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6860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180041039.2
申请日:2011-08-30
IPC: H01M2/10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57 , H01M10/613 , B60K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B60K1/04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38 , H01M2/1077 , H01M2/1083 , H01M2/206 , H01M10/625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2J7/0068 , H02J7/042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池组(15),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电池单体;第二电池组(11至14),其包括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第二电池组被置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下方;以及用于冷却剂的管。所述管沿着所述第一电池组设置,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06860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80041039.2
申请日:2011-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B60K1/04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38 , H01M2/1077 , H01M2/1083 , H01M2/206 , H01M10/625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2J7/0068 , H02J7/042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池组(15),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电池单体;第二电池组(11至14),其包括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第二电池组被置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下方;以及用于冷却剂的管。所述管沿着所述第一电池组设置,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603984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380045140.4
申请日:2013-08-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6 , H01M2/1077 , H01M10/482 , H01M2220/20 , H02G5/02
Abstract: 设置有:每个都具有安置成列的容纳部(2)的第一组容纳部(21)和第二组容纳部(22),每个所述容纳部都容纳汇流条(3)、端子(4)和连接到端子(4)的电线(5)的至少一个;连结部(8),该连结部(8)将第一组容纳部(21)与第二组容纳部(22)互相连接;和电线布设部(9),该电线布设部(9)通过设置在连结部(8)中而容纳电线(5)。
-
公开(公告)号:CN104603984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80045140.4
申请日:2013-08-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6 , H01M2/1077 , H01M10/482 , H01M2220/20 , H02G5/02
Abstract: 设置有:每个都具有安置成列的容纳部(2)的第一组容纳部(21)和第二组容纳部(22),每个所述容纳部都容纳汇流条(3)、端子(4)和连接到端子(4)的电线(5)的至少一个;连结部(8),该连结部(8)将第一组容纳部(21)与第二组容纳部(22)互相连接;和电线布设部(9),该电线布设部(9)通过设置在连结部(8)中而容纳电线(5)。
-
公开(公告)号:CN10391810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80003766.9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一种合成树脂板(1),配备有:多个容纳部(2),每个容纳部(2)都用于容纳汇流条,端子或连接到该端子的电线中的至少一个;铰链(7),用于以相互可移动方式连接容纳部(2)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以及凸出部,其设置在第一容纳部的周壁部的顶表面上并通过抵靠第二容纳部的一部分而限制第二容纳部在其相对于第一容纳部的移动方向上的可移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918105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380003766.9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一种合成树脂板(1),配备有:多个容纳部(2),每个容纳部(2)都用于容纳汇流条,端子或连接到该端子的电线中的至少一个;铰链(7),用于以相互可移动方式连接容纳部(2)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以及凸出部,其设置在第一容纳部的周壁部的顶表面上并通过抵靠第二容纳部的一部分而限制第二容纳部在其相对于第一容纳部的移动方向上的可移动范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