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的开闭结构和充电用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6437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80071617.4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帽(4)的开闭结构(1A)构成为:入口阻尼器(42A)的转动轴方向的面(48)与第一支承部(26A)的侧面(30A)在帽(4)转动时维持对置状态。在面(48)设置有凸部(44A),在侧面(30A)设置有凹部(29A),凸部(44A)与凹部(29A)在打开位置卡合地构成。入口阻尼弹簧(43A)在凸部(44A)与凹部(29A)在打开位置卡合,且凸部(44A)与凹部(29A)为非卡合状态下,与对置的侧面(30A)抵接地施力。凸部(44A)在打开位置,在转动方向对置的2个倾斜面(441)与凹部(29A)的端部(292A)抵接。

    连接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79707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46612.1

    申请日:2014-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在电力传输所使用的连接器中,即使对与该连接器卡合的连接器施加拔出方向的较强的力,卡合的连接器也不会脱落。所提供的连接器(110),在电力传输所使用的连接器(110)中,连接器(110)的壳体(101)具有锁定臂卡止部,该锁定臂卡止部使与连接器(110)卡合的连接器所具有的锁定臂(111)卡止,该锁定臂卡止部由金属构成。

    连接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1838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80038221.7

    申请日:2012-05-29

    Abstract: 一种待与配对连接器配对的连接器(1),具有:连接器壳体(3)其容纳端子(24)和用于固定该端子的固定部件(29、33);容纳连接器壳体(3)的罩壳(2);以及抵接部件(41),该抵接部件竖直地布置在罩壳(2)中,使得抵接部件(41)定位在连接器壳体(3)的远离配对连接器的端部(3a)处,并且抵接在容纳于连接器壳体(3)的端部(3a)中的固定部件(33)上,从而防止端子(24)在端子的纵向方向上移动。因此,连接器(1)能够减少零件的数目并且简化其结构。而且,该连接器能够短时间地组装和拆卸。

    端子配合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63182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80026643.2

    申请日:2012-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4 H01R13/193 H01R13/44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将电接触元件与通过所述电接触元件保持的帽体部可靠地接合的端子配合器。该端子配合器(1)设置有:电接触元件(6),该电接触元件(6)放置在一端,并且形成为管状并且将配对端子装配到电接触元件(6)中;电线连接部(9),该电线连接部(9)放置在另一端,并且将电线压接在该电线连接部(9)中;以及帽体部件(3),该帽体部件(3)装配到电接触元件(6)的端部并且保持在所述端部处。在电接触元件(6)的所述端部处设置与帽体部件(3)接合的第一接合部(28),并且在帽体部件(3)中设置与第一接合部(28)接合的第二接合部(41)。

    帽的开闭结构和充电用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6437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80071617.4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帽(4)的开闭结构(1A)构成为:入口阻尼器(42A)的转动轴方向的面(48)与第一支承部(26A)的侧面(30A)在帽(4)转动时维持对置状态。在面(48)设置有凸部(44A),在侧面(30A)设置有凹部(29A),凸部(44A)与凹部(29A)在打开位置卡合地构成。入口阻尼弹簧(43A)在凸部(44A)与凹部(29A)在打开位置卡合,且凸部(44A)与凹部(29A)为非卡合状态下,与对置的侧面(30A)抵接地施力。凸部(44A)在打开位置,在转动方向对置的2个倾斜面(441)与凹部(29A)的端部(292A)抵接。

    弹簧挂卡构造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84334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80041516.4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弹簧挂卡构造包括:受扭螺旋弹簧(30),其具有线圈部(31)、从线圈部(31)的两端侧分别延伸设置的第1臂部(32)和第2臂部(33);以及旋转支承销(14),其将帽(20)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外装外壳(10)。旋转支承销(14)被插入于线圈部挂卡面(16),第2臂部(33)被挂卡于帽(20)的第2挂卡面(26)。在外装外壳(10)和帽(20)的至少一者上,以如下位置设有限制壁部(17、27):不会与由于线圈部(31)的挠曲变形而导致的各臂部(32、33)沿着各挂卡面(16、26)的移动相干涉,并且,与由于各臂部(32、33)的挠曲变形而导致的各臂部(32、33)沿着各挂卡面(16、26)的移动相干涉的位置。(31)。第1臂部(32)被挂卡于外装外壳(10)的第1

    端子配合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63182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280026643.2

    申请日:2012-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4 H01R13/193 H01R13/44 H01R2201/26

    Abstract: [问题]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将电接触元件与通过所述电接触元件保持的帽体部可靠地接合的端子配合器。[解决方案]该端子配合器(1)设置有:电接触元件(6),该电接触元件(6)放置在一端,并且形成为管状并且将配对端子装配到电接触元件(6)中;电线连接部(9),该电线连接部(9)放置在另一端,并且将电线压接在该电线连接部(9)中;以及帽体部件(3),该帽体部件(3)装配到电接触元件(6)的端部并且保持在所述端部处。在电接触元件(6)的所述端部处设置与帽体部件(3)接合的第一接合部(28),并且在帽体部件(3)中设置与第一接合部(28)接合的第二接合部(41)。

    充电入口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8433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1696.6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一种充电入口装置(1),设置有连接器壳体(2)、盖(20)以及衬垫(25)。匹配端子插入其中的端子插入孔(4)设置在壳体(2)的前表面壁(3)中。盖(20)能够移动地设置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在关闭位置处,盖(20)紧密粘附到前表面壁(3)并且阻挡端子插入孔(4),在打开位置处,盖(20)从前表面壁(3)分离并且敞露端子插入孔(4)。衬垫(25)定位于盖(20)的内表面上。不对应于端子插入孔(4)的凹口部(5)设置在前表面壁(3)中。

    连接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8527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0144241.3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至电线的端部的端子件;包括被构造为容纳端子件的端子容纳室的壳体;连接至检测线的端部并被构造为装接至端子件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保温盖。保温盖被构造为装接至壳体使得保温盖覆盖壳体的后端部,并且保持端子容纳室内部的热量,保温盖具有被从端子容纳室引出的电线和检测线插通的电线引出部。

    连接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85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144241.3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至电线的端部的端子件;包括被构造为容纳端子件的端子容纳室的壳体;连接至检测线的端部并被构造为装接至端子件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保温盖。保温盖被构造为装接至壳体使得保温盖覆盖壳体的后端部,并且保持端子容纳室内部的热量,保温盖具有被从端子容纳室引出的电线和检测线插通的电线引出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