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4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04609.5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01K3/00 , F01K7/02 , F01K11/02 , F03G6/00 , F03G6/06 , F24T10/17 , F25B15/06 , F25B41/40 , F28D9/00 , H02S40/30 , C25B9/19 , C25B9/65 , C25B1/04 , C25B15/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耦合太阳能和地热能制氢的系统及方法,释能时储存的压缩热加热高压空气膨胀做功,提高了系统效率;太阳能、释能后未利用的压缩热进入有机朗肯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凝结热、电制氢产生气体携带的热量和储能系统排气余热为用户提供冷、热负荷,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满足用户负荷多元性需求;电解水系统进水经地热单元加热,降低预热消耗的电能,且进水作用于搅拌器和出水时产生的涡旋使得电解水扰动增强,温度控制阀控制进出水动态调节水温,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释能后未利用的压缩热和太阳能转化为高品位化学能,提高系统利用率,解决传统制氢伴随着的碳排放问题,获得真正意义的绿氢。
-
公开(公告)号:CN117588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715731.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然对流的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系统包括沿介质流向设置的超长重力热管、低压换热器和蓄水池、低温熔盐罐和高温熔盐罐、压缩机组、水气工容舱以及储气罐,超长重力热管出口依次连接低温熔盐罐和低压换热器;压缩机组连接水气罐和储气罐,水气罐的进水口通过水泵连接水气共容舱、出水口连接水气共容舱、出气口依次连接高压换热器冷侧和膨胀机组,高温熔盐罐的出口依次连接高压换热器和低温熔盐罐;通过重力热管将地热能以潜热的形式吸收为低温熔融盐预热,利用自然对流而无需额外能量驱动,利用光热将热量储存在熔融盐潜热中,将能量储存在储气罐,能实现无化石燃料参与,有助于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2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63111.7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响应速度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蓄热器出口连接双罐液体活塞进气口,双罐液体活塞出气口连接储气罐,储气罐出口分别连接膨胀发电机组进气口和双罐液体活塞进气口;膨胀发电机组中设置换热器,氨压缩‑吸收复合热泵单元中混合器的高温浓氨水溶液出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热侧入口,氨压缩‑吸收复合热泵单元中溶液换热器的热侧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热侧出口;氨压缩‑吸收复合热泵单元的压缩氨蒸汽出口连接蓄热器的冷侧入口,氨压缩‑吸收复合热泵单元的预热稀氨水溶液出口与蓄热器的冷侧出口经混合器连接所述换热器热侧入口;利用液体活塞响应速度快的特性,弥补膨胀机启动速度慢的不足,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1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8510.6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自驱储能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光伏发电单元以及沿着空气流向依次连接压缩空气储能单元、电加热器、高压储气容器、高压膨胀机组、近等温压缩压缩空气储能单元以及中压膨胀机组;压缩空气储能单元中和近等温压缩压缩空气储能单元中均设置电动压缩机,光伏发电单元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动压缩机和电加热器的电能输入端;本发明基于压缩空气储能原理,通过对光伏发电电能的存储和使用,驱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将电能转化为压力能和热能,在一次膨胀做功后,通过近等温压缩空气系统再次压缩补热,再进行一次膨胀做功,使输出的电能稳定,从而解决光伏发电波动性和间歇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545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15323.2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25B15/00 , F25B33/00 , F25B37/00 , F25B41/40 , F25B41/20 , F25B41/31 , F25D3/00 , F28D20/00 , F28D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R134a为循环介质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储能发电模块、吸收式制冷模块、太阳能加热模块、油罐模块以及热化学储能模块,反应发生吸收器的R134a蒸汽出口与R134a储罐相连,从R134a储罐中排出的R134a蒸气流向储能发电模块、吸收式制冷模块提供冷量和电力,反应发生吸收器中的加热和冷却通过与冷热油换热实现,热油由太阳能加热模块、油罐模块以及热化学储能模块提供。