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线材微小试样抗拉强度的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56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39517.7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G01N3/02 G01N3/04

    Abstract: 一种测量线材微小试样抗拉强度的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基座和机架横梁,所述基座和机架横梁上分别对称设有固定棒,固定棒的伸出末端设有夹具主体,两个夹具主体呈镜像固定,夹具主体之间设有微小工字型板材试样,所述微小工字型板材试样由竖直的试验部及与之相垂直的两端被夹持部组成,被夹持部上设有金属箔片。本发明工装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克服现有试验装置和技术的不足,解决线材微小试样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的问题,为测量大形变线材径向微小试样抗拉强度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种高强度细晶纯钛棒线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479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324609.8

    申请日:2017-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183 C21D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细晶纯钛棒线材的制备方法,将纯钛在β转变温度点Tβ上下10℃温度范围(Tβ‑10℃~Tβ+10℃)进行高温热轧,应变速率控制在5s‑1以内;再将纯钛在600℃~630℃进行中温预变形,应变量0.3~0.8,应变速率控制在0.1s‑1以内;然后将纯钛在450℃~580℃进行温拉变形,应变量达到1以上;最后将纯钛在520℃~600℃进行退火处理,加热时间2h~6h,即得。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生产的纯钛棒线材具有组织细小均匀、强度高的优点。

    一种高效率块状合金渗碳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274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74667.5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块状合金渗碳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铁粉、碳粉与锰粉按比例混合,采用球磨的方式机械合金化;球磨结束后的粉末立即置于石墨模具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式将其烧结成块状。其中,烧结的温度为950℃-1000℃,外加压力为50MPa,保温时间为15min-30min。通过此种机械合金化与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便可制得上述合金渗碳体。优点为该块状合金渗碳体性能优良、制备高效。通过优化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的参数,结合刚球磨完成的粉末,可制得高效率块状合金渗碳体,为后续研究合金元素对渗碳体相的物理、力学性能提供一种高效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均匀性工模具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142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76263.6

    申请日:2016-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均匀性工模具钢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对工模具钢进行熔炼、浇铸后,得到自耗电极棒;对自耗电极棒进行电渣重熔,得到工模具钢铸锭;对工模具钢铸锭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消除工模具钢铸锭的内部应力;对退火后的工模具钢铸锭在800~1000℃的温度下开坯,改变铸锭内部组织状态;对低温开坯后的工模具钢铸锭在1000~1100℃的温度下加热2~10h,使铸锭内部碳化物分解球化、尺寸细化;对高温球化处理后的工模具钢铸锭进行常规加工,得到最终产品。采用本方法生产出的工模具钢,碳化物尺寸细小、分布均匀,产品组织质量高。

    一种铜修饰氮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150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51195.9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52 C23C14/0036 C23C14/083 C23C14/5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修饰氮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步骤为:第一步,磁控预溅射:采用磁控溅射法和双靶共溅射工艺,Ar气真空环境下,在洁净的衬底材料上,采用Ti和Cu靶进行预溅射;Cu靶与Ti靶的角度为60°~90°;第二步,磁控溅射:预溅射后,通入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真空下,控制Ti靶溅射功率为150W~250W,Cu靶溅射功率为20~50W,起辉后控制溅射气压为0.4~0.8Pa,开始磁控溅射;第三步,沉积薄膜;第四步,薄膜沉积后退火: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氛中退火。能较精准控制金属掺杂量,并显著拓宽薄膜的光吸收范围。

    一种基于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复合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44973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659537.9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复合纳米结构,由化学表达式为NaR1-x-yF4:Yb3+x,A3+y的上转换发光纳米线和纳米颗粒按质量比1:0.1~1:15混合而成;其中,化学表达式中R为Y、Gd、Lu中的至少一种,A为Er、Ho、Tm中的至少一种,0.01≤x≤0.6,0.001≤y≤0.1;上转换发光纳米线的长度为1~10μm,直径为100~300nm,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30nm。本发明还公开其制备方法。利用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尺寸效应,在980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该复合纳米结构的上转换发光颜色可随温度改变发生明显变化,可应用于温度可视化指示以及防伪领域。

    一种纳米级碳化物透射电镜萃取复型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745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74575.4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碳化物透射电镜萃取复型样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试样经过机械研磨、抛光,直至表面光洁、无划痕;浸入腐蚀溶液中,腐蚀后,放入酒精中清洗,而后取出烘干;其中,所述腐蚀溶液为苦味酸、溴酸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利用真空镀膜仪,在试样表面喷覆一层碳膜;将试样表面碳膜划成方格网状,在电解液中电解,试样表面倾斜,使碳膜脱离试样表面;其中,所述电解液为硝酸、溴酸、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用铜网把碳膜从电解液中捞出,在酒精中清洗,置于滤纸上烘干或晾干。本发明制作的碳萃取复型样,碳膜形态好,制样成功率高,适合于用透射电镜观察尺寸非常细小的纳米级碳化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