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锰锂-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47852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485884.4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H01M4/1391 H01M4/5825

    Abstract: 一种磷酸锰锂-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0.1~0.4mol/L的偏钒酸铵溶液以0.5~2.0L/h的速度加入至盛有0.05~0.20mol/L乙酸锰溶液的反应釜中,控制最终锰、钒元素摩尔比为Mn:V=1:2,控制反应温度50~90℃和搅拌速度200~1200rpm,加料完成后,调节溶液pH至4~7,静置,经过滤、洗涤后,干燥,得到MnV2O6·2H2O;将MnV2O6·2H2O、锂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复合碳源以锰、钒、磷、锂、碳元素摩尔比为1:2:4:4:0.1~10的配比混合,球磨,干燥,烧结即成。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所得产品质量好且稳定,成本低,特别适于较高电压平台锂离子电池应用。

    一种三维夹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445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99310.5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H01M4/366 H01M4/625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三维夹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锂源、钒源、磷源、还原剂按锂元素、钒元素、磷元素和还原剂摩尔比为3:2:3:1—5溶于水中;(2)将所得的溶液置于80-100℃水浴中搅拌1-4h;(3)冷冻干燥;(4)将所得三维夹层磷酸钒锂前驱体与有机碳源按质量比为15-20:1称量后,将三维夹层磷酸钒锂前驱体置于管式烧结炉中央处,将有机碳源置于进气口处,在非氧化气氛下,于600-850℃烧结6-18h,冷却至室温,得三维夹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本发明合成的具有三维夹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具有较好的离子与电子导电率,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特别是材料的倍率性能有明显的改进。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焦磷酸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95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69081.2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B82Y40/00 H01M10/0525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焦磷酸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焦磷酸钒为纳米片状,其厚度为80~500nm,在0.01~2V电压下,0.1C、1C、3C放电比容量分别可达848.3,487.5,417.8mAh/g,0.1C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可达426.3mAh/g。所述制备方法是将钒源、磷源及含碳有机物混合溶于去离子水中,调节pH后,在水浴中搅拌,待溶液形成均一凝胶后,干燥,得到非晶态前驱体,然后,研磨,在非氧化气氛下烧结后,冷却,得焦磷酸钒。本发明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焦磷酸钒为纳米片状,大大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提高锂离子的扩散系数,将其用作负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一种纳米片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磷酸氧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250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08137.6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B82Y30/00 B82Y40/00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纳米片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磷酸氧钒的制备方法,是将钒源、磷源及还原剂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1:1~5混合溶于去离子水中,70~90℃水浴中搅拌4h,得到均一溶液,然后将其调节pH至6~9后置于热解罐中,150~350℃下热解10~30h,将所得产物过滤,80~120℃下干燥,得到非晶态磷酸氧钒前驱体,将该前驱体于非还原气氛下200~400℃烧结1~10h,冷却至室温,得到磷酸氧钒。本发明方法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步骤简单,原料易得,便于产业化控制;所制得的磷酸氧钒,颗粒结构纳米化,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电解液的充分浸润和锂离子的传递,该磷酸氧钒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纳米片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40157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01640.1

    申请日:2014-03-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B82Y30/00 H01M4/625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纳米片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钒源、磷源、还原剂溶于水中;(2)水浴中搅拌;(3)调节pH至2-12;(4)将溶液移入到聚四氟乙烯罐中,置于热解罐中于220-280℃加热反应15-25h,冷却至室温;(5)过滤,真空烘干;(6)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磨,然后在非氧化气氛下烧结,冷却至室温,得结晶态磷酸钒前驱体;(7)将结晶态磷酸钒前驱体与锂源、氟源混合,研磨均匀;(8)置于管式烧结炉中,在非氧化气氛下烧结,冷却到室温,即成。本发明所得正极材料微观形貌为厚度均达到纳米级的片状结构,碳均匀包覆在纳米片的表面,材料形貌特殊,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