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钙钛矿/Si太阳能三端叠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431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1555101.6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由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钙钛矿/Si太阳能三端叠层电池。所述的结构由钙钛矿上电池,中间电极,晶硅下电池三部分组成。其中钙钛矿上电池的上端为上电极,中间电极为中电极,晶硅下电池的下端为下电极。中电极从上下电池收集同一类型载流子,上电极与下电极收集另一种载流子。该新型钙钛矿/Si三端太阳能电池,中间连接层作为第三个电极,替代了传统的复合层或隧穿层,可以同时收集上下电池的载流子,让两个子电池相互独立工作,有效避免电流失匹问题,能够更好的贴合实际环境,并采用普通晶硅电池作为底电池,工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更易于应用于实际生产。

    一种可见光波段的高数值孔径的消色差超透镜

    公开(公告)号:CN118169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73672.2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见光波段的高数值孔径的消色差超透镜。该消色差超透镜由多个相同单元阵列组成,每个单元以方形的玻璃相位块为衬底,衬底上是有低损耗氢化非晶硅(a‑Si:H)组成的超原子阵列,上下两层结构组成一个单元,四个单元组成一个组,每个组内的任意同方向单元的蓝色超原子需分别替换为红色超原子或绿色超原子,最后每个组内只存在两种颜色的超原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构成任意尺寸的超透镜。本发明通过采用在可见光波段内具有低色散的高透过率材料,制备了基于空间交错法的超透镜,可在三个波长内,实现高分辨率、高效率、偏振不敏感的消色差成像。本发明设计结构简单,简化了超透镜的制备工艺,提高了超透镜的数值孔径和聚焦效率,增加了消色差超透镜设计自由度并拓宽了其应用场景。

    一种无铅环保的Cs2TiBr6双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144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64817.2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铅环保的Cs2TiBr6双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CsBr粉末与TiBr4粉末加入装有γ‑丁内酯溶剂的烧杯并磁力搅拌使得溶解完全,之后缓慢加入无水乙腈作为抗溶剂并置于加热台上恒温加热,待产生种子微晶沉淀后倒掉溶液,使用丙酮对种子微晶冲洗后静置干燥;将种子微晶、CsBr粉末与TiBr4粉末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装入离心管离心,将离心后的上层清液倒掉并将沉淀静置干燥,得到Cs2TiBr6微晶;将Cs2TiBr6微晶以一定质量比加入到环己烷与异丙醇的混合溶液,并进行磁力搅拌使得微晶充分分散,得到Cs2TiBr6前驱体溶液;将Cs2TiBr6前躯体溶液滴加到基底上进行旋涂,之后将基底置于加热台上退火,从而得到Cs2TiBr6薄膜。优点是相对现有薄膜制备技术,1)不需要热蒸发镀膜机和双源共蒸工艺,成本低且工艺简单;2)不会腐蚀基底材料;3)所制备Cs2TiBr6薄膜的厚度为8~10μm,适合用在光电器件中。

    一种散热保温一体化服装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1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50747.5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子学和热传导科学以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保温一体化服装。通过在衣服中添加多块光学模块以实现保温和散热功能的智能调节。每块光学模块被设计成类似窗口的结构。光学模块是由相变材料层、多孔散热层以及绝热层构成。通过控制绝热层的收起和打开来实现散热功能和保温功能。当人体太热需要降低温度时,相变材料熔化吸热。此时的绝热膜收起,通过多孔散热的方式进一步将空间内热量排出。当人体太冷需要提高温度时,相变材料凝固放热,绝热膜展开,相变材料凝固时所释放的热量无法排出,从而实现保温功能。绝热膜的收起和展开采用电磁铁结合温敏电阻控制。绝热膜可根据卷尺原理设计实现自动收缩。绝热膜顶部添加小型磁铁,采用正温度系数温敏电阻。当开关闭合后,当人体表温度降低到一定临界值时,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磁铁将磁铁连同绝热膜向下吸,绝热膜展开,实现保温功能。当人体表温度提高到一定临界值时,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降低,绝热膜自动收缩,实现散热功能。

