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环向集沙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01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88480.9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环向集沙装置,属于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分离领域,应用该装置可不受列车运行方向限制,随车监测关键设备通风口在复杂流场中不同高度的进沙情况。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中空的圆柱体,排风筒从壳体上端插入并固定在壳体上,壳体下端与沉沙盒上端连通,沉沙盒下端封闭,固定座设定在壳体的后侧面中部,壳体侧面有至少两个进沙喇叭,进沙喇叭两端开口,小口与壳体连通,大口与大气连通,沿壳体周向呈环形分布,且进沙喇叭的小口至少部分落在所述壳体的前侧面,至少有两个进沙喇叭间的夹角大于等于九十度。

    一种磷酸氧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233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720935.2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磷酸氧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钒源、锂源以钒离子、锂离子的摩尔比按照LiVOPO4化学计量比分散于溶剂中,同时加入磷源和成核剂,于50-100℃水浴中回流搅拌并以超声辅助分散1-4h;(2)转移到反应釜或消解罐中,于200-450℃消解反应6-30h,自然降温后对产物充分洗涤过滤,烘干,置于氧分压为0-20kPa的气氛条件下于350-600℃烧结1-5h,即成。本发明所制备的磷酸氧钒锂正极材料是由纳米级的一次颗粒聚合为具有“空心球”结构的二次颗粒,二次颗粒粒径为1μm-50μm,壳体厚度为50nm-1000nm,因其具有中空状结构的形貌特征,电化学性能优异。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磷酸氧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363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720591.5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磷酸氧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钒源、磷源以钒离子、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按照LiVOPO4化学计量比称取并配制溶液,加入草酸作为还原剂,于50-90℃恒温水浴中搅拌;(2)按照LiVOPO4化学计量比加入锂源,按有机形貌诱导剂与钒离子的摩尔比为0.1-4.0:1.0的比例加入有机形貌诱导剂,于30-100℃恒温水浴中搅拌,形成均一凝胶,真空干燥;(3)研磨后,在氧分压为0-30kPa的气氛下于300-750℃烧结3-20h,即成。本发明所制备的磷酸氧钒锂正极材料具有一次颗粒粒度较小,二次颗粒具有片状结构的形貌特征,颗粒片厚度为50-500nm,电化学性能优异。

    一种磷酸氧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233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20935.2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C01B25/45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磷酸氧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钒源、锂源以钒离子、锂离子的摩尔比按照LiVOPO4化学计量比分散于溶剂中,同时加入磷源和成核剂,于50-100℃水浴中回流搅拌并以超声辅助分散1-4h;(2)转移到反应釜或消解罐中,于200-450℃消解反应6-30h,自然降温后对产物充分洗涤过滤,烘干,置于氧分压为0-20kPa的气氛条件下于350-600℃烧结1-5h,即成。本发明所制备的磷酸氧钒锂正极材料是由纳米级的一次颗粒聚合为具有“空心球”结构的二次颗粒,二次颗粒粒径为1μm-50μm,壳体厚度为50nm-1000nm,因其具有中空状结构的形貌特征,电化学性能优异。

    一种联合法生产工业级二钼酸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000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005597.5

    申请日:2011-01-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9/00

    Abstract: 一种联合法生产工业级二钼酸铵的方法。以工业四钼酸铵为原料,加入纯水和氨水,氨溶蒸发,陈化结晶析出二钼酸铵,结晶率可达87%以上;结晶母液固液分离后进行酸沉析出多钼酸铵,钼的综合回收率可达99%以上。采用本发明可使二钼酸铵纯度大幅度提高,产品品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一种生产工业级仲钼酸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6756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99402.8

    申请日:2011-04-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产工业级仲钼酸铵的方法。以工业四钼酸铵为原料,加入纯水和氨水,加温搅拌氨溶,冷却结晶析出仲钼酸铵,结晶率可达75%以上;结晶母液固液分离后进行酸沉析出多钼酸铵,钼的综合回收率可达99%以上。采用本发明可使仲钼酸铵纯度大幅度提高,产品品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铁磷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8227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306754.9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铁磷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是将1∶1的0.05-2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磷酸二氢铵溶液加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为50-90℃、搅拌速度为400-1200rpm条件下,反应0.2-2h,再加入过量的双氧水,反应0.2-2h,经陈化、过滤和洗涤后干燥,得到前驱体磷酸铁粉末;按磷酸铁粉末∶锂源中锂离子∶碳源中的碳原子的摩尔比=2∶2∶0.1-0.6,以无水乙醇为介质混合后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研磨,得到锂铁磷氧化物前驱体溶液,再经焙烧得到粒径为0.5-5μm的锂铁磷氧化物。本发明制得的产品粒径分布均匀、细小、反应活性高,有效地改善了电化学性能,且操作过程简便、设备简单、易于控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用钒磁铁矿制备磷酸铁锂-磷酸钒锂复合前驱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7112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28460.3

    申请日:2010-1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钒磁铁矿制备磷酸铁锂-磷酸钒锂复合前驱体的方法,将钒磁铁矿用酸浸出,过滤,在滤液中溶解一定量的其它钒源,使混合溶液中V的浓度为0.01-3.0mol/L,V与Fe的摩尔比为0.5~2.5;再加入0.01~6.0mol/L碱性水溶液控制体系的pH=1.0~12.0,在30-100℃反应3min~24h,再将沉淀经洗涤、过滤、烘干,烧结即得磷酸铁锂-磷酸钒锂的复合前驱体—钒酸铁和掺杂钒酸盐的混合物。本发明原料来源广、工艺流程简单、产品质量好且稳定、成本低;特别适合于为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磷酸钒锂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优质的钒铁源,并实现钒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铁磷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8227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306754.9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铁磷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是将1∶1的0.05-2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磷酸二氢铵溶液加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为50-90℃、搅拌速度为400-1200rpm条件下,反应0.2-2h,再加入过量的双氧水,反应0.2-2h,经陈化、过滤和洗涤后干燥,得到前驱体磷酸铁粉末;按磷酸铁粉末∶锂源中锂离子∶碳源中的碳原子的摩尔比=2∶2∶0.1-0.6,以无水乙醇为介质混合后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研磨,得到锂铁磷氧化物前驱体溶液,再经焙烧得到粒径为0.5-5μm的锂铁磷氧化物。本发明制得的产品粒径分布均匀、细小、反应活性高,有效地改善了电化学性能,且操作过程简便、设备简单、易于控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一种柔性抓手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957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63958.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抓手装置及控制方法,其中柔性抓手装置包括抓手基座;成对设置的夹手组件,夹手组件包括依次首尾铰接的至少两个侧夹持单元,每个侧夹持单元分别对应设置有侧驱动器,用于驱动对应侧夹持单元从侧边自适应抱持抓取物;位于首部的侧夹持单元的一端与抓手基座铰接,对应侧驱动器的伸缩端与侧夹持单元铰接,远离伸缩端与抓手基座铰接;辅助夹持单元,对应设置有辅助驱动器,辅助驱动器的伸缩端与所述辅助夹持单元的中部连接,远离伸缩端与抓手基座的中部连接,用于从顶部自适应抱持抓取物;本发明能自适应夹持不同直径/锥度规格的路灯杆、电线杆、圆形工程水泥桩等,且不易损伤抓取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