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33116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10402413.3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P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 F01P7/16 , F01P2003/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能够降低伴随流路变更产生的冷却水流的压力损失。呈直线状形成有散热器流出通道(33w),所述散热器流出通道(33w)使冷却水从出水部(30)的与气缸盖(4)的冷却水出口(4w)对置的冷却水流入部(32w)向散热器(15)流出,从冷却水流入部(32w)相对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斜着且呈直线状地形成有旁路通道(34w),所述旁路通道(34w)沿相对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水流(Wr)呈锐角的方向形成水流(Wb),在旁路通道(34w)的下游形成有恒温器壳体(35)。
-
公开(公告)号:CN1346931A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01141256.9
申请日:2001-10-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B6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7/0046 , F02B61/06 , F02B6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紧固结构,其一般用作内燃机主体与变速器外壳间的紧固部分、以及所说内燃机主体与一个附件间的紧固部分,其中的一个螺纹元件穿通所说变速器外壳和内燃机主体,从而能整体地紧固在附件上的内螺纹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133116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402413.3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P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 F01P7/16 , F01P2003/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能够降低伴随流路变更产生的冷却水流的压力损失。呈直线状形成有散热器流出通道(33w),所述散热器流出通道(33w)使冷却水从出水部(30)的与气缸盖(4)的冷却水出口(4w)对置的冷却水流入部(32w)向散热器(15)流出,从冷却水流入部(32w)相对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斜着且呈直线状地形成有旁路通道(34w),所述旁路通道(34w)沿相对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水流(Wr)呈锐角的方向形成水流(Wb),在旁路通道(34w)的下游形成有恒温器壳体(35)。
-
公开(公告)号:CN1174164C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01141256.9
申请日:2001-10-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B6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7/0046 , F02B61/06 , F02B6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紧固结构,其一般用作内燃机主体与变速器外壳间的紧固部分、以及所说内燃机主体与一个附件间的紧固部分,其中的一个螺纹元件穿通所说变速器外壳和内燃机主体,从而能整体地紧固在附件上的内螺纹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