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27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4118.2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60H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21/125 , B60H1/00328 , B60H1/00785 , B60H1/00921 , B60H1/321 , F25B5/04 , F25B6/04 , F25B13/00 , F25B41/04 , F25B47/022 , F25B2313/02322 , F25B2341/0662 , F25B2347/02 , F25B2347/023 , F25B2400/0409 , F25B2400/0411 , F25D21/004 , F25D21/02
Abstract: 当热泵装置(20)的运转模式处于使用两个车厢内热交换器(31、32)的第一制热运转模式时,在检测出车厢外热交换器(33)已结霜的情况下,将热泵装置(20)的运转模式切换为使用一个车厢内热交换器(31)的第二制热运转模式,然后再切换为除霜运转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512119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80018075.0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05 , B60H1/00921 , B60H2001/00961
Abstract: 当车厢外热交换器(33)的吸热量下降的情况下,设为第一热气制热运转模式,在所述第一热气制热运转模式下,使从电动压缩机(30)喷出的制冷剂在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和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中流动后绕过车厢外热交换器(33),对所述制冷剂进行减压之后,使电动压缩机(30)吸入所述制冷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102249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80018053.4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05 , B60H1/00007 , B60H1/00921
Abstract: 在包括第一除湿制热运转模式和第二除湿制热运转模式的多个运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来使热泵装置(20)工作,在所述第一除湿制热运转模式下,使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在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第一减压阀(52)、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和车厢外热交换器(33)中流通来将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用作散热器并将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用作吸热器,在所述第二除湿制热运转模式下,使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在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第二减压阀(53)、车厢外热交换器(33)和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中流通来将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用作散热器并将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用作吸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102249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80018053.4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05 , B60H1/00007 , B60H1/00921
Abstract: 在包括第一除湿制热运转模式和第二除湿制热运转模式的多个运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来使热泵装置(20)工作,在所述第一除湿制热运转模式下,使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在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第一减压阀(52)、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和车厢外热交换器(33)中流通来将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用作散热器并将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用作吸热器,在所述第二除湿制热运转模式下,使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在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第二减压阀(53)、车厢外热交换器(33)和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中流通来将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用作吸热器。(31)用作散热器并将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1211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80018075.0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05 , B60H1/00921 , B60H2001/00961
Abstract: 当车厢外热交换器(33)的吸热量下降的情况下,设为第一热气制热运转模式,在所述第一热气制热运转模式下,使从电动压缩机(30)喷出的制冷剂在下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1)和上游侧车厢内热交换器(32)中流动后绕过车厢外热交换器(33),对所述制冷剂进行减压之后,使电动压缩机(30)吸入所述制冷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2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480044118.2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60H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21/125 , B60H1/00328 , B60H1/00785 , B60H1/00921 , B60H1/321 , F25B5/04 , F25B6/04 , F25B13/00 , F25B41/04 , F25B47/022 , F25B2313/02322 , F25B2341/0662 , F25B2347/02 , F25B2347/023 , F25B2400/0409 , F25B2400/0411 , F25D21/004 , F25D21/02
Abstract: 当热泵装置(20)的运转模式处于使用两个车厢内热交换器(31、32)的第一制热运转模式时,在检测出车厢外热交换器(33)已结霜的情况下,将热泵装置(20)的运转模式切换为使用一个车厢内热交换器(31)的第二制热运转模式,然后再切换为除霜运转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414118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080018615.7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生成系统及热水生成系统。氢生成系统(2A)具有:氢生成部(201),其保持含有水的第一液体并通过照射太阳光将所述第一液体中包含的水的一部分分解成氢和氧且对所述第一液体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热;第一热交换器(207),其通过在氢生成部(201)中被加热的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热交换,对所述第一液体进行冷却且对所述第二液体进行加热;导入机构(例如循环线(204)及泵(205)),其将在第一热交换器(207)中被冷却的所述第一液体导入氢生成部(201)。
-
公开(公告)号:CN10241411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80018615.7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生成系统及热水生成系统。氢生成系统(2A)具有:氢生成部(201),其保持含有水的第一液体并通过照射太阳光将所述第一液体中包含的水的一部分分解成氢和氧且对所述第一液体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热;第一热交换器(207),其通过在氢生成部(201)中被加热的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热交换,对所述第一液体进行冷却且对所述第二液体进行加热;导入机构(例如循环线(204)及泵(205)),其将在第一热交换器(207)中被冷却的所述第一液体导入氢生成部(20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