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5365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140753.7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F41B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发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回旋式电磁线圈加速器,包括k个回旋加速圈,k为正整数,每一回旋加速圈均包括n段直线加速段,n段匀速运动弯曲轨道,n为正整数,直线出膛段,以及n套脉冲电源、2n套脉冲电源或3n套脉冲电源;每段直线加速段与每段匀速运动弯曲轨道首尾相连,最后一段直线加速段与直线出膛段相连;每个回旋加速圈之间通过转轨器连接;n套脉冲电源、2n套脉冲电源或3n套脉冲电源用于对n段直线加速段进行供电。该发射器通过分圈和分段,实现物体的持续加速,并且可以做到电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成本,减小了总体设备体积,可用于微纳卫星、火箭、航天飞机、导弹、风洞试验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77212.3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0 , G06F18/23213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N3/08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磁滞回线预测模型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对铁磁材料进行磁滞特性实验,设定不同磁感应强度峰值下预设正弦波激励下包括磁感应强度波形数据和磁场波形数据的磁滞回线相关特征,建立包括改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K近邻算法模型的磁滞回线预测模型,对改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输入为磁感应强度峰值及磁感应强度波形数据,输出为磁场波形数据,采用K近邻算法模型基于特征数据对磁场波形数据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磁场波形结果。本发明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结合K近邻算法建立磁滞回线预测模型,能够防止过拟合现象,且训练时速度更快,资源消耗更少,便于在实际应用中快速迭代与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5691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2360.9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散热线圈,其包括:绝缘骨架;绝缘挡板,其安装在所述绝缘骨架的两端,形成绕制线圈的空间;绝缘挡板轴向外侧设有多个安装槽;散热壳体,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且其内封装有相变材料。由于绝缘挡板上开槽放置散热壳体,散热壳体内部填充相变材料,线圈工作的热量传输到散热壳体内部,达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相变材料在相变转化过程中的吸热特性对线圈进行散热,线圈工作结束时,相变材料在相变转化过程中的放热特性重新变为初始状态。散热壳体配合其内的相变材料进行散热,同时保证整体结构强度,防止线圈轴向电磁力过大使散热壳体变形甚至破坏。本发明较传统的线圈水冷散热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性价比高。
-
-
公开(公告)号:CN11546546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84842.8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B64F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群电磁发射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磁发射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步骤包括:通过电磁线圈缠绕形成若干个能够承载无人机载荷的发射管道,将每个发射管道并联形成发射管道群后,为发射管道群提供至少2个电源。本发明通过电磁线圈形成多个发射管道群,进而实现以电磁的方式发射无人机群;电磁发射的结构简单紧凑,推力大,加速距离短,发射间隔短,可以通过调节充电电压灵活改变弹射动能,具有精确弹射不同重量无人机的能力,即电磁发射具有更好的通用性,更适用于复杂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70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25486.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0 , G06N3/1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磁线圈发射系统的预测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构建电磁线圈发射器样本,将电磁线圈发射器样本采用电路模型法或有限元场路耦合法计算对应的发射性能样本,以发射性能样本为基础构建优化目标样本、约束目标样本,通过电磁线圈发射器样本、优化目标样本、约束目标样本构建预测模型训练集;根据预测模型训练集对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训练优化,将优化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输出的电磁线圈性能预测值,优化目标值以及预测的约束目标值,构建电磁线圈参数优化模型,进一步通过智能优化算法得到优化后电磁线圈参数。本发明实现了电磁线圈发射系统参数的全局优化,极大提升了电磁线圈发射系统参数的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8633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050799.X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F41B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脉冲功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枢重复使用的电磁线圈发射器及发射方法,该发射器包括多级线圈、电枢、载荷、连接器、发射筒、适配器、头部减速器、尾部减速器和驱动电路。其发射方法包括起始阶段,电枢和载荷通过连接器连接;给线圈通电,电枢感应电流后受到电动力作用,在发射筒中推动载荷运动,当电枢达到最大速度后,连接器断开,电枢与载荷分离,载荷以最大速度飞出发射筒,而电枢受到电枢拖拽力作用,开始减速;如果电枢速度是正值,电枢撞到头部减速器后自动落到尾部,实现电枢的回收;如果电枢达到反向速度,电枢撞到尾部减速器停止;同样实现电枢的回收;之后再填加载荷进行下一次发射。该方法能实现电枢的回收和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1753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64844.1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装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无人电磁弹射消防弹系统,包括智能控制指挥车和无人化灭火装备;无人化灭火装备包括无人机和无人灭火车;智能控制指挥车分别与无人机和无人灭火车信号连接;无人灭火车包括无人驾驶车、设置于无人驾驶车上的充电机、脉冲电源、多管电磁线圈发射器、自动添弹装置和灭火弹存储仓;多管电磁线圈发射器共用1-2套脉冲功率电源。该系统能够充分发挥智能系统的优势,各部分互相配合、协调工作,使灭火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实现了无人化灭火作业,保障一线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利用电磁线圈发射技术的高射速、连续发射、连续速度调节能力应用到灭火弹的发射中,能够满足范围大、火力强、精度高等灭火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86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50799.X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F41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1B6/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脉冲功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枢重复使用的电磁线圈发射器及发射方法,该发射器包括多级线圈、电枢、载荷、连接器、发射筒、适配器、头部减速器、尾部减速器和驱动电路。其发射方法包括起始阶段,电枢和载荷通过连接器连接;给线圈通电,电枢感应电流后受到电动力作用,在发射筒中推动载荷运动,当电枢达到最大速度后,连接器断开,电枢与载荷分离,载荷以最大速度飞出发射筒,而电枢受到电枢拖拽力作用,开始减速;如果电枢速度是正值,电枢撞到头部减速器后自动落到尾部,实现电枢的回收;如果电枢达到反向速度,电枢撞到尾部减速器停止;同样实现电枢的回收;之后再填加载荷进行下一次发射。该方法能实现电枢的回收和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8713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24215.2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F4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合式异步感应电磁线圈发射器及其点火方法,包括若干组多级线圈发射器、炮管和若干连接件,各组多级线圈发射器均包括一多级驱动线圈组和一对应的电枢,各段多级驱动线圈沿炮管轴向顺次绕制于炮管外,各电枢沿炮管轴向顺次置于炮管内,且相邻的电枢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未触发时,各电枢分别位于对应的多级驱动线圈组内;触发后,各段多级驱动线圈对其内的电枢提供沿炮管轴向且指向炮口的作用力。本发明可实现不同脉宽、幅值、波形的推进力,可避免电枢加速度断层,从而可使加速度更为平滑;同时,还可提高受力、发射速度和发射效率;更加适用于对推力精度要求更高的场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