    一种基于双层多孔结构的散热和保温一体化薄膜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5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1444153.6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和热传导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层多孔结构的散热和保温一体化薄膜实现方法。薄膜由上下两层贯穿的微孔结构构成,微孔的大小可以增强薄膜的中红外波段的发射率,辐射散热能力强。将上下两层薄膜设置为有微孔区域和无微孔区域交替互补出现的形式,即上层膜有微孔的部分对应到下层相应的部分没有微孔。在温度较高时,改变上下两层薄膜的相对位置,将上下两层的微孔对准,此时的微孔处于打开状态,微孔可以发挥增强中红外辐射的作用;当温度较低,执行保温模式时,改变上下两层薄膜的相对位置,将上下两层错开,此时上下两层的微孔会被对方的无微孔区域挡住,微孔无法发挥增强中红外发射率的效果。薄膜表面的微孔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不同的微孔形状可以实现不同的散热效果。微孔区域的形式可以为条形、V字形、网格形,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薄膜的散热或保温的性能。

    一种无中间层的钙钛矿量子点/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77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1582276.6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中间层的钙钛矿量子点/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电池结构包括:有源层为窄带隙(1.4~1.6eV)和宽带隙(1.65~1.95eV)的钙钛矿量子点层的顶部电池,有源层为晶硅(1.12eV)的底部电池的,不需要中间互连层。顶部钙钛矿电池为p‑i‑n或n‑i‑p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透明电极层,缓冲层,空穴/电子传输层,窄带隙钙钛矿量子层,宽带隙钙钛矿量子点层,电子/空穴传输层;底部硅电池为同质结或异质结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p型区域,晶体硅区域,钝化层,n型区域。制备方法包括:1)通过热扩散法或者PECVD制备出底部的同质结硅电池或异质结硅电池;2)通过旋涂法、真空热蒸发法、磁控溅射制备出顶部钙钛矿电池。本发明的优点是:相对于传统的中间互连层结构,工艺更加简单且成本低;因为没有中间互连层,降低了寄生吸收,从而提升了效率;两层量子点层构成的异质结结构提升了载流子的扩散长度,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提取。

    一种自适应的散热与保温一体化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15823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44055.2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传导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字适应的散热与保温一体化薄膜。薄膜由多孔结构构成,表面上的微孔大小可以增强薄膜表面的中红外波段的发射率,辐射散热效果好,热量可以以辐射的形式通过大气窗口散发出去。可以通过调节微孔的打开或闭合来调节散热薄膜的散热和保温状态。在微孔中充入一种体积可随温度变化的材料,当温度升高时,材料的体积缩小;当温度较低时,材料的体积增大。将材料做成圆筒状充入微孔中,当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材料的体积较小,无法填充满整个微孔,此时散热薄膜表面的微孔处于打开状态,可以发挥增强中红外发射率的作用,薄膜的辐射散热能力强,执行散热模式。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材料的体积变大,材料增加体积可以将微孔填充满,此时散热薄膜表面的微孔处于关闭状态,无法发挥增强中共外发射率的作用,薄膜的辐射散热能力弱,执行保温模式。实现自适应的散热与保温的模式切换。

    一种将DNA图案精确放置在基底表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73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0072.9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DNA折纸图案精确放置在基底表面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利用DNAbrick法设计DNA折纸结构图,将所有链进行混合并退火,形成DNA图案。对基底表面处理呈疏水性,并利用等离子体刻蚀法形成掩膜版。将掩膜版置于基底上,用APTES处理表面形成带正电单分子层,将DNA图案沉积于基底上,带负电DNA结构会特异性吸附于带正电APTES区域,实现了DNA图案的精确放置。优点:实现了DNA图案的确定性沉积,提高了实验产率及精度,为电子芯片图案提供一种精确定位方法。

    一种稳定的拓扑Fano共振器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51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50911.2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的拓扑Fano共振器件,结构由拓扑缺陷腔和二维拓扑谷光子晶体波导组成。上下两部分不同拓扑性质的圆形谷光子晶体介质柱在空气背景下呈蜂窝状晶格方式周期性排列而形成拓扑波导,在波导处上方改变相应位置圆柱半径的大小形成拓扑缺陷腔,特定设计拓扑波导里的拓扑宽带明模和拓扑缺陷腔里面的拓扑窄带暗膜发生干涉形成拓扑Fano共振,形成的Fano共振对缺陷具有鲁棒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