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1713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1480005.X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酪氨酸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巨大芽孢杆菌基因组中获得酪氨酸酶BM Tyr,将重组酪氨酸酶BM Tyr的第218位、第215位、第209位的氨基酸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突变得到重组酪氨酸酶突变体。本发明重组酪氨酸酶BM Tyr突变体氧化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活性,相对于重组酪氨酸酶BM Tyr提高了1.14~6.26倍,且重组酪氨酸酶BM Tyr突变体表现出较高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活性。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单位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和催化剂的反应效率,降低了反应的成本,加快了酶转化法生产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的工业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530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29106.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软骨素6‑O‑磺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在合成硫酸软骨素C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改造方法通过理性蛋白质工程设计出最佳突变体,对Δ106RnCHST3的蛋白质结构进行改造,克服了野生型Δ106RnCHST3的6‑O‑磺酸化天然活性低都问题,得到最佳突变体Δ106RnCHST3F210R/Y310F/A209L/A303S/I173L成功实现24h磺酸化率可达46%,相比野生型提升3倍,加快了生物酶制备CSC的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667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18360.6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O2合成丙酮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路径设计,及热力学分析,获得了包含将CO2转化为甲醛的第一反应模块、将甲醛转化为二羟基丙酮的第二反应模块和将二羟基丙酮转化为丙酮酸的第三反应模块的丙酮酸合成路径。按照该合成路径通过一锅法催化18h后,从反应体系中检测到0.11g/L的丙酮酸。将该路径引入大肠杆菌构建获得的菌株TD‑F1胞内可检测到ADRP中间代谢物二羟基丙酮(m+3)、丙酮醛(m+3)和丙酮酸(m+3),其相对丰度分别达到20.8%、18.4%和14.9%,成功实现了以CO2为底物合成丙酮酸。
-
公开(公告)号:CN1169043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951198.0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己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大肠杆菌进行改造,敲除了3‑脱氢莽草酸脱氢酶基因aroE、负调控转录抑制因子tyrR、乙酸激酶基因ackA、丙酮酸脱氢酶基因poxB和奎尼酸脱氢酶基因YdiB,过表达了aroB、aroD、aroGFBR、ppsA、tktA、talA、GsQOR和gdh,并通过RBS序列调控己二酸生产的靶点基因片段烯酸还原酶编码基因GsQOR和葡萄糖脱氢酶编码基因gdh的表达强度,再过表达调控顺,顺‑粘康酸的靶点基因aroZ、aroY和catA,最后经发酵放大验证己二酸产量,在48h达5.3g/L。本发明为从顺,顺‑粘康酸生产己二酸提供了新方法,具有较好发展前景,有利于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775863.5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丙二醇脱氢酶突变体及产1,3‑丙二醇的克雷伯氏菌,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 13883为出发菌株,通过敲除编码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budA基因,编码d‑乳酸脱氢酶LDH的ldhA基因,编码乙醛脱氢酶ALDH的aldA基因,PTS转运系统关键酶编码基因crr,过表达甘油脱水酶基因dhaB和苹果酸酶基因maeB、来自大肠杆菌的醛基还原酶基因yqhD和突变后的1,3‑丙二醇脱氢酶dhaT,获得了重组克雷伯氏菌KP‑FMME;利用此重组菌株进行5L发酵罐发酵,经发酵条件优化,重组克雷伯氏菌KP‑FMME以甘油为原料发酵48h,可生产130g/L的1,3‑丙二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4562.3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硫酸软骨素6‑O‑磺基转移酶可溶性表达及酶活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实现了海洋生物来源的CHST15在原核宿主中异源表达,并通过与促溶标签共表达的策略提高了CHST15可溶性表达量,可使CHST15的胞内酶活提高了2.8倍,达到125.1U/mL。本发明还优化了重组菌的表达条件,将磺基转移酶可溶性表达量进一步提高至134.8U/mL。本方法只通过共表达的方式就实现了磺基转移酶酶活的大幅度提高,并且不影响酶的结构与后续纯化,为酶法生产硫酸软骨素E提供了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34625.3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酶法环氧化降冰片烯合成环氧降冰片烷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了一种具有过水解酶活性的酰基转移酶,并设计了一种合成环氧降冰片烷的新技术。本发明采用双相体系,以含有NBE的乙酸乙酯为有机相,以含有酰基转移酶PlAcT的缓冲液为水相,有机相与水相等比例混合反应进行催化反应。本发明提供的化学酶法环氧化降冰片烯生产环氧降冰片烷产量可达29.6g/L,摩尔转化率50.6%。该过程温和、高效,具有良好的工业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257582.8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生物被膜杂合系统改善苹果酸生产性能的策略,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利用生物被膜,结合苯酚功能化修饰CdS纳米材料,达到提高电子传输。通过引入靶向生物被膜杂合系统,构建得到含有CdS‑生物杂合系统的菌株,显著提高了CdS纳米材料与大肠杆菌的接触面积,提高了NADH浓度,进而改善苹果酸生产。在光照条件下,L‑苹果酸浓度和生产强度分别提高到9.84g/L和0.14g/L/h。5L发酵罐发酵生产该菌株,苹果酸产量达到45.93g/L,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75863.5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丙二醇脱氢酶突变体及产1,3‑丙二醇的克雷伯氏菌,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 13883为出发菌株,通过敲除编码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budA基因,编码d‑乳酸脱氢酶LDH的ldhA基因,编码乙醛脱氢酶ALDH的aldA基因,PTS转运系统关键酶编码基因crr,过表达甘油脱水酶基因dhaB和苹果酸酶基因maeB、来自大肠杆菌的醛基还原酶基因yqhD和突变后的1,3‑丙二醇脱氢酶dhaT,获得了重组克雷伯氏菌KP‑FMME;利用此重组菌株进行5L发酵罐发酵,经发酵条件优化,重组克雷伯氏菌KP‑FMME以甘油为原料发酵48h,可生产130g/L的1,3‑丙二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9001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574762.7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21 , C12N15/70 , C12N15/53 , C12N15/52 , C12N15/60 , C12N15/54 , C12P13/08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固定CO2产L‑苏氨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及应用,属于发酵领域。本发明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L‑苏氨酸生产能力的大肠杆菌FMME‑AA5,在此基础上通过游离过表达甲酸脱氢酶、乙酰辅酶A合成酶、酰化乙醛脱氢酶、甲醛裂合酶、二羟基丙酮激酶和亚磷酸脱氢酶,获得菌株大肠杆菌E.coli FMME‑AA5‑A。将构建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用于发酵生产L‑苏氨酸,以CO2和葡萄糖作为共底物厌氧发酵42h,L‑苏氨酸产量可达145.0g/L,葡萄糖得率相比原始菌株的0.58g/g可提高至0.65g/g。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