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端子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2354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480062063.8

    申请日:2014-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7 H01M2220/20 H01R11/283

    Abstract: 电池端子(1)包括:从环状部(24a、25a)的一端部夹着狭缝(24d、25d)贯通到另一端部地配置的贯通板(26);能在轴方向旋转地被设在贯通板上的拧合孔(26b)支持的接合螺栓(27);以及作为按压力转换部件的间隔物(28),从贯通板(26)的设有拧合孔(26b)的端部侧与环状部(24a、25a)的缘端部(24h、25h)抵接地配置,将随着接合螺栓(27)围绕轴方向旋转而在接合螺栓(27)与拧合孔(26b)之间产生的轴方向的紧固力(F1),转换为在长边方向中的将环状部的狭缝的间隔缩小的方向按压环状部的长边方向的按压力(F2)。由此,能够降低将电池端子(1)接合到电池极柱(51)时所需的电池(50)的周围的作业空间。

    电池端子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2354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80062063.8

    申请日:2014-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7 H01M2220/20 H01R11/283

    Abstract: 电池端子(1)包括:从环状部(24a、25a)的一端部夹着狭缝(24d、25d)贯通到另一端部地配置的贯通板(26);能在轴方向旋转地被设在贯通板上的拧合孔(26b)支持的接合螺栓(27);以及作为按压力转换部件的间隔物(28),从贯通板(26)的设有拧合孔(26b)的端部侧与环状部(24a、25a)的缘端部(24h、25h)抵接地配置,将随着接合螺栓(27)围绕轴方向旋转而在接合螺栓(27)与拧合孔(26b)之间产生的轴方向的紧固力(F1),转换为在长边方向中的将环状部的狭缝的间隔缩小的方向按压环状部的长边方向的按压力(F2)。由此,能够降低将电池端子(1)接合到电池极柱(51)时所需的电池(50)的周围的作业空间。

    线束
    3.
    发明授权
    线束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520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1193130.0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吸收在多个板状部件产生的内外周差的线束。线束(WH)具有:将车辆的车身侧和搭载于车辆且相对于车身滑动的移动体连接的可挠性的导电体;由具有可挠性的多个板状部件(2a)层叠而构成且沿导电体延伸并限制导电体路径的限制部件(2);以及保持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的一对保持部件,在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的相互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沿板状部件的长度方向(Ld)延伸的长孔(23),保持部件具有插入到长孔的凸部(46),凸部在被插入到长孔的状态下,允许一个板状部件相对于其他板状部件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线束
    4.
    发明授权
    线束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3690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0808902.0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向保持部件组装导电体、限制部件及外装部件的线束。线束(WH)具备:将车体侧与搭载于车辆并相对于车体滑动的移动体连接的可挠性的导电体(1);沿着导电体延伸并限制导电体的路径的可挠性的限制部件(2);被导电体和限制部件插通的可挠性的外装部件(3);以及具有布线有导电体的第一槽部(51)和与第一槽部相邻并保持限制部件的端部的第二槽部(52)的保持部件(5),保持部件具有分隔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的分隔壁部(53)、彼此对置并卡定外装部件的端部的一对卡定壁部(54)以及构成第一槽部的侧壁部(55),在侧壁部的高度方向(H)上,卡定壁部(54)突出到比侧壁部(55)更高的位置,并且分隔壁部(53)突出到比卡定壁部(54)更高的位置。

    线束
    5.
    发明公开
    线束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5201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1193130.0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吸收在多个板状部件产生的内外周差的线束。线束(WH)具有:将车辆的车身侧和搭载于车辆且相对于车身滑动的移动体连接的可挠性的导电体;由具有可挠性的多个板状部件(2a)层叠而构成且沿导电体延伸并限制导电体路径的限制部件(2);以及保持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的一对保持部件,在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的相互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沿板状部件的长度方向(Ld)延伸的长孔(23),保持部件具有插入到长孔的凸部(46),凸部在被插入到长孔的状态下,允许一个板状部件相对于其他板状部件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线束
    6.
    发明授权
    线束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7758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0830435.1

    申请日:2019-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对限制部件的端部进行保持的线束。线束(WH)包括:可挠性的导电体(1),将车辆的车身侧与搭载于车辆并且相对于车身滑动的移动体连接;可挠性的限制部件(2),沿着导电体延伸并且对导电体的路径进行限制;可挠性的外装部件(3),导电体和限制部件插通于该可挠性的外装部件;第一保持部件(4),具有供限制部件的一端(2a)插入的第一凹部(44)并且被固定于车身;以及第二保持部件(5),具有供限制部件的另一端(2b)插入的第二凹部(53)并且被固定于移动体,外装部件的两端被分别固定在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限制部件的两端分别由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保持。

    线束
    7.
    发明公开
    线束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36905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808902.0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向保持部件组装导电体、限制部件及外装部件的线束。线束(WH)具备:将车体侧与搭载于车辆并相对于车体滑动的移动体连接的可挠性的导电体(1);沿着导电体延伸并限制导电体的路径的可挠性的限制部件(2);被导电体和限制部件插通的可挠性的外装部件(3);以及具有布线有导电体的第一槽部(51)和与第一槽部相邻并保持限制部件的端部的第二槽部(52)的保持部件(5),保持部件具有分隔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的分隔壁部(53)、彼此对置并卡定外装部件的端部的一对卡定壁部(54)以及构成第一槽部的侧壁部(55),在侧壁部的高度方向(H)上,卡定壁部(54)突出到比侧壁部(55)更高的位置,并且分隔壁部(53)突出到比卡定壁部(54)更高的位置。

    线束
    8.
    发明公开
    线束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7758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0830435.1

    申请日:2019-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对限制部件的端部进行保持的线束。线束(WH)包括:可挠性的导电体(1),将车辆的车身侧与搭载于车辆并且相对于车身滑动的移动体连接;可挠性的限制部件(2),沿着导电体延伸并且对导电体的路径进行限制;可挠性的外装部件(3),导电体和限制部件插通于该可挠性的外装部件;第一保持部件(4),具有供限制部件的一端(2a)插入的第一凹部(44)并且被固定于车身;以及第二保持部件(5),具有供限制部件的另一端(2b)插入的第二凹部(53)并且被固定于移动体,外装部件的两端被分别固定在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限制部件的两端分别由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保持。

    线束设计方法、线束制造方法和车辆线束

    公开(公告)号:CN1191734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80039569.6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根据类别的不同,设置在车辆线束的整个电路中的部件被分类为三层,即上游电路、独立域电路和分区电路。一种线束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属于上游电路的第一子线束WH1的配置的步骤;确定属于独立域电路的第二子线束WH2的配置的步骤;确定属于分区电路的第三子线束WH3的配置的步骤;以及集成第一子线束、第二子线束和第三子线束的步骤。

    车辆系统
    10.
    发明公开
    车辆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615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80047880.0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车辆系统(1)具备多个设备(E)和控制部。多个设备(E)搭载于车辆(V),分别实现设定了预定的级别的安全标准的功能。控制部能够对设备(E)执行与安全标准有关的处理,包括按照安全标准的每个级别分配的多个ECU(31)~(34)。多个ECU(31)~(34)与设定了所分配的级别的安全标准的设备(E)相连接且不与设定了不同级别的安全标准的设备(E)相连接,对所连接的设备(E)根据所分配的级别执行与安全标准相关的处理。由此,车辆系统(1)能够适当地构建确保安全性的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