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2840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10743424.7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2 , F16H57/0471 , F16H57/0473 , F16H57/0498 , Y10T74/19614
Abstract: 一种变速器的润滑结构,利用从变速器的旋转轴的内部供给的润滑油有效地润滑支承于该旋转轴的外周的单向离合器。使垫圈(59)的径向内端部与第1轴承(57)的内圈(57a)抵接,并使设置在垫圈(59)的径向外端的密封面(59a)与第2轴承(51)的外圈(51b)抵接,因此能够通过第2旋转轴(14)经由第2轴承(51)的外圈(51b)、垫圈(59)和第1轴承(57)的内圈(57a)支承作用至第2齿轮(24)的轴向载荷,而且,在垫圈(59)的第2轴承(51)侧的侧面形成有将从第2旋转轴(14)的内部供给的润滑油经由第2轴承(51)引导至单向离合器(23)的润滑油引导面(59c),因此能够高效地将润滑油供给至第2轴承(51)和单向离合器(23)从而提高润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68691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080056432.4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82 , F16H57/0479
Abstract: 一种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仅通过不需要铆接工序或特殊装置的简单工序就能够在使小齿轮轴的相位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小齿轮;轴支承小齿轮的小齿轮轴;和具有将小齿轮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多个轴支承孔的行星架,小齿轮轴支承结构通过将小齿轮轴支承于轴支承孔而构成,所述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在小齿轮轴的端面形成的台阶部;和通过被安装于行星架而能够卡定台阶部的止脱垫圈,安装于行星架的止脱垫圈的外周缘与分别插入于多个轴支承孔的各个小齿轮轴的台阶部对置并能够卡定,从而完成多个小齿轮轴的旋转方向的定位(相位对齐)。
-
公开(公告)号:CN104728408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743424.7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2 , F16H57/0471 , F16H57/0473 , F16H57/0498 , Y10T74/19614
Abstract: 一种变速器的润滑结构,利用从变速器的旋转轴的内部供给的润滑油有效地润滑支承于该旋转轴的外周的单向离合器。使垫圈(59)的径向内端部与第1轴承(57)的内圈(57a)抵接,并使设置在垫圈(59)的径向外端的密封面(59a)与第2轴承(51)的外圈(51b)抵接,因此能够通过第2旋转轴(14)经由第2轴承(51)的外圈(51b)、垫圈(59)和第1轴承(57)的内圈(57a)支承作用至第2齿轮(24)的轴向载荷,而且,在垫圈(59)的第2轴承(51)侧的侧面形成有将从第2旋转轴(14)的内部供给的润滑油经由第2轴承(51)引导至单向离合器(23)的润滑油引导面(59c),因此能够高效地将润滑油供给至第2轴承(51)和单向离合器(23)从而提高润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197241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0980142805.7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0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06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113 , B60W30/18036 , F16H3/091 , F16H3/093 , F16H2003/0803 , F16H2003/0938 , F16H2200/0026 , F16H2200/0043 , F16H2200/006 , Y10T74/19051 , Y10T74/19223 , Y10T74/19228
Abstract: 在双离合器型的变速器中,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偶数档离合器(Ce)→第二输入轴(13)→第二输入轴齿轮(22)→空转轴第二齿轮(42)→空转轴第一齿轮(41)→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第一副轴(14)→第一副轴第二齿轮(24)→第三副轴第二齿轮(34)→1档-3档同步装置(36)→第三副轴(16)→第三副轴第三齿轮(35)→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的路径传递至驱动轮(W、W)。由此在奇数档离合器(Co)紧固并确立1档变速档时,与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共用比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靠下游侧的整个驱动力传递路径,因此能够有效地削减变速器的重量和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4976241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161876.9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8 , F16D23/025 , F16D23/06 , F16H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其利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因双锥型的同步装置的牙嵌齿轮的倾倒而导致的内环的破损。当同步装置(S1)的套筒(52)被牙嵌齿轮(55)卡住而没有顺利地接合时,被套筒(52)按压的牙嵌齿轮会以与变速齿轮(24)之间的花键结合部为支点朝向箭头(A)方向倾倒,夹在牙嵌齿轮与毂(51)之间的锁环(53)的内环(58)有可能破损,但是,由于变速齿轮具有:齿面部(24a),其具有形成在轴向一端侧的齿面;以及抵接部(24b),其形成在轴向另一端侧且与牙嵌齿轮抵接,抵接部比牙嵌齿轮的贯通孔(55c)进一步向径向外侧延伸,因此,能够通过抵接部防止被套筒按压的牙嵌齿轮对于变速齿轮倾倒的情况,从而防止内环的破损。
-
公开(公告)号:CN102686913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080056432.4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82 , F16H57/0479
Abstract: 一种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仅通过不需要铆接工序或特殊装置的简单工序就能够在使小齿轮轴的相位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小齿轮;轴支承小齿轮的小齿轮轴;和具有将小齿轮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多个轴支承孔的行星架,小齿轮轴支承结构通过将小齿轮轴支承于轴支承孔而构成,所述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在小齿轮轴的端面形成的台阶部;和通过被安装于行星架而能够卡定台阶部的止脱垫圈,安装于行星架的止脱垫圈的外周缘与分别插入于多个轴支承孔的各个小齿轮轴的台阶部对置并能够卡定,从而完成多个小齿轮轴的旋转方向的定位(相位对齐)。
