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的运转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34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080034117.1

    申请日:2010-06-14

    Abstract: 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包括阴极、阳极以及被夹持于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之间的电解质膜,所述电解质膜的与所述阴极相对的表面具有高度为5~15μm的多个凸部或者深度为5~15μm的多个凹部,所述阴极是由紧密接触于所述表面而形成的具有所述凸部的所述高度或者所述凹部的所述深度的1~3倍的最大厚度的催化剂层所构成。将具有10%以下的相对湿度的含氧气体提供给所述阴极并使用所述高分子型燃料电池进行发电。由此,能够使包括具有凹凸构造的电解质膜的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发挥出优异的发电性能。

    具备具有表面纳米结构的氧电极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939868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0980104659.9

    申请日:2009-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57 H01M4/8605 H01M4/92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所具备的氧电极是具有多个碳颗粒(1)、碳薄膜(2)以及表面纳米结构(3)的氧电极;所述碳颗粒(1)由于所述碳薄膜(2)而互相粘结;所述表面纳米结构(3)被形成于所述碳薄膜(2)的表面上;所述表面纳米结构(3)具有由Pt构成的催化剂纳米颗粒(4)以及碳纳米颗粒(5);所述碳颗粒(1)分别具有30nm以上100nm以下的直径;所述催化剂纳米颗粒(4)具有1.7nm以上3.1nm以下的直径;所述碳纳米颗粒(5)具有1.0nm以上11.2nm以下的直径。由此构成,催化剂纳米颗粒(4)被关闭在了碳纳米颗粒(5)所形成的三维结构内,并且能够在催化剂纳米颗粒(4)的表面上维持着反应物质可到达的空间的同时被固定化。

    用于制造燃料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84260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14113.7

    申请日:2010-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81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表面具有多个微细凸部的阵列,所述微细凸部的高度为3μm以上12μm以下、且纵横比为0.4以上2.0以下,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E):(A)制备模具,所述模具的表面具有多个微细凹部的阵列,其中,每一个所述微细凹部具备底面和侧壁,每一个所述底面和所述侧壁为亲水性,每一个所述侧壁为光滑,每一个所述凹部的深度为3μm以上12μm以下,且纵横比为0.4以上2.0以下;(B)将亲水性聚合物电解质溶液供给至所述模具的表面;(C)将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电解质溶液固化以形成聚合物电解质膜;(D)将所述聚合物电解质膜浸入亲水性液体中;并且(E)在所述亲水性液体中将所述聚合物电解质膜从所述模具剥离。

    具备具有表面纳米结构的氧电极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939868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80104659.9

    申请日:2009-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57 H01M4/8605 H01M4/92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所具备的氧电极是具有多个碳颗粒(1)、碳薄膜(2)以及表面纳米结构(3)的氧电极;所述碳颗粒(1)由于所述碳薄膜(2)而互相粘结;所述表面纳米结构(3)被形成于所述碳薄膜(2)的表面上;所述表面纳米结构(3)具有由Pt构成的催化剂纳米颗粒(4)以及碳纳米颗粒(5);所述碳颗粒(1)分别具有30nm以上100nm以下的直径;所述催化剂纳米颗粒(4)具有1.7nm以上3.1nm以下的直径;所述碳纳米颗粒(5)具有1.0nm以上11.2nm以下的直径。由此构成,催化剂纳米颗粒(4)被关闭在了碳纳米颗粒(5)所形成的三维结构内,并且能够在催化剂纳米颗粒(4)的表面上维持着反应物质可到达的空间的同时被固定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