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04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1297045.1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为被设置在车辆(1)的前方下部的前保险杠(7)。由于以跨过车辆(1)的前轮(2L)、(2R)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2T)的延长线(36)上的区域的方式将车辆前后方向的气流理顺用突起(31)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在前保险杠(7)的下部,因此,能够抑制在前轮(2L)、(2R)周围的乱流发生,并且能够提高车辆稳定性。

    汽车用空气动力部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31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780088056.9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在汽车的车身后上部侧面配置以使车身后部的升力系数减小的空气动力部件(11)包括板状的基部(14)和在基部(14)的表面(14d)突出设置的翅片(15、16),基部(14)的厚度从前缘(14b)侧朝向后缘(14c)侧而平缓增加,并且在后缘(14c)处,由于具有相对于车身后上部侧面陡立的形状,因此通过空气动力部件(11)使从车身后上部通过的气流产生湍流涡,使车身后部的升力系数(CLr)减小以确保后轮的接地载荷,从而能够实现操纵稳定性的提高。而且,在基部(14)设置的翅片(15、16)通过使车身两侧面的湍流涡稳定,从而不仅能够减小车身的横向振动以提高干扰感受性,且能够减少从车身侧面卷入车身后表面的涡旋,将死水区域的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并有助于压差阻力的减小。

    后扰流板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5618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258760.9

    申请日:2011-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5/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的增加、对车辆后部施加下压力的后扰流板。设置在车辆的后部上方的后扰流板(1)具有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沿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长的主体(2)。在该主体(2)上设有行驶气流的导入口(14),在主体(2)的后侧设有翼部(3)及与导入口(14)连通的上述行驶气流的吹出口(17),在车辆行驶时从吹出口(17)吹出从导入口(14)导入的行驶气流。由此,能够利用行驶气流的吹出来对车辆行驶时在车辆后方产生的涡流进行整流而减小行驶阻力。另外,由于主体(2)配置在车辆侧方,因此能够对因从车辆侧方转入的行驶气流而产生的涡流进行整流,而抑制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的增加,减小行驶阻力。

    保险杠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04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011297045.1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为被设置在车辆(1)的前方下部的前保险杠(7)。由于以跨过车辆(1)的前轮(2L)、(2R)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2T)的延长线(36)上的区域的方式将车辆前后方向的气流理顺用突起(31)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在前保险杠(7)的下部,因此,能够抑制在前轮(2L)、(2R)周围的乱流发生,并且能够提高车辆稳定性。

    汽车用空气动力部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3106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80088056.9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在汽车的车身后上部侧面配置以使车身后部的升力系数减小的空气动力部件(11)包括板状的基部(14)和在基部(14)的表面(14d)突出设置的翅片(15、16),基部(14)的厚度从前缘(14b)侧朝向后缘(14c)侧而平缓增加,并且在后缘(14c)处,由于具有相对于车身后上部侧面陡立的形状,因此通过空气动力部件(11)使从车身后上部通过的气流产生湍流涡,使车身后部的升力系数(CLr)减小以确保后轮的接地载荷,从而能够实现操纵稳定性的提高。而且,在基部(14)设置的翅片(15、16)通过使车身两侧面的湍流涡稳定,从而不仅能够减小车身的横向振动以提高干扰感受性,且能够减少从车身侧面卷入车身后表面的涡旋,将死水区域的形成抑制为最小限,并有助于压差阻力的减小。

    后扰流板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56183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110258760.9

    申请日:2011-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5/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的增加、对车辆后部施加下压力的后扰流板。设置在车辆的后部上方的后扰流板(1)具有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沿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长的主体(2)。在该主体(2)上设有行驶气流的导入口(14),在主体(2)的后侧设有翼部(3)及与导入口(14)连通的上述行驶气流的吹出口(17),在车辆行驶时从吹出口(17)吹出从导入口(14)导入的行驶气流。由此,能够利用行驶气流的吹出来对车辆行驶时在车辆后方产生的涡流进行整流而减小行驶阻力。另外,由于主体(2)配置在车辆侧方,因此能够对因从车辆侧方转入的行驶气流而产生的涡流进行整流,而抑制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的增加,减小行驶阻力。

    汽车用侧后方扰流板
    7.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4344742S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30243832.0

    申请日:2017-06-14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汽车用侧后方扰流板。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是安装在车辆后部的空气动力部件。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5.本外观设计产品以左右对称的形状成对使用,其中仅示出了左侧的汽车用侧后方扰流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