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39868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80104659.9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57 , H01M4/8605 , H01M4/92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所具备的氧电极是具有多个碳颗粒(1)、碳薄膜(2)以及表面纳米结构(3)的氧电极;所述碳颗粒(1)由于所述碳薄膜(2)而互相粘结;所述表面纳米结构(3)被形成于所述碳薄膜(2)的表面上;所述表面纳米结构(3)具有由Pt构成的催化剂纳米颗粒(4)以及碳纳米颗粒(5);所述碳颗粒(1)分别具有30nm以上100nm以下的直径;所述催化剂纳米颗粒(4)具有1.7nm以上3.1nm以下的直径;所述碳纳米颗粒(5)具有1.0nm以上11.2nm以下的直径。由此构成,催化剂纳米颗粒(4)被关闭在了碳纳米颗粒(5)所形成的三维结构内,并且能够在催化剂纳米颗粒(4)的表面上维持着反应物质可到达的空间的同时被固定化。
-
公开(公告)号:CN1647024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3808026.5
申请日:2003-04-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16
Abstract: 一种服务器,与多个客户机连接成可通信,向该客户机发送声音信息,并让其播放所发送的声音信息,具有:存放多个以由多个话语者的语音构成的一话语者的语音为内容的语音声音信息的存储装置;决定多个语音声音信息播放时序的时序决定装置;按照由时序决定装置播放时序进行播放,而对向每个客户机发送对应的所述语音声音信息的发送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34804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80007055.4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还原二氧化碳的方法,具备:准备具备阴极室(302)、阳极室(305)、固体电解质膜(306)、阴极电极(301)和阳极电极(304)的二氧化碳还原装置(300)的工序(a);和在阳极电极(302)上照射具有350纳米以下的波长的光,在阴极电极(304)上将二氧化碳还原的工序(b),阴极电极(301)具备铜或者铜化合物,阳极电极(304)具备由将AlxGa1-xN层(0<x≤1)和GaN层叠层而成的氮化物半导体层构成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48039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80006977.3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还原二氧化碳的方法,具备:准备具备阴极室(302)、阳极室(305)、固体电解质膜(306)、阴极电极(301)和阳极电极(304)的二氧化碳还原装置(300)的工序(a);和在阳极电极(302)上照射具有350纳米以下的波长的光,在阴极电极(304)上将二氧化碳还原的工序(b),阴极电极(301)具备铟或者铟化合物,阳极电极(304)具备由将AlxGa1-xN层(0<x≤1)和GaN层叠层而成的氮化物半导体层构成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96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3845.5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25 , H01L35/32 , H01L35/34
Abstract: 一种管形状的热发电器件,其具有:沿器件的轴方向的内部贯通孔;由金属构成的多个第一杯状部件;由热电转换材料构成的多个第二杯状部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第二部件沿上述轴方向交替反复配置。第一、第二电极各自设置于器件的一端和另一端。第一部件具有第一内表面和第一外表面,在下端具有第一贯通孔,其截面积在其下端的方向上减少。第二部件具有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在下端具有第二贯通孔,其截面积在其下端的方向上减少。内部贯通孔包含多个第一、第二贯通孔。以第一部件的第一外表面与相邻的一个第二部件的第二内表面紧贴的方式,第一部件被插入到该第二部件。以第一部件的第一内表面与相邻的另一个第二部件的第二外表面紧贴的方式,该第二部件被插入到第一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0567138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580000380.8
申请日:2005-02-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氧还原特性(氧还原催化能力)的氧还原电极。本发明涉及下述发明:(1)一种锰氧化物纳米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该锰氧化物纳米结构体具有由一次粒子聚结而成的树枝状晶体结构,将惰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氛围气体,该氛围气体中氧气的比率以质量流量比计为0.05%以上0.5%以下,具有:在上述氛围气体中,通过将激光照射在由锰氧化物形成的靶板上,使靶板的构成物质脱离,并使该脱离物质堆积在与上述靶板大致平行相对的基板上,得到上述具有树枝状晶体结构的锰氧化物纳米结构体的工序,和(2)一种氧还原电极,含有:具有由一次粒子聚结而成的树枝状晶体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体。