-
公开(公告)号:CN102448757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080022814.5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6/48 , B60K6/387 , B60K6/547 , B60L3/00 , B60L11/14 , B60W10/11 , B60W10/113 , F16D11/06 , F16D11/16 , F16H3/00 , F16H6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30 , B60K6/387 , B60K6/48 , B60K6/547 , B60L3/0061 , B60L3/0092 , B60L11/14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5 , B60W10/02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10/11 , B60W10/113 , B60W20/00 , B60Y2400/428 , F16D11/06 , F16D11/16 , F16H3/006 , F16H3/725 , F16H63/30 , F16H2063/3056 , F16H2063/3096 , Y02T10/6221 , Y02T10/642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10T477/26
Abstract: 提高混合动力车用自动变速器对驾驶员操作的追随性,提高燃料效率。自动变速器(1)具备:第1离合器(C1),其可自由地联结输入轴(2)和对驱动齿轮(G3a、G5a)进行轴支承的第1驱动齿轮轴(4);第2离合器(C2),其可自由地联结输入轴(2)与对驱动齿轮(G2a、G4a)进行轴支承的第2驱动齿轮轴(5);自由地将驱动齿轮(G3a、G5a)联结至第1驱动齿轮轴(4)的第1啮合机构(SM1);自由地将驱动齿轮(G2a、G4a)联结至第2驱动齿轮轴(5)的第2啮合机构(SM2);自由地将行星齿轮机构(PG)的第3要素(Ra)固定至变速器壳体(7)的制动器(B1);自由地切换到将电动机(MG)联结至第1要素(Sa)的状态或将电动机(MG)联结至第3要素(Ra)的状态的切换机构(8)。第1要素(Sa)与第1驱动齿轮轴(4)联结,第2要素(Ca)与驱动齿轮(G3a)联结。
-
公开(公告)号:CN104976241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161876.9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8 , F16D23/025 , F16D23/06 , F16H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其利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因双锥型的同步装置的牙嵌齿轮的倾倒而导致的内环的破损。当同步装置(S1)的套筒(52)被牙嵌齿轮(55)卡住而没有顺利地接合时,被套筒(52)按压的牙嵌齿轮会以与变速齿轮(24)之间的花键结合部为支点朝向箭头(A)方向倾倒,夹在牙嵌齿轮与毂(51)之间的锁环(53)的内环(58)有可能破损,但是,由于变速齿轮具有:齿面部(24a),其具有形成在轴向一端侧的齿面;以及抵接部(24b),其形成在轴向另一端侧且与牙嵌齿轮抵接,抵接部比牙嵌齿轮的贯通孔(55c)进一步向径向外侧延伸,因此,能够通过抵接部防止被套筒按压的牙嵌齿轮对于变速齿轮倾倒的情况,从而防止内环的破损。
-
公开(公告)号:CN102448757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80022814.5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6/48 , B60K6/387 , B60K6/547 , B60W10/105 , B60W10/115 , B60W20/00 , F16D11/12 , F16H3/093 , F16H25/12 , F16H48/10 , F16H61/28 , F16H6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30 , B60K6/387 , B60K6/48 , B60K6/547 , B60L3/0061 , B60L3/0092 , B60L11/14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5 , B60W10/02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10/11 , B60W10/113 , B60W20/00 , B60Y2400/428 , F16D11/06 , F16D11/16 , F16H3/006 , F16H3/725 , F16H63/30 , F16H2063/3056 , F16H2063/3096 , Y02T10/6221 , Y02T10/642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10T477/26
Abstract: 提高混合动力车用自动变速器对驾驶员操作的追随性,提高燃料效率。自动变速器(1)具备:第1离合器(C1),其可自由地联结输入轴(2)和对驱动齿轮(G3a、G5a)进行轴支承的第1驱动齿轮轴(4);第2离合器(C2),其可自由地联结输入轴(2)与对驱动齿轮(G2a、G4a)进行轴支承的第2驱动齿轮轴(5);自由地将驱动齿轮(G3a、G5a)联结至第1驱动齿轮轴(4)的第1啮合机构(SM1);自由地将驱动齿轮(G2a、G4a)联结至第2驱动齿轮轴(5)的第2啮合机构(SM2);自由地将行星齿轮机构(PG)的第3要素(Ra)固定至变速器壳体(7)的制动器(B1);自由地切换到将电动机(MG)联结至第1要素(Sa)的状态或将电动机(MG)联结至第3要素(Ra)的状态的切换机构(8)。第1要素(Sa)与第1驱动齿轮轴(4)联结,第2要素(Ca)与驱动齿轮(G3a)联结。
-
公开(公告)号:CN102197241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80142805.7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0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06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113 , B60W30/18036 , F16H3/091 , F16H3/093 , F16H2003/0803 , F16H2003/0938 , F16H2200/0026 , F16H2200/0043 , F16H2200/006 , Y10T74/19051 , Y10T74/19223 , Y10T74/19228
Abstract: 在双离合器型的变速器中,在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偶数档离合器(Ce)→第二输入轴(13)→第二输入轴齿轮(22)→空转轴第二齿轮(42)→空转轴第一齿轮(41)→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第一副轴(14)→第一副轴第二齿轮(24)→第三副轴第二齿轮(34)→1档-3档同步装置(36)→第三副轴(16)→第三副轴第三齿轮(35)→第二输出轴齿轮(46)→第二输出轴(19)→最终主动齿轮(44)→最终从动齿轮(48)→差动齿轮(47)的路径传递至驱动轮(W、W)。由此在奇数档离合器(Co)紧固并确立1档变速档时,与确立倒车变速档时共用比第一副轴第一齿轮(23)靠下游侧的整个驱动力传递路径,因此能够有效地削减变速器的重量和尺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