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91161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610171111.4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鹈殿隆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61/145 , F02M69/044 , F02M69/462
Abstract: 燃料喷射系统,包括:燃料软管;燃料供应管;燃料喷射阀装置,其配备有喷嘴部,喷嘴部连接到燃料供应管的另一个端部上,设有将从燃料箱经燃料软管导入的燃料经连接管供应给内燃机的燃烧室用的喷射口,与燃烧室连通的进气通路,喷嘴部朝向进气通路地安装;燃料供应管具备与连接管可自由拆装地连接的接头,燃料喷射阀装置包括设有喷射口的喷嘴部,喷嘴部安装在与燃烧室连通的进气管上,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连接到一个端部与燃料软管成一个整体地连接的燃料供应管的另一个端部上,喷射口用于将从燃料箱经由燃料供应管由连接管导入的燃料供应给内燃机的燃烧室,燃料喷射阀装置具有突出设置在与喷嘴部相反侧的端部上的连接管,连接管具有呈环状地形成在连接管的外周面上的扩径部,扩径部当连接管被插入并连接到燃料供应管的接头上时与接头的配合爪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676545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0910173143.1
申请日:2009-09-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854 , B62J37/00 , F16B7/0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罐保持构造,能够谋求碳罐的小型化,同时还能够提高安装的自由度。将呈圆筒形状且在与该圆筒形状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碳罐(40)安装在车身(15)上,使轴线(40a)相对于地面朝向除铅直方向以外的方向。使用具有将碳罐(40)的圆筒部周围包围的环状部(61)和固定在车身(15)上的固定部(63)的保持部件(60)来保持碳罐(40),并且,在环状部(61)和碳罐(40)上设置将碳罐(40)定位在规定位置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由设置在碳罐(40)的圆筒部(41)周围的凸部(42)和能够与该凸部(42)卡合的、设置在保持部件的环状部(61)上的多个孔(62)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991161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610171111.4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鹈殿隆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61/145 , F02M69/044 , F02M69/46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装性能及维修性能,可以降低部件的件数及生产成本的燃料喷射系统及燃料喷射阀装置。其解决方案为:燃料喷射系统(10a),包括:燃料软管(17);一个端部成一整体地连接到燃料软管(17)上的燃料供应管(18);配备有喷嘴部(30)的燃料喷射阀装置(16),其中,所述喷嘴部(30)连接到燃料供应管(18)的另一个端部上,设置有喷射口(34),该喷射口(34)用于将从燃料箱经由燃料软管(17)导入的燃料经由连接管(32)供应给内燃机的燃烧室;以及具有与前述燃烧室连通的进气流路(20)、安装有燃料喷射阀装置(16)的喷嘴部(30)的进气管(14)。
-
公开(公告)号:CN101676545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910173143.1
申请日:2009-09-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854 , B62J37/00 , F16B7/0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罐保持构造,能够谋求碳罐的小型化,同时还能够提高安装的自由度。将呈圆筒形状且在与该圆筒形状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碳罐(40)安装在车身(15)上,使轴线(40a)相对于地面朝向除铅直方向以外的方向。使用具有将碳罐(40)的圆筒部周围包围的环状部(61)和固定在车身(15)上的固定部(63)的保持部件(60)来保持碳罐(40),并且,在环状部(61)和碳罐(40)上设置将碳罐(40)定位在规定位置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由设置在碳罐(40)的圆筒部(41)周围的凸部(42)和能够与该凸部(42)卡合的、设置在保持部件的环状部(61)上的多个孔(62)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5675C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01132887.8
申请日:2001-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095 , F02B61/02 , F02B75/22 , F02D2009/0279 , F02M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风门装置中,旁通通路30由旁通通路入口31、一个阀体收容室32、第1及第2上流侧分支通路36、37、第1及第2下流侧分支通路63、65、一个旁通阀33构成。旁通通路入口31与第1、第2吸气通路的第1、第2节流阀的上流侧连通。阀体收容室32与该入口31同轴。第1及第2上流侧分支通路36、37从该阀体收容室32伸出。第1及第2下流侧分支通路63、65从第1及第2上流侧分支通路36、37的端部分别连通到第1及第2吸气通路的第1及第2节流阀的下流侧连通。旁通阀33可移动地收容在阀体收容室32内,使第1、第2上流侧分支通路36、37以同一开度开口。只采用一个旁通阀,可减少风门装置的制造成本和组装工作量,并且使各旁通通路的空气流量均等。
-
公开(公告)号:CN1343836A
公开(公告)日:2002-04-10
申请号:CN01132887.8
申请日:2001-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095 , F02B61/02 , F02B75/22 , F02D2009/0279 , F02M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风门装置中,旁通通路30由旁通通路入口31、一个阀体收容室32、第1及第2上流侧分支通路36、37、第1及第2下流侧分支通路63、65、一个旁通阀33构成。旁通通路入口31与第1、第2吸气通路的第1、第2节流阀的上流侧连通。阀体收容室32与该入口31同轴。第1及第2上流侧分支通路36、37从该阀体收容室32伸出。第1及第2下流侧分支通路63、65从第1及第2上流侧分支通路36、37的端部分别连通到第1及第2吸气通路的第1及第2节流阀的下流侧连通。旁通阀33可移动地收容在阀体收容室32内,使第1、第2上流侧分支通路36、37以同一开度开口。只采用一个旁通阀,可减少风门装置的制造成本和组装工作量,并且使各旁通通路的空气流量均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