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超机动水下直升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197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94124.0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超机动水下直升机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上舱、下舱、舱盘、转盘、矢量推进系统、供电组件、电子调速器、IMU惯性导航系统、无线通讯系统、水下摄像系统和姿态调整系统。选取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组作为整机供电,通过惯性导航实现水下精准定位航行,通过姿态调整系统实现水下直升机的俯仰角控制,通过矢量推进系统改变推进力的方向,水平回转性能和垂直沉浮稳定性较好,可以实现多种运动与作业方式。在水中调整姿态式,转盘电机转动使得浮力块与重力块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借助浮力与重力来矫正水下直升机的姿态,不需要推进器额外的推力补偿,可以实现一定在一定攻角下的水下航行。

    一种新型超机动水下直升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1973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0294124.0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超机动水下直升机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上舱、下舱、舱盘、转盘、矢量推进系统、供电组件、电子调速器、IMU惯性导航系统、无线通讯系统、水下摄像系统和姿态调整系统。选取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组作为整机供电,通过惯性导航实现水下精准定位航行,通过姿态调整系统实现水下直升机的俯仰角控制,通过矢量推进系统改变推进力的方向,水平回转性能和垂直沉浮稳定性较好,可以实现多种运动与作业方式。在水中调整姿态式,转盘电机转动使得浮力块与重力块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借助浮力与重力来矫正水下直升机的姿态,不需要推进器额外的推力补偿,可以实现一定在一定攻角下的水下航行。

    一种模块化可重构水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131973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94137.8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周晶 何佳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可重构水下机器人,包括信号浮标、以及通过连接组件首尾相连的若干个模块舱;所述的信号浮标通过零浮力通讯线与模块舱进行通讯;所述的模块舱包括:摄像头舱、尾部推进舱、推进器舱、电池舱、控制舱;每一个模块舱的内部均安装有无线通讯与电机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控制舱发出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而控制各个模块舱工作。在水中航行时,信号浮标接收接收站发出的遥控信号,将信号通过零浮力通讯线输入控制舱,控制舱将各个模块舱的电机驱动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至各个模块舱,模块舱进而实现前进、后退、转向、悬停、平动、定深、自稳定、定点巡航、机械手抓取等功能。

    模块化可重构水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2149252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20559071.6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何佳钟 周晶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可重构水下机器人,包括信号浮标、以及通过连接组件首尾相连的若干个模块舱;所述的信号浮标通过零浮力通讯线与模块舱进行通讯;所述的模块舱包括:摄像头舱、尾部推进舱、推进器舱、电池舱、控制舱;每一个模块舱的内部均安装有无线通讯与电机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控制舱发出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而控制各个模块舱工作。在水中航行时,信号浮标接收接收站发出的遥控信号,将信号通过零浮力通讯线输入控制舱,控制舱将各个模块舱的电机驱动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至各个模块舱,模块舱进而实现前进、后退、转向、悬停、平动、定深、自稳定、定点巡航、机械手抓取等功能。

    新型超机动水下直升机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047837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560644.7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超机动水下直升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上舱、下舱、舱盘、转盘、矢量推进系统、供电组件、电子调速器、IMU惯性导航系统、无线通讯系统、水下摄像系统和姿态调整系统。选取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组作为整机供电,通过惯性导航实现水下精准定位航行,通过姿态调整系统实现水下直升机的俯仰角控制,通过矢量推进系统改变推进力的方向,水平回转性能和垂直沉浮稳定性较好,可以实现多种运动与作业方式。在水中调整姿态式,转盘电机转动使得浮力块与重力块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借助浮力与重力来矫正水下直升机的姿态,不需要推进器额外的推力补偿,可以实现一定在一定攻角下的水下航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