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3493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1128392.9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无锡宸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P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酶级联生产(R/S)‑羟基蛋氨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一锅法同步反应催化蛋氨酸生产(R)‑HMTBA,通过分批补料解除底物抑制,转化周期由23h缩短至15h,(R)‑HMTBA产量可达到97.0g/L,ee>99%,蛋氨酸摩尔转化率达到96.3%;利用一锅法同步反应催化蛋氨酸生产(S)‑HMTBA,通过分批补料解除底物抑制,转化周期由23h缩短至18h,(S)‑HMTBA产量可达到98.0g/L,ee>99%,蛋氨酸摩尔转化率达到98.6%。
-
公开(公告)号:CN106434369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0846137.8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L‑苹果酸的米曲霉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米曲霉菌株(Aspergillusoryzae FMME 338),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6401。本发明同时公开一种发酵生产L‑苹果酸方法,温度30℃,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周期120h,最终摇瓶L‑苹果酸产量可达109.2g/L,是一株高产L‑苹果酸的优良野生菌株。本发明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培养基成本低廉,且发酵液中L‑苹果酸纯度高,杂酸较少,发酵周期短,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777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07909.7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SEQ ID NO.1所示的亮氨酸脱氢酶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将第47位的氨基酸残基M突变为V,且将第109位的氨基酸残基N突变为I,得到了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突变点为M47V,N109I),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表达该突变体的重组菌E.coli BL21-pET28a-BtLDH007单位菌体的亮氨酸脱氢酶酶活达到170.9U/g;以2-酮丁酸为底物生产L-2-氨基丁酸的产量最高达到77.6g/L,转化率为96.0%。
-
公开(公告)号:CN1089123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550612.6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定向生长纳米金细菌纤维素/碳管复合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养木醋杆菌得到BC膜,将膜处理干净并粉碎成絮状;将MWCNTs溶液与絮状BC膜混合,经抽滤得到BC/MWCNTs复合膜;用PEI溶液及氯金酸溶液处理所得复合膜,以在其表面固定纳米金粒子,得到BC/MWCNTs/Au NPs复合基材;将BC/MWCNTs/Au NPs复合基材浸泡在漆酶及葡萄糖酶溶液中进行酶的吸附。以BC膜作为电极材料基体,简化了MWCNTs的表面吸附程序,同时BC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具备广泛的生物应用前景;采用了粉碎BC膜与MWCNTs溶液混合共同抽滤得到复合膜的技术处理方式,使得复合膜表面的碳管分布均匀,导电性能良好;在BC/MWCNTs复合膜表面可控生长纳米金,利用纳米金的电子传递效应和协同催化作用提高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665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1119484.6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化L‑苏氨酸生产L‑2‑氨基丁酸的重组菌的构建及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利用一种表达双质粒的重组菌,同时实现三种酶的高效表达,将L‑苏氨酸转化为L‑2‑氨基丁酸,并偶联一辅酶再生体系,通过将NAD+转化为NADH,使得NADH在体系中浓度相对稳定,转化能够高效进行。更进一步地,在此过程中由甲酸铵转化而来的CO2可溶于转化体系中生成的氨水,对环境污染小,有工业化应用价值。本方法具有转化条件温和、专一性强、成本低廉、转化时间短等优点。采用本方法制备L‑2‑氨基丁酸,投入40g/L L‑苏氨酸,所得产物L‑2‑氨基丁酸的浓度为43.3g/L,转化率达9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734936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128392.9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无锡宸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P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酶级联生产(R/S)-羟基蛋氨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一锅法同步反应催化蛋氨酸生产(R)-HMTBA,通过分批补料解除底物抑制,转化周期由23h缩短至15h,(R)-HMTBA产量可达到97.0g/L,ee>99%,蛋氨酸摩尔转化率达到96.3%;利用一锅法同步反应催化蛋氨酸生产(S)-HMTBA,通过分批补料解除底物抑制,转化周期由23h缩短至18h,(S)-HMTBA产量可达到98.0g/L,ee>99%,蛋氨酸摩尔转化率达到98.6%。
-
公开(公告)号:CN10977778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207909.7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SEQ ID NO.1所示的亮氨酸脱氢酶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将第47位的氨基酸残基M突变为V,且将第109位的氨基酸残基N突变为I,得到了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突变点为M47V,N109I),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表达该突变体的重组菌E.coli BL21‑pET28a‑BtLDH007单位菌体的亮氨酸脱氢酶酶活达到170.9U/g;以2‑酮丁酸为底物生产L‑2‑氨基丁酸的产量最高达到77.6g/L,转化率为96.0%。
-
公开(公告)号:CN10798813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810035749.8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α-酮-γ-甲硫基丁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来源于红平红球菌编码L-氨基酸氧化酶的基因经过人工合成和密码子优化后与表达载体连接。将构建好的表达质粒导入E.coli BL21(DE3),通过卡那霉素抗性平板筛选获得表达载体高拷贝重组的含L-氨基酸氧化酶工程菌。用于转化L-甲硫氨酸生产α-酮-γ-甲硫基丁酸。通过控制菌体量、温度和pH,实现α-酮-γ-甲硫基丁酸的高效生产。在20℃、pH7.5的条件下投入30g/L的湿菌体反应24h,α-酮-γ-甲硫基丁酸产量可达95.18g/L,转化率为95.84%,时空产率为3.97g/L/h。
-
公开(公告)号:CN10643436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46137.8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L-苹果酸的米曲霉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米曲霉菌株(Aspergillusoryzae FMME 338),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6401。本发明同时公开一种发酵生产L-苹果酸方法,温度30℃,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周期120h,最终摇瓶L-苹果酸产量可达109.2g/L,是一株高产L-苹果酸的优良野生菌株。本发明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培养基成本低廉,且发酵液中L-苹果酸纯度高,杂酸较少,发酵周期短,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98813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035749.8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α‑酮‑γ‑甲硫基丁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来源于红平红球菌编码L‑氨基酸氧化酶的基因经过人工合成和密码子优化后与表达载体连接。将构建好的表达质粒导入E.coli BL21(DE3),通过卡那霉素抗性平板筛选获得表达载体高拷贝重组的含L‑氨基酸氧化酶工程菌。用于转化L‑甲硫氨酸生产α‑酮‑γ‑甲硫基丁酸。通过控制菌体量、温度和pH,实现α‑酮‑γ‑甲硫基丁酸的高效生产。在20℃、pH7.5的条件下投入30g/L的湿菌体反应24h,α‑酮‑γ‑甲硫基丁酸产量可达95.18g/L,转化率为95.84%,时空产率为3.97g/L/h。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