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4884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24548.0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连铸机工作拉速V1以每10秒下降0.02m/min幅度下降到换水口拉速值V2,换水口拉速值V2为0.80~0.85m/min,且维持换水口拉速值V2三分钟,同时结晶器下水口进行更换,保护渣进行渣条检查;其次,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序将连铸机工作拉速以每40秒提升0.03m/min幅度上升到1m/min;然后,退出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序,同时连铸机保持在1m/min拉速条件下2-3min;最后,再以每40秒提升0.03m/min幅度将连铸机拉速提升到1.15~1.50m/min。
-
公开(公告)号:CN1154154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54487.2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2D11/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板坯连铸工序中的中包自动开浇方法,包括:进行中包全流开浇;检测中包塞棒区钢水液位;当所述中包塞棒区钢水液位到达预设高度时,开始按时序进行塞棒开度的自动调整。通过该方案,可以将开浇过程的钢水液面波动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并大幅降低开浇坯头铸坯表面质量问题,提高铸坯收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52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485159.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低双流大板坯连铸机快换中间包时间的方法,包括旧中间包最后一炉当在用中包余钢降速,并让新中包车开到距旧中包附近;当新中间包到位后迅速指挥大包全流开浇同时采用手持操作盒将中间包迅速对中;浇铸大包,开浇后当中包达到吨位要求后组织中包开始浇铸;中包开浇后,检查结晶器,检查后逐渐提升拉速,进行滑板面氩封。本发明为双流大板坯连铸机快换中间包,班组严格按照如上步骤进行操作,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并且将中包快换时间控制在5.5分钟以内,同时有效提高了连铸的作业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铸机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1549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054487.2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2D11/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板坯连铸工序中的中包自动开浇方法,包括:进行中包全流开浇;检测中包塞棒区钢水液位;当所述中包塞棒区钢水液位到达预设高度时,开始按时序进行塞棒开度的自动调整。通过该方案,可以将开浇过程的钢水液面波动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并大幅降低开浇坯头铸坯表面质量问题,提高铸坯收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4884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824548.0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连铸机工作拉速V1以每10秒下降0.02m/min幅度下降到换水口拉速值V2,换水口拉速值V2为0.80~0.85m/min,且维持换水口拉速值V2三分钟,同时结晶器下水口进行更换,保护渣进行渣条检查;其次,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序将连铸机工作拉速以每40秒提升0.03m/min幅度上升到1m/min;然后,退出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序,同时连铸机保持在1m/min拉速条件下2‑3min;最后,再以每40秒提升0.03m/min幅度将连铸机拉速提升到1.15~1.50m/min。
-
公开(公告)号:CN212779001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1646058.0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方坯脱方的在线测量专用工具,包括:把手(1)及直角量具(2),所述直角量具(2)包括:竖段(3)和横段(4);所述竖段(3)包括:一个竖段的测量接触面(5)和至少一个竖段的非测量接触面(6);所述横段(4)包括:一个横段的测量接触面(7)和至少一个横段的非测量接触面(8);所述至少一个横段的非测量接触面包括刻度槽或刻度线;所述竖段(3)和所述横段(4)的厚度大于等于15毫米;所述竖段(3)与所述横段(4)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竖段的测量接触面(5)与所述横段的测量接触面(7)相互垂直;所述把手(1)一端连接于所述直角量具(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