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09645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680038471.9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D04H1/4374 , B32B5/12 , B32B5/26 , C08J5/04 , D04H1/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层叠体、纤维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纤维层叠体(W)是堆叠第一~第四纤维层而构成的。纤维层叠体具备厚度根据长边方向的位置而变化的锥形部。第一~第四纤维层由非连续纤维构成,并且将非连续纤维的取向角度沿一个方向对齐而构成。第一~第四纤维层的非连续纤维的取向角度彼此不同。另外,第一~第四纤维层具备厚度变化部,该厚度变化部的厚度以纤维的密度被保持为恒定而不受长边方向的位置所影响的状态连续变化。锥形部是层叠多个厚度变化部而构成的。多个厚度变化部各自的厚度的变化量相同而不受长边方向的位置所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92308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9189.0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神谷隆太
Abstract: 一种纤维结构体,包含:具有在第1纱主轴方向延伸的第1增强纤维束的第1纤维层;具有在与上述第1纱主轴方向正交的第2纱主轴方向延伸的第2增强纤维束的第2纤维层;以及,将上述第1纤维层和上述第2纤维层在它们的层叠方向结合的辅助纱。上述第1增强纤维束和第2增强纤维束中的至少一者包含芯纱以及对上述芯纱卷绕成螺旋状的包覆纱。上述包覆纱的取向角度即包覆角度对应于与上述第1纱主轴方向和上述第2纱主轴方向为不同的方向且用于使以上述纤维结构体为增强基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力学特性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4540882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80042944.9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神谷隆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5/06 , B29C70/10 , B29C70/24 , B32B5/024 , B32B2262/106 , C08J5/04 , D03D11/00 , D04H3/04 , D10B2505/02 , Y10T428/24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该三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层叠体,其具有沿着层叠方向被层叠的多个纤维束层,纤维束层包括第一最外层以及第二最外层;基体树脂;第一防脱线;第二防脱线;以及结合线。结合线具有:折返部,其以通过第一防脱线的层叠方向的外侧的方式折返;第一横切线部以及第二横切线部,它们与折返部连续,并且在层叠体内在第一防脱线与第二防脱线之间沿着层叠方向延伸;表层线部,其沿着第二最外层的表面向与第二防脱线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分叉部,其形成在第二最外层的表面,并且与第一横切线部以及第二横切线部连续。上述分叉部通过表层线部在第二防脱线的层叠方向的外侧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并且相互交叉,从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61395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080023250.0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9/34
Abstract: 冲击能量吸收部件具备能量吸收部及安装部。通过紧固部件将安装部紧固于保险杠加强件,紧固部件贯通安装部及保险杠加强件的壁,并且具有沿与能量吸收部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轴线。在车辆前后方向中的从保险杠加强件朝向冲击能量吸收部件的方向观察冲击能量吸收部件的情况下,安装部与能量吸收部处于能量吸收部不与紧固部件重叠的位置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34444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80073458.6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D03D1/00 , B29B15/12 , D03D11/00 , B29K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构造体、纤维强化复合材料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纤维构造体为第一平面部、弯折部、以及第二平面部在第二方向连续的板状。在第一平面部中,束缚纱线在层叠方向对多个第一纤维层及多个第二纤维层全部进行束缚。束缚纱线构成为在弯折部及第二平面部中呈直线状延伸的形态、在弯折部及第二平面部中在层叠方向对第一纤维层及第二纤维层局部进行束缚的形态、以及不存在于弯折部及第二平面部的形态中的任一个形态。第二纱线构成为在弯折部及第二平面部中,仅卡合于特定的第一纤维层的第一纱线的形态、和在层叠方向对第一纤维层局部地进行束缚的形态中的任一个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0813839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680059263.7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D03D11/00
