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40069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078594.2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40/12 , B60W40/107 , B60W40/109 , B60W5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驾驶辅助装置、记录介质和驾驶辅助方法,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向驾驶员等传达车辆的举动。本公开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具备:车辆加速度检测部,其检测包含车辆的横向加速度和前后方向加速度的车辆加速度;计算部,其基于车辆加速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针对各车轮,计算摩擦圆、对各车轮产生的横向力以及对各车轮产生的前后力;以及显示部,其基于计算部的计算结果,显示摩擦圆以及针对各车轮产生的横向力与前后力的合力的、基于合力的大小或者/和合力的方向的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67564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68827.4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用户传达车辆行动状态的驾驶辅助装置、驾驶辅助方法、及程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驾驶辅助装置,其显示在显示部上的指示器具有:转向不足状态量显示部U、U1、U2、…、U7,表示计算部计算出的转向不足的状态量;转向过度状态量显示部,表示计算部计算出的转向过度的状态量;及,标准部N,夹持设置在转向不足状态量显示部和转向过度状态量显示部O、O1、O2、…、O6之间;并且,根据转向不足状态量和转向过度的状态量的增加,点亮远离标准部N的位置的显示灯。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06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183934.8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40/09 , B60W40/107 , B60W40/109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驾驶评价装置,可以对驾驶进行评价,以在环道行驶中缩短行驶时间时等能够利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驾驶评价装置包括:评价区间提取部(24),检测转弯中的减速区间与加速区间;区间平均分类部(25),根据前后加速度及横向加速度,计算出前述减速区间及加速区间中的加速度范数平均值;及,不足技能评价部(28),基于前述减速区间及加速区间中的加速度范数平均值来评价驾驶。
-
公开(公告)号:CN1146335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374578.X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车辆的行进性提高、制动时的稳定性提高的轮毂托架构造。本发明的轮毂托架构造(1)的特征在于,将拖曳臂(15)与轮毂连结的轮毂托架(3)具备:轮毂安装面(11);将轮毂安装面(11)的前部与拖曳臂(15)连结的前侧连结面(11);以及将轮毂安装面(11)的后部与拖曳臂(15)连结的后侧连结面(13),前侧连结面(11)与后侧连结面(13)分别形成为沿上下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板状,轮毂安装面(11)与前侧连结面(11)所成的角度(α)大于轮毂安装面(11)与后侧连结面(13)所成的角度(β)。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68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183847.2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驾驶评价装置,可以对驾驶进行评价,以在环道行驶中缩短行驶时间等情形下能够利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驾驶评价装置包括:评价区间提取部(24),检测转弯中的减速区间与加速区间;轮胎摩擦圆及负荷率计算部(27),根据前后加速度及横向加速度,计算出前述减速区间及加速区间中的轮胎摩擦圆及轮胎负荷率;及,不足技能评价部(28),基于前述减速区间及加速区间中的轮胎摩擦圆及轮胎负荷率来评价驾驶。
-
公开(公告)号:CN114633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1374578.X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车辆的行进性提高、制动时的稳定性提高的轮毂托架构造。本发明的轮毂托架构造(1)的特征在于,将拖曳臂(15)与轮毂连结的轮毂托架(3)具备:轮毂安装面(11);将轮毂安装面(11)的前部与拖曳臂(15)连结的前侧连结面(11);以及将轮毂安装面(11)的后部与拖曳臂(15)连结的后侧连结面(13),前侧连结面(11)与后侧连结面(13)分别形成为沿上下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板状,轮毂安装面(11)与前侧连结面(11)所成的角度(α)大于轮毂安装面(11)与后侧连结面(13)所成的角度(β)。
-
公开(公告)号:CN114633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1506213.8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G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结构比以往简单的轮毂托架构造。轮毂托架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备将拖曳臂(15)与轮毂支架(2)连结的轮毂托架(3),所述轮毂托架(3)包括:托架主体(31),其具有供所述轮毂支架(2)安装的安装面(31a);以及后侧连结部(32),其与后轮(4)的接地点(P)相比在后方从所述托架主体(31)朝向所述拖曳臂(15)延伸,所述后侧连结部(32)延伸至与所述拖曳臂(15)的后表面(15a)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并与该拖曳臂(15)的后表面(15a)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213167625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1920798.9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G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扭转梁式悬架装置,能够通过转弯侧向力改变车轮的外倾角,因此可以提高外倾角刚性或侧倾刚性。扭转梁式悬架装置包括:纵臂,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一端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枢轴支承于车体上;以及套筒,连接所述纵臂与所述车体,所述套筒包括设置在所述纵臂的外筒、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内筒、以及连接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的弹性体,在所述扭转梁式悬架装置中,所述套筒中的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同轴,且所述套筒的轴在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观看时在上下方向上倾斜地设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