车辆行驶时吹至排气传感器的行驶风的流向的上游侧低于下游侧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219066856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121899.1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228 , H01M8/0662 , H01M8/04007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配备有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被供应反应气体并通过反应气体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力。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供应路径,用于将反应气体供应至燃料电池堆;排放路径,用于流通从燃料电池堆的排放口排放的废气;旁通路径,连接供应路径和排放路径。排放路径具有冷却路径,冷却路径具有热沉,使废气中的水分结露。旁通路径具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停止处理中,将从排放路径排放的废气朝向所述供应路径循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在使燃料电池系统小型化的同时防止燃料电池堆上的结露。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