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28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80079290.7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零部件填充装置和零部件填充方法,其能够以在钉枪的焊接作业时不与工件等接触的结构从零部件输送装置向零部件供给装置填充规定数量的零部件。零部件填充装置(焊钉填充装置(14))具有零部件收纳部(管(190))和切换机构(198),其中,零部件收纳部能对规定数量的零部件(焊钉(24))以在零部件收纳孔(管孔(210))的内部从停止部(216)到上端侧排列成直线的方式进行收纳;切换机构具有多个移动体(滚珠(224))和锁定部(旋转部件(226)),多个移动体能在与零部件抵接的位置和不与零部件抵接的位置之间移动,锁定部限制多个移动体的移动,切换机构在停止部切换使零部件停止的状态和使零部件通过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30544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209292.X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装置,其可以抑制加工工具及自该加工工具延伸的电缆的摆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激光加工装置(1)具备:激光头(31);柔性电缆(6),将激光振荡器与激光头(31)连接;搬送装置(2),沿着搬送方向(Y)搬送工件(W);激光头驱动机构(5),使激光头(31)移动至加工位置;及,电缆支承机构(7),配合激光头(31)的移动而使电缆(6)移动;并且,电缆支承机构(7)具备:第一夹持器(61),夹持电缆(6);第一弹簧平衡器(711),经由第一丝线(712)与第一夹持器(61)连接;及,第二弹簧平衡器(721),经由第二丝线(722)与第一夹持器(61)连接;并且,弹簧平衡器(711,721)固定于设置在传送带(B)的上方的支承框(8),且在平面视图中沿着与搬送方向(Y)正交的宽度方向(X)排列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30544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209292.X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装置,其可以抑制加工工具及自该加工工具延伸的电缆的摆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激光加工装置(1)具备:激光头(31);柔性电缆(6),将激光振荡器与激光头(31)连接;搬送装置(2),沿着搬送方向(Y)搬送工件(W);激光头驱动机构(5),使激光头(31)移动至加工位置;及,电缆支承机构(7),配合激光头(31)的移动而使电缆(6)移动;并且,电缆支承机构(7)具备:第一夹持器(61),夹持电缆(6);第一弹簧平衡器(711),经由第一丝线(712)与第一夹持器(61)连接;及,第二弹簧平衡器(721),经由第二丝线(722)与第一夹持器(61)连接;并且,弹簧平衡器(711,721)固定于设置在传送带(B)的上方的支承框(8),且在平面视图中沿着与搬送方向(Y)正交的宽度方向(X)排列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3054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211482.5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K26/38 , B23K26/70 , B23K26/142 , B23K37/04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不损伤工件的表面的情况下去除起伏并照射激光束的激光加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激光加工装置3具备:激光头H;头驱动机构,在沿着搬送方向Fy搬送的工件W的上部使激光头H移动;及,集尘箱60,在工件W的下部中跟随此激光头H移动,以便配置在激光头H的正下方。集尘箱60的开口部61设置:非接触支撑垫7,将工件W的下表面吸引至吸引表面71,在工件W的下表面与吸引表面71不接触的情况下支撑工件W;及,外侧支撑辊81和内侧支撑辊82,围绕与相对于搬送方向Fy正交的宽度方向平行的轴自由旋转。工件W的下表面与外侧支撑辊81和内侧支撑辊82接触,并且与非接触支撑垫7的吸引表面71不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165541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80009743.6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等待部件装填的时间从而缩短节拍时间的焊枪和焊接方法,一种焊枪,其用于将部件与工件进行电阻焊接,焊枪具有保持部件的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能够分别切换到用于使部件与工件抵接的可抵接位置和用于装填部件的可装填位置,并且能够切换为:当第一保持部位于可抵接位置时,第二保持部位于可装填位置,当第二保持部位于可抵接位置时,第一保持部位于可装填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65541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80009743.6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等待部件装填的时间从而缩短节拍时间的焊枪和焊接方法,一种焊枪,其用于将部件与工件进行电阻焊接,焊枪具有保持部件的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能够分别切换到用于使部件与工件抵接的可抵接位置和用于装填部件的可装填位置,并且能够切换为:当第一保持部位于可抵接位置时,第二保持部位于可装填位置,当第二保持部位于可抵接位置时,第一保持部位于可装填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241779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01808851.1
申请日:2001-05-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6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5/02 , Y10T29/53313 , Y10T29/53365 , Y10T29/53383 , Y10T29/53417 , Y10T29/53539
Abstract: 一种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生产性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依次串联有组装站(ST2)、焊接站(ST3)和副作业站(ST4),具有搭载有从横向可保持侧壁板(W)于站立姿势的组装用具(91)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组装站(ST2)与焊接站(ST3)之间的组装台车(91)、和包含下部框架(80)与上部框架(81)并在两框架(80、81)之间利用搭载在各框架(80、81)上的夹持部件(821、822、823、831、832、833)而能保持侧壁板(W)于站立姿势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置于焊接站(ST3)与副作业站(ST4)之间且与组装台车(91)可进行自如交接侧壁板(W)的框架台车81)。
-
公开(公告)号:CN11052371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0428344.5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具备使激光头移动的机构的激光加工机中,能够自动进行向与该激光头连动的平衡块的供脂的结构。激光切割装置(激光加工机)(1)具备:第1引导架(21),其供激光头(40)以能够在搬送方向的一侧移动的方式进行卡合;移动装置(20),其使激光头沿着第1引导架移动;平衡块(45),其以能够在第1引导架的搬送方向另一侧移动的方式卡合,与通过移动装置而移动的激光头连动并向该激光头的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沿着第1引导架移动;以及控制装置(70),其控制移动装置而使平衡块(45)移动到与供脂装置(8)相对的位置,对平衡块与第1引导架的卡合部分进行供脂。
-
公开(公告)号:CN114728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80079288.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K11/30
Abstract: 提供一种凸焊装置及其电极清洁方法,其能够使形成于焊接电极的焊钉保持孔保持清洁。凸焊装置(12)通过第2电极(38)保持焊钉(24)且使焊钉(24)与工件(W)接触,使焊接电流流向第2电极(38)来将焊钉(24)焊接于工件(W),第2电极(38)具有焊钉保持孔(72)和一个以上的横孔(54),其中,焊钉保持孔(72)从形成于顶端的端帽开口(68)延伸至形成于基端侧的底部(58),一个以上的横孔(54)从形成于侧壁(60)的侧壁开口(60a)延伸至底部(58),凸焊装置(12)具有焊钉供给装置(22),该焊钉供给装置(22)从第2电极(38)的端帽开口(68)向焊钉保持孔(72)喷射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133054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211482.5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K26/38 , B23K26/70 , B23K26/142 , B23K37/04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不损伤工件的表面的情况下去除起伏并照射激光束的激光加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激光加工装置3具备:激光头H;头驱动机构,在沿着搬送方向Fy搬送的工件W的上部使激光头H移动;及,集尘箱60,在工件W的下部中跟随此激光头H移动,以便配置在激光头H的正下方。集尘箱60的开口部61设置:非接触支撑垫7,将工件W的下表面吸引至吸引表面71,在工件W的下表面与吸引表面71不接触的情况下支撑工件W;及,外侧支撑辊81和内侧支撑辊82,围绕与相对于搬送方向Fy正交的宽度方向平行的轴自由旋转。工件W的下表面与外侧支撑辊81和内侧支撑辊82接触,并且与非接触支撑垫7的吸引表面71不接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