Abstract: 多层织物(10)具备:约束部(17),其使沿厚度方向层叠的全部的纬纱纤维层(112a)被经纱(13a、13b)约束;和非约束部(16),其包括作为纬纱纤维层(112a)的第五纤维层(15e)以及第七纤维层(15g)未被经纱(13a、13b、14a、14b)约束的狭缝(18)。多层织物(10)在约束部(17)与非约束部(18)的边界具有交叉部(A)。交叉部(A)使沿第二方向(Y)邻接的经纱(11a、11b)交叉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5206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880025221.0
申请日:2018-04-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构造体、压力容器、以及纤维构造体的制造方法。高压罐的纤维构造体具有从外侧覆盖衬里的躯体部以及圆顶部的织物制的纤维强化基材。纤维构造体具有以纱线主轴方向沿衬里的周向延伸的方式被排列在躯体部以及圆顶部的经纱、和纬纱。在纤维构造体中,纬纱以纱线主轴方向沿躯体部的轴向延伸的方式被排列,并且以被排列在圆顶部的部分的纱线主轴方向沿圆顶部的轴向延伸的方式被排列。
-
公开(公告)号:CN10792308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680049189.0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神谷隆太
Abstract: 一种纤维结构体,包含:具有在第1纱主轴方向延伸的第1增强纤维束的第1纤维层;具有在与上述第1纱主轴方向正交的第2纱主轴方向延伸的第2增强纤维束的第2纤维层;以及,将上述第1纤维层和上述第2纤维层在它们的层叠方向结合的辅助纱。上述第1增强纤维束和第2增强纤维束中的至少一者包含芯纱以及对上述芯纱卷绕成螺旋状的包覆纱。上述包覆纱的取向角度即包覆角度对应于与上述第1纱主轴方向和上述第2纱主轴方向为不同的方向且用于使以上述纤维结构体为增强基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力学特性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458328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2957.6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7/04 , B29C70/025 , B29C70/081 , B29C70/24 , B32B5/12 , B32B5/26 , B32B7/08 , B32B38/08 , B32B38/1816 , B32B2038/008 , B32B2260/023 , B32B2260/046 , B32B2262/0269 , B32B2262/101 , B32B2262/105 , B32B2305/38 , B32B2307/54 , D04H3/04 , D10B2403/023 , D10B2505/02 , Y10T428/24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三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具备:层叠体,其是包括沿层叠方向层叠的多个纤维束层的层叠体,纤维束层包括第1以及第2最外层;基体树脂;防脱线;以及结合线,其将纤维束层结合。结合线具有:折回部,其通过防脱线的外侧并折回;与折回部连续的第1横穿线部以及第2横穿线部;以及表层线部,其在第2最外层的表面沿该第2最外层的面而向与防脱线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表层线部具有两股部,其在所述第2最外层的表面从第1横穿线部以及第2横穿线部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在由两股部和与该两股部相邻的第2最外层的纤维束围起的空间、第1以及第2横穿线部中的每一个和与这两个横穿线部中的每一个相邻的纤维束之间的空间、以及第1横穿线部与所述第2横穿线部之间的空间配置有添加剂和所述基体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876916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610082801.2
申请日:2006-06-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神谷隆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124 , B32B5/024 , B32B5/12 , B32B5/26 , B32B2250/02 , B32B2250/20 , B32B2262/0276 , B32B2262/101 , B32B2605/00 , B60R2019/1853 , D03D11/00 , D03D13/00 , D03D13/002 , D10B2505/02 , F16F2234/06 , Y10T428/24041 , Y10T428/24058 , Y10T428/24074 , Y10T428/24107 , Y10T428/24116 , Y10T428/24124 , Y10T442/3195
Abstract: 纤维织物(11)包含:第1纤维层(12),其由多根第1纤维束(121)构成;第2纤维层(13),其由多根第2纤维束(131)构成;防脱落线组(14),其由多根防脱落线(141)构成;以及约束线组(15),其由多根约束线(151)构成。第1纤维层(12)与第2纤维层(13)邻接而被层叠。第1纤维束(121)以45°的角度与第2纤维束(131)斜交。因此,其赋形性好,强度高,且可以提高利用纤维织物的重叠来增加了厚度的层合片材的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