以R134a制冷剂作为储能发电模块和吸收式制冷模块的循环介质,提高了储能密度,同时将吸收式制冷装置与压缩空气储能装置中的压缩机组、储气单元相结合为反应发生吸收器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多种能源供应,为家用商用小型建筑满足了不间断的制冷和供电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5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1825.9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液体活塞的热泵储电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能压缩机、热储罐、第一换热器、第一双罐液体活塞、第二换热器、储能膨胀机、冷储罐和第三换热器;第三换热器连接储能压缩机;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储罐、释能压缩机、第一缓冲换热器、热储罐、释能膨胀机、第二缓冲换热器、第二双罐液体活塞和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冷储罐;第一双罐液体活塞和第二双罐液体活塞结构相同;利用液体活塞将热储罐出口常温高压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压缩,提高储能膨胀机的膨胀比,降低储能膨胀机的出口温度,不仅提高冷储罐储存冷能的品味还提高系统的往返效率,通过对释能膨胀机出口的气体进行压缩,能够提高释能膨胀机的膨胀比。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9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20599.X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04B41/02 , H02J15/00 , H02S40/44 , F17C5/06 , F17C13/00 , F24S60/00 , F28D20/00 , F03G6/04 , F03G6/00 , F01K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太阳能的双壳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结合压缩空气储能、引射器、双罐液体活塞、蓄热器、太阳能光热的优点,将释能后排气余热,储能和释能间隙储存的太阳能光热加热空气以及释能后蓄热器余热加热空气作为保温气对双壳式储气罐中的空气进行保温,合理利用了释能后排气余热,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合理利用了储能和释能间隙光热蓄热器储存的热量,减少期间蓄热器的热量损失,中压储气设置提高了系统在释能后期和光照不足时的输出稳定性,同时降低储气室成本,解决现有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排气余热问题、储气室的经济性问题及储气室中气体储存过程热损失问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能密度和密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4811.7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压解耦的废旧电厂改造的复合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压缩机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太阳能熔盐储能单元以及膨胀发电机组;压缩机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和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单元用于压缩空气储能;太阳能熔盐储能单元用于高效集热并加热近等温压缩后的空气,从而提高近等温压缩空气的能量密度;膨胀发电机组用于高温高压空气膨胀作功发电;本发明将废旧电厂的空闲资源进行了利用,根据废旧电厂各设备承压能力不同,将各设备改造为了低中高三类压强容器,引入双罐近等温压缩装置,使得高压强容器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为未来废旧电厂的改造提供了技术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5978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34543.X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氨基储能制冷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氨基储能单元,热化学储能单元、氨气制冷单元以及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单元;氨基储能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太阳能集热器、液氨储罐、氮气氢气储罐和空气分离器;热化学储能单元包括甲醇水混合溶液预热器和甲醇蒸气重整制氢反应器;氨气制冷单元包括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和冷却器;将氨基储能氨气制冷技术与热化学储能技术耦合,储存生成的氮气和氢气用于制冷提供冷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用于熔融盐储存热量和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发电,在基本不依靠外界电力的情况下实现制冷和供电;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多次利用,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储能密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98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7696.8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等温压缩耦合化学能的电氢联产系统及方法,空气经过双罐近等温压缩模块压缩后,将高压空气存储,经过预热和加热的高压空气与燃料混合进行燃烧膨胀做功,燃烧膨胀做功后的排气加热水,生成水蒸气;一部分甲醇与水蒸气混合均匀后重整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另一部分甲醇吸热后裂解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作为燃烧膨胀的燃料;燃烧膨胀做功后的排气加热水后,利用余热预热高压空气,重整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加热所述高压空气,重整反应和裂解反应生成的氢气再次加热高压空气;充分利用近等温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包含在高压气和水气罐水中的低品位压缩热,避免甲醇蒸气发生器的使用的同时预热了甲醇、节约了能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