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保温一体化服装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1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50747.5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子学和热传导科学以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保温一体化服装。通过在衣服中添加多块光学模块以实现保温和散热功能的智能调节。每块光学模块被设计成类似窗口的结构。光学模块是由相变材料层、多孔散热层以及绝热层构成。通过控制绝热层的收起和打开来实现散热功能和保温功能。当人体太热需要降低温度时,相变材料熔化吸热。此时的绝热膜收起,通过多孔散热的方式进一步将空间内热量排出。当人体太冷需要提高温度时,相变材料凝固放热,绝热膜展开,相变材料凝固时所释放的热量无法排出,从而实现保温功能。绝热膜的收起和展开采用电磁铁结合温敏电阻控制。绝热膜可根据卷尺原理设计实现自动收缩。绝热膜顶部添加小型磁铁,采用正温度系数温敏电阻。当开关闭合后,当人体表温度降低到一定临界值时,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磁铁将磁铁连同绝热膜向下吸,绝热膜展开,实现保温功能。当人体表温度提高到一定临界值时,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降低,绝热膜自动收缩,实现散热功能。

    一种基于双层多孔结构的散热和保温一体化薄膜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5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1444153.6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和热传导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层多孔结构的散热和保温一体化薄膜实现方法。薄膜由上下两层贯穿的微孔结构构成,微孔的大小可以增强薄膜的中红外波段的发射率,辐射散热能力强。将上下两层薄膜设置为有微孔区域和无微孔区域交替互补出现的形式,即上层膜有微孔的部分对应到下层相应的部分没有微孔。在温度较高时,改变上下两层薄膜的相对位置,将上下两层的微孔对准,此时的微孔处于打开状态,微孔可以发挥增强中红外辐射的作用;当温度较低,执行保温模式时,改变上下两层薄膜的相对位置,将上下两层错开,此时上下两层的微孔会被对方的无微孔区域挡住,微孔无法发挥增强中红外发射率的效果。薄膜表面的微孔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不同的微孔形状可以实现不同的散热效果。微孔区域的形式可以为条形、V字形、网格形,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薄膜的散热或保温的性能。

    一种自适应的散热与保温一体化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15823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44055.2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传导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字适应的散热与保温一体化薄膜。薄膜由多孔结构构成,表面上的微孔大小可以增强薄膜表面的中红外波段的发射率,辐射散热效果好,热量可以以辐射的形式通过大气窗口散发出去。可以通过调节微孔的打开或闭合来调节散热薄膜的散热和保温状态。在微孔中充入一种体积可随温度变化的材料,当温度升高时,材料的体积缩小;当温度较低时,材料的体积增大。将材料做成圆筒状充入微孔中,当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材料的体积较小,无法填充满整个微孔,此时散热薄膜表面的微孔处于打开状态,可以发挥增强中红外发射率的作用,薄膜的辐射散热能力强,执行散热模式。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材料的体积变大,材料增加体积可以将微孔填充满,此时散热薄膜表面的微孔处于关闭状态,无法发挥增强中共外发射率的作用,薄膜的辐射散热能力弱,执行保温模式。实现自适应的散热与保温的模式切换。

    一种湖底污泥脱水处理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192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52233.2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湖底污泥脱水处理装置,涉及湖底污泥脱水技术,包括:入泥盘,包括低部与斜部,低部盘面垂直贯通有多个入泥口,入泥口下端均同轴连通有脱水管;上压泥仓,同轴于脱水管移动设置,上压泥仓下端设有第一筛盘;下压泥仓,同轴于上压泥仓移动设于其下方,下压泥仓上端设置有第二筛盘,下压泥仓下端均连通有通水竖管,通水竖管上设有气体阀,通水竖管下端均连通有通水软管;排水仓,设于下压泥仓下方,通水软管均连通至排水仓;接泥仓,设于脱水管下方,接泥仓上部开放设置,接泥仓底部贯通有滑动口,下压泥仓同轴滑动配合于滑动口内。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产出的干化污泥的含水量,提高污泥脱水效率与出水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一种基于DNA分子组装纳米图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487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66278.7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NA分子组装纳米图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载玻片上通过聚乙二醇添加生物素,形成生物素层;步骤二、培育出可折叠和展开的发夹式DNA,所述发夹式DNA的形态在折叠和展开之间变化,将发夹式DNA转移到生物素层上;步骤三、根据预设的纳米图案,确定生物素层上每个目标点的位置,寻找每个目标点内唯一处于折叠态的发夹式DNA,并使其处于永久折叠状态;步骤四、在处于永久折叠状态下的发夹式DNA上添加纳米颗粒,最终得到预期的纳米图案。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百纳米以内的分辨率设计,为纳米图案、纳米尺寸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廉价的、简单的方法。

    一种多天线SIM-OFDM多载波无线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808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050814.0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天线SIM‑OFDM多载波无线传输方法,并提出用于该多载波无线传输方法中的低复杂度的检测方法,用以解决ML检测方法复杂度极高、不具有实用性的问题。该检测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先对块的接收符号进行MMSE均衡得到各种激活子载波组合的发送符号(称为均衡符号),然后对所得的均衡符号进行硬判,根据硬判符号和均衡符号之间的欧氏距离进行排序,认为距离较小的子载波组合具有较大的激活可能性。最后,根据距离的大小选择可能性较大的几种作为候选组合,并从中得到最可能的激活子载波组合和对应的发送符号。该检测方法在保证比特误码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复杂度。

    用于载波索引调制的MIMO-OFDM系统的低复杂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9171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1019204.0

    申请日:2015-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54 H04L27/2628 H04L27/2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和载波索引调制(Subcarrier Index Modulation,SIM)技术及相关信号检测技术。本发明首先将子载波块对应的接收符号向量做ZF/MMSE均衡检测得到一个初始解(当前解)向量,然后在当前解向量的基础上进行邻域空间搜索,其中邻域空间定义为与当前解向量仅有一个调制符号或者一个子载波索引不同的所有解向量集合,最后比较当前解和其邻域解的ML代价,保留ML代价最小的解作为下一次循环的当前解。这一过程循环搜索多次,直至当前解比其所有邻域空间解的ML代价小或者超出循环次数上限为止,输出最后得到的当前解,进行解调恢复出原始信息比特。该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在取得近ML的BER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

    一种基于SIM调制的SC-IFDMA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426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54843.9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一种基于SIM调制的SC-IFDMA通信方法,属于通信抗干扰技术领域。本发明借鉴SIMOFDM的思想,将SIM调制技术引入到SC-IFDMA技术中,该方法在SC-IFDMA链路的发送端根据SIM调制索引比特选择不同的时隙承载数据,在接收端使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对SIM调制信号进行检测。SIM调制会引进新的功率分配策略,从而提升系统的BER性能,而若在SIM调制后进一步进行交织处理,减小相邻时隙受到相同的深衰落的概率,则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BER性能。且时域交织和SIM调制的引进,并不会影响SC-IFDMA系统的低PAPR性能。

    结合支持向量机二次识别的模糊核聚类语音情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343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13976.0

    申请日:2012-04-18

    Abstract: 结合支持向量机二次识别的模糊核聚类语音情感识别方法。它先用梅尔倒谱系数,通过非线性核函数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利用模糊核聚类得到聚类中心作为矢量量化的码书,让后通过平均模糊加权最小矢量量化误差准则估计样本类别标签,估计完标签后利用支持向量机法并用线性预测系数对高兴和生气进行二次识别。它是人机交互系统中自动识别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机器与人进行有感情交互的第一步,对以人为设计中心的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