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05079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80046899.3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0 , B32B1/08 , B32B3/085 , B32B5/024 , B32B5/06 , B32B5/142 , B32B5/145 , B32B5/26 , B32B5/28 , B32B2250/03 , B32B2250/04 , B32B2250/05 , B32B2260/023 , B32B2260/046 , B32B2262/0253 , B32B2262/0269 , B32B2262/101 , B32B2262/105 , B32B2262/106 , B32B2307/56 , B32B2605/08 , B60R19/03 , B60R19/26 , B60R19/34 , D03D1/00 , D03D3/02 , D03D11/00 , D04C1/06 , D10B2505/02 , F16F1/366 , F16F7/12 , F16F7/124
Abstract: 吸能部件具备纤维构造体。纤维构造体具有:以最初承受载荷的方式构成的第1端面、以及位于承受载荷的方向上的与该第1端面相反一侧的第2端面。纤维构造体具备:形状保持部,其包括第1端面;主体部,其包括第2端面,并抑制纤维构造体的破坏的加剧;以及触发部,其配置于形状保持部与主体部之间,并在接受碰撞载荷时成为破坏的起点。形状保持部以及主体部分别通过编织组织而具有比触发部高的层间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34444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80073458.6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D03D1/00 , B29B15/12 , D03D11/00 , B29K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构造体、纤维强化复合材料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纤维构造体为第一平面部、弯折部、以及第二平面部在第二方向连续的板状。在第一平面部中,束缚纱线在层叠方向对多个第一纤维层及多个第二纤维层全部进行束缚。束缚纱线构成为在弯折部及第二平面部中呈直线状延伸的形态、在弯折部及第二平面部中在层叠方向对第一纤维层及第二纤维层局部进行束缚的形态、以及不存在于弯折部及第二平面部的形态中的任一个形态。第二纱线构成为在弯折部及第二平面部中,仅卡合于特定的第一纤维层的第一纱线的形态、和在层叠方向对第一纤维层局部地进行束缚的形态中的任一个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60507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80046899.3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0 , B32B1/08 , B32B3/085 , B32B5/024 , B32B5/06 , B32B5/142 , B32B5/145 , B32B5/26 , B32B5/28 , B32B2250/03 , B32B2250/04 , B32B2250/05 , B32B2260/023 , B32B2260/046 , B32B2262/0253 , B32B2262/0269 , B32B2262/101 , B32B2262/105 , B32B2262/106 , B32B2307/56 , B32B2605/08 , B60R19/03 , B60R19/26 , B60R19/34 , D03D1/00 , D03D3/02 , D03D11/00 , D04C1/06 , D10B2505/02 , F16F1/366 , F16F7/12 , F16F7/124
Abstract: 吸能部件具备纤维构造体。纤维构造体具有:以最初承受载荷的方式构成的第1端面、以及位于承受载荷的方向上的与该第1端面相反一侧的第2端面。纤维构造体具备:形状保持部,其包括第1端面;主体部,其包括第2端面,并抑制纤维构造体的破坏的加剧;以及触发部,其配置于形状保持部与主体部之间,并在接受碰撞载荷时成为破坏的起点。形状保持部以及主体部分别通过编织组织而具有比触发部高的层间结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