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台阶状塌陷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6119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10391376.9

    申请日:2016-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台阶状塌陷的修复方法,包括对台阶状塌陷的根部裂缝进行扩口,然后对扩口进行回填和注浆;对台阶状塌陷内的地裂缝进行填充;对台阶状塌陷的塌陷平台和台阶界限进行地形修整以及坡度修整,从而将塌陷平台和台阶界限调整至地形坡度≤25°的台阶;在经修整处理的位置处进行堆填处理,在相邻的塌陷平台之间形成堆填坡;自台阶状塌陷两台阶界限内最高处向低处重覆表土并喷水。本发明对台阶状塌陷根部裂缝扩口、回填、注浆:对台阶状塌陷平台边缘的台阶界限处根部裂缝进行扩口处理,保证裂缝真实暴露并有利于开展回填及注浆施工,确保密实回填及充分注浆。

    煤矿巨型塌陷坑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2329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0074533.3

    申请日:2016-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巨型塌陷坑的修复方法,包括根据煤矿巨型塌陷坑的地形起伏程度,判断所述塌陷坑类型为有相对高差区域的塌陷坑或者无相对高差区域的塌陷坑,对所述有相对高差区域的塌陷坑和无相对高差区域的塌陷坑分别进行初次回填;对初次回填后的巨型塌陷坑进行喷水;对塌陷坑进行二次回填,直至坑内的回填高度与地表高程相平。本发明通过对有相对高差区域的塌陷坑采取不同的回填技术,在相对位置低处采用固废回填,保证了塌陷坑治理效率,在相对位置高处采用推土作业回填,修复了塌陷坑周边地裂缝且回填了塌陷坑,保证了塌陷坑的修复效果。

    煤矿沉陷盆地的修复方法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3771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475806.0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沉陷盆地的修复方法,包括1)对沉陷盆地内存在的塌陷坑、台阶状变形、变形坡度较大的塌陷坑进行修复,以消除塌陷坑、附加坡度以及地表裂缝,从而使修复区域的地表形态与周边其他原有形态一致;2)修复沉陷盆地后,利用煤矿固体废弃物对所述修复后的沉陷盆地进行密实充填,从而修复煤矿原有地表形态;3)根据沉陷盆地的地理、地质条件,确定沉陷盆地适宜种植的林、草植被,建设人工草地和林地或者灌木林地。该修复方法有效修复煤矿沉陷盆地环境地质问题,有效改善煤矿生态环境;对表土层充分保护与利用,极大可能的修复原有地质环境。

    中奥陶统灰岩古风化壳隔水性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404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236513.2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一种煤层底板为中奥陶统灰岩古风化壳隔水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刻画隔水性能指标;(2)建立各隔水性能指标专题图;(3)确定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各指标权重系数;(4)叠加各隔水性能指标专题图;(5)建立隔水性能预测模型;(6)隔水性能预测。将矿区划分5个子区:隔水性弱区、隔水性较弱区、隔水性过渡区、隔水性较强区、隔水性强区。首次就中奥陶统灰岩古风化壳提供了隔水性能预测方法,克服了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中许多远大于临界值的突水点却在开采实践中从未发生突水的预测的缺陷。

    煤矿陷落柱突水地质力学流固耦合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90087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345227.X

    申请日:2014-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陷落柱突水地质力学流固耦合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架和陷落柱模拟装置,试验台架为上部开口的箱型结构,其内部铺设若干层相似材料,相似材料中能开挖巷道或开采面;陷落柱模拟装置包括上部和下部均开口的有机玻璃桶,有机玻璃桶的上口部位设有有机玻璃提升装置和硬塑料挡板,有机玻璃提升装置设有提升杆,提升杆连接有提升绳。可用于模拟巷道开挖或者煤层开采等条件下的施工过程,采集突水先兆信息,研究施工过程中围岩力学、变形和陷落柱渗流规律,有利于实际工程的安全施工和灾害预警。

    煤层底板突水变权脆弱性评价法中调权参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1448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055096.1

    申请日:2014-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7/10 G01V99/005 G01V2210/66

    Abstract: 煤层底板突水变权脆弱性评价法中调权参数的确定方法,在确定矿区各主控因素及常权权重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步骤:1.状态变权向量公式的构建;2.选取或给定符合约束条件的一个评价单元;3.确定选定评价单元的理想变权权重值;4.根据求参数模型求解调权参数值。首次提出了在应用变权模型进行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预测中调权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先设定选取的评价单元的理想变权权重值,然后采用构建的求参数模型对调权参数进行求解。经实际应用检验,该方法确定的调权参数可以有效的反应多种主控因素指标数值在不同组合状态水平下对底板突水的控制作用,符合决策者的评价偏好,可有效的提高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预测的精度。

    中奥陶统灰岩古风化壳隔水性指数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404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36513.2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一种煤层底板为中奥陶统灰岩古风化壳隔水性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刻画隔水性能指标;(2)建立各隔水性能指标专题图;(3)确定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各指标权重系数;(4)叠加各隔水性能指标专题图;(5)建立隔水性评价模型;(6)隔水性能区划与评价。将矿区划分5个子区:隔水性弱区、隔水性较弱区、隔水性过渡区、隔水性较强区、隔水性强区。首次就中奥陶统灰岩古风化壳提供了隔水性指数评价方法,克服了煤层底板突水评价中许多远大于临界值的突水点却在开采实践中从未发生突水的评价和预测的缺陷。

    一种井下艇型无人救援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13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27544.2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井下艇型无人救援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感应组件和控制装置,所述感应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内,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压力感应器和热成像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底部,所述热成像感应器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侧壁;所述压力感应器用以感应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吃水深度,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热成像感应器用以感应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四周的人员方位,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本申请不受通讯信号的限制,能够在井下水害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自动响应、搜救井下人员,提升了水害应急救援能力,增加了井下被困人员的生存几率。

    顶板煤系含水层采后分区注浆隔水层再造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01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00723.7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顶板煤系含水层采后分区注浆隔水层再造方法及相关设备,针对采后煤层顶板水害治理问题,通过综合考虑目标矿区的地质参数和地层分布参数,实现了对煤层顶板岩层水文地质特征的精准分析。然后利用分布特征算法和数值模拟算法,准确地确定了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进而通过分布关系算法深入分析了导水裂隙带与水文地质特征之间的关联,能够充分考虑不同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因此按照基于分布关系确定采后煤层顶板的目标注浆治理策略进行注浆治理可以显著提高了水害治理的针对性,避免了因地质条件复杂而导致的注浆治理效果不佳问题,有效降低了煤层顶板水害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