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波段低剖面宽赋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438904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0050437.0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一种X波段低剖面宽赋形天线,包括辐射贴片、上层介质板、开槽金属地、下层介质板、微带馈线层、金属空腔以及贯穿该金属空腔的第一馈电同轴线和第二馈电同轴线,辐射贴片设置于上层介质板的上表面,开槽金属地设置于所述的上层介质板和下层介质板之间,微带馈线层设置于下层介质板的下表面,通过缝隙耦合馈电方式为所述的辐射贴片馈电,外部激励源通过的第一馈电同轴线和第二馈电同轴线穿过金属空腔与微带馈线层相连接以提供馈电激励。本发明不仅解决了阵列天线宽波束赋形的高功耗、高成本和大体积问题,而且相较于同频段的常规单元微带贴片天线,扩宽了天线的横向尺寸,解决了常规高频单元微带天线由于尺寸太小而难以测量的问题。

    一种卫星磁强计综合仲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03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61463.5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卫星磁强计综合仲裁方法及装置。本方法包括:步骤S1、判断卫星轨道有效标志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2、如果当前磁强计自身有效,对当前磁强计与卫星当前轨道系地磁矢量之间进行状态互判,当互判通过时,当前磁强计仲裁有效,否则当前磁强计仲裁无效;步骤S3、如果所有磁强计均自身有效,对磁强计之间进行状态互判,当互判通过时,所有磁强计仲裁有效,否则所有磁强计仲裁无效;步骤S4、输出磁强计仲裁结果。本发明引入卫星轨道有效标志和卫星当前轨道系地磁矢量进行判断以及磁强计互判,提高了磁强计数据可靠性。

    一种框架面板式卫星的主框架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98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524874.8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框架面板式卫星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框架面板式卫星的主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其包括多个杆件;以及连接部件,其连接所述框架。本发明采取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理念,使用单一标准化的杆件以及连接部件,可以用于构造1吨以内的不同卫星平台的主框架或者用于更大重量的大型卫星的载荷舱,可以使得卫星的设计成本与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为卫星平台的批产化、标准化、低成本化打下基础。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卫星的主框架成本至少降低八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基于动态夹角匹配的星敏感器星图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2927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1590104.4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夹角匹配的星敏感器星图识别方法,属于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构建导航星库,包括选取导航星、提取星模式特征并记录储存;步骤2:动态夹角初始匹配,包括构造待识别参考星动态夹角特征、在导航星库中搜索候选导航星、记录完成初始匹配的匹配组;步骤3:匹配度计算,包括定义参考星及导航星的夹角和距离特征、计算特征匹配数、定义匹配度得分、选取各侯选星的最大得分、取得分最大的侯选星为识别结果。本方法利用多组动态夹角特征作为后续匹配度计算的起始边,克服了依赖最近邻星作为起始星的问题,将唯一匹配改为多组匹配,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以及对噪声和伪星的鲁棒性。

    卫星系统的真空热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58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054563.5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系统的真空热试验方法,包括:进行多星试验可行性理论分析,以探究卫星在真空罐内温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热试验的理论基础为两个漫灰表面组成的封闭腔的辐射传热系统,其中全凸表面的封闭腔类似于真空罐内的航天器,外侧的封闭腔类似于真空罐;进行多星同时试验和单星单独试验;通过多星同时试验与单星单独试验时,外热流情况尽量相似或各星的温度尽量无差异,提高多星同时试验与单星单独试验时两者的相似度,提高单颗卫星进行热平衡试验;根据热平衡试验结果确定卫星系统的热真空试验的温度保持范围的可信度。

    紧凑式子母星结构
    9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80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31159.6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式子母星结构,包括:母星(500)和子星(300),其中,母星(500)包括外侧面的母星承力筒(502),母星承力筒(502)的上方连接母星顶板(503),母星承力筒(502)的下方连接母星底板(501);母星承力筒(502)的外侧面连接若干子星(300),每一个子星(300)都通过一个分离机构(400)连接到母星承力筒(502)。本发明卫星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结构重量占比低,子星(300)安装高度低,传力路径简洁高效,有助于优化子星(300)的搭载力学环境,子星(300)相互间距沿分离方向呈扇形扩大,子星(300)分离相互碰撞风险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