-
公开(公告)号:CN100378033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480017249.8
申请日:2004-06-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31 , B01J21/063 , B01J23/42 , B01J35/04 , B01J37/0009 , B01J37/0018 , B01J37/084 , C04B35/46 , C04B35/524 , C04B35/624 , C04B35/62655 , C04B38/00 , C04B2111/00827 , C04B2111/94 , C04B2235/3232 , C04B2235/408 , C04B2235/441 , C04B2235/5409 , C04B2235/6028 , C04B2235/608 , C04B2235/80 , H01M8/0606 , Y02E10/542 , Y02P70/521 , Y02P70/56 , Y10T428/249962 , C04B35/52 , C04B41/50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引发有效光催化反应或光电极反应的氧化物半导体的多孔体。本发明涉及多孔体及其制造方法,多孔体具有网状结构骨架,其中:1)所述骨架由内部和表面部构成;2)所述内部实质上由碳材料形成;3)所述表面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为氧化半导体。
-
公开(公告)号:CN1957250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680000243.9
申请日:2006-03-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 , B82Y30/00 , H01M4/02 , H01M4/0421 , H01M4/0426 , H01M4/38 , H01M4/52 , H01M4/667 , H01M4/8803 , H01M4/8867 , H01M4/90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电极及其制造方法,该电化学电极不使用导电性载体,在保持过渡金属(镍)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将其用于大表面积的活性层。本发明的电化学电极包括导电性基材和在该导电性基材上形成的活性层,其中,(1)上述活性层是多个一次颗粒凝集而成的具有树枝状结晶结构的含镍纳米结构体,(2)上述各一次颗粒由中心部和其周围的覆盖部构成,上述中心部由镍纳米结晶构成,上述覆盖部由镍氧化膜构成。本发明的电化学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获得镍纳米结晶颗粒的工序1;通过在上述镍纳米结晶颗粒的表面形成镍氧化膜,获得一次颗粒的工序2;和通过使上述一次颗粒在略垂直于导电性基材的方向堆积在该导电性基材上,形成上述多个一次颗粒凝集而成的树枝状结晶结构的工序3。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0C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97190741.2
申请日:1997-05-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26 , H01L31/1804 , H01L33/0054 , H01L33/18 , Y02E10/547 , Y02P70/521 , Y10T428/25 , Y10T428/258
Abstract: 一种光电子材料,它包括具有可控电学特性的均匀介质;以及分布于该介质中且平均微粒尺寸为100nm或更小的半导体特细微粒,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材料的应用器件。本发明也涉及光电子材料的制造方法,通过用激光辐射置于处在低压惰性气体环境下的反应室中一种半导体材料的第一靶以及置于该反应室中具有可控电学特性的第二靶,在置于反应室中的衬底上,凝聚/生长从第一靶烧蚀的半导体材料,以集中成为平均微粒尺寸为100nm或更小的特细微粒。
-
公开(公告)号:CN10303839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80037527.6
申请日:2011-08-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3/04 , C07C1/02 , C25B1/003 , C25B9/06 , C25B15/08 , Y02E60/364 , C07C9/0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还原二氧化碳的方法,其具备以下的工序。准备具备以下部分的二氧化碳还原装置的工序(a):阴极室(102)、阳极室(105)和固体电解质膜(106),其中,阴极室具备工作电极(101),工作电极具备金属或金属化合物,阳极室具备对电极(104),对电极在表面具备由氮化物半导体形成的区域,在阴极室的内部保持有第1电解液(107),在阳极室的内部保持有第2电解液(108),工作电极与第1电解液相接,对电极与第2电解液相接,固体电解质膜夹在阴极室和阳极室之间,第1电解液含有二氧化碳,工作电极与对电极电连接,并且在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之间,未电夹置电源。对区域照射具有250nm以上、400nm以下波长的光,将第1电解液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还原的工序(b);其中,不对工作电极照射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