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316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66297.4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锚索梁施工装置及方法,涉及锚索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平台、机械臂和钻机,移动平台设有供锚索梁通过的传送通道,传送带一端对接有回转平台,另一端穿过传送通道;机械臂设有至少两个,每个机械臂的一端均通过伸缩机构安装于移动平台,机械臂远离伸缩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回转端头和注浆张拉结构,相邻机械臂的回转端头之间形成夹持部,钻机安装于移动平台且工作端朝向夹持部,针对目前巷道锚索梁施工难度大且支护强度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通过移动平台对锚索梁进行暂存、搬运,结合回转平台和机械臂对锚索梁姿态进行调整和预定位,结合钻机和注浆张拉结构完成对锚索梁的安装,提高锚索安装精度以保证整体支护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86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210000427.6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结构特征随钻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岩体结构特征随钻测试装置包括模具装置、钻机装置、声波探测装置以及至少一个显示器,模具装置用于制作含裂隙岩体试件,且包括开口向上的半封闭式箱体、安装于半封闭式箱体上端的安装架以及安装于安装架上的至少一个钢片,半封闭式箱体的一侧壁设有可启闭的侧门,钢片位于半封闭式箱体的腔体内,以使钢片伸入岩体模型内产生缝隙,用于模拟岩体内的结构面,钻机装置设置于半封闭式箱体的一侧,钻机装置包括控制监测装置和钻进单元,声波探测装置设置于半封闭式箱体的开口上方,以监测钻进过程中的声波特征。本发明能够实现岩体试件结构特征参数的随钻实时获取与定量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98455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637252.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杆拉拔剪切测试装置。该锚杆拉拔剪切测试装置包括锚固机构、剪切机构和拉拔机构。所述锚固机构包括间隔设置于工作台上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锚杆本体;所述剪切机构用于对所述锚杆本体施加剪切力,并读取剪切力值;所述拉拔机构对所述锚杆本体施加沿所述锚杆本体轴向的拉拔力,并读取拉拔力值。该锚杆拉拔剪切测试装置通过拉拔机构的拉拔加压组件对锚杆本体施加拉拔力,剪切机构的剪切加压组件对锚杆本体施加剪切力,以测试锚杆本体可以承受的最大拉拔强度和最大剪切强度,可以考虑现场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锚杆进行支护,提高锚杆的支护效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526738.8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煤柱自成巷平衡开采方法与装备,方法包括:对工作面进行煤矿开采,同时预留并维护巷道空间;获取采矿体积和工作面对应的顶板垮落矸石的碎胀系数;基于碎胀系数和采矿体积,获取工作面顶板端部的切顶高度使得顶板垮落矸石的碎胀体积等于采矿体积;基于切顶高度对工作面端部的顶板进行竖向切缝;对巷道空间进行档矸支护并形成巷帮。本发明通过对巷道采空区侧顶板进行定向切缝,使得采空区上覆顶岩层在自重和矿山压力的作用下,在切缝高度范围内产生较大面积的垮落,充分碎胀充填采空区,使垮落矸石碎胀量等于采矿量,实现工作面采空区的自动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287900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70674.8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矿多功能模型试验开采装置与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组合切削组件、集煤保护组件、强力出煤组件和动力组件。组合切削组件包括若干拼接在一起的切削单元和可拆卸的切缝组件,对工作面进行旋转切削和巷道顶板切缝;集煤保护组件包括若干拼接在一起的集煤保护单元,集煤保护单元内设有集煤器;强力出煤组件包括大功率吸煤装置,大功率吸煤装置通过软管连接导向管的一端,导向管的另一端与集煤器相连;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源、与动力源相连的伸缩定位杆,伸缩定位杆的端部与导向管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工作面的自动开采与巷道顶板的超前切缝,能够真实还原工作面周围应力和采掘过程,为煤矿开采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87900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470674.8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矿多功能模型试验开采装置与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组合切削组件、集煤保护组件、强力出煤组件和动力组件。组合切削组件包括若干拼接在一起的切削单元和可拆卸的切缝组件,对工作面进行旋转切削和巷道顶板切缝;集煤保护组件包括若干拼接在一起的集煤保护单元,集煤保护单元内设有集煤器;强力出煤组件包括大功率吸煤装置,大功率吸煤装置通过软管连接导向管的一端,导向管的另一端与集煤器相连;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源、与动力源相连的伸缩定位杆,伸缩定位杆的端部与导向管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工作面的自动开采与巷道顶板的超前切缝,能够真实还原工作面周围应力和采掘过程,为煤矿开采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914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27192.8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深井开采实验室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围岩岩爆预警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微震能量和支护受力耦合监测的岩爆预警方法及系统,开展深部金矿巷道围岩微震监测和锚杆支护受力监测;建立微震能量数据集,统计分析得到微震能量预警指标;对锚杆支护受力进行分析,进而确定锚杆受力预警指标;将微震能量预警指标与锚杆受力预警指标进行信息融合,建立基于微震能量和支护受力的联合预警方法,对围岩岩爆等级进行评价预警。本发明可有效降低岩爆发生风险,保障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8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17358.4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加固注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破碎岩体速凝强化材料及控制效果评价方法,确定速凝强化材料注浆加固巷道的围岩变形标准值与围岩强度达标值,选取监测点,在监测点进行巷道加固前围岩数字钻进原位测试,得到加固前巷道与围岩的尺寸与力学参数;进行速凝强化材料加固;进行巷道围岩变形监测,获取速凝强化材料加固巷道后的围岩变形位移监测值;加固后数字钻进原位测试,获得加固后巷道围岩力学参数,求得加固后围岩强度,计算加固后围岩强度提高率;对比围岩变形位移监测值与围岩变形标准值,加固后围岩强度相关参数和围岩强度达标值,根据对比结果,对加固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实现准确、客观量化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47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73081.2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与瓦斯突出监测预警锚杆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锚杆技术领域。包括:锚杆本体和气‑固一体化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固一体化压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盒、固体压力传感元件、电路板和气体压力传感元件,所述固体压力传感元件与所述传感器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固一体化压力传感器与锚杆本体固定连接,气‑固一体化压力传感器的传输线通过锚杆本体内部通孔传输至巷道内的数据接收装置;所述电路板固定在传感器盒的内腔中,且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元件固定在电路板上,传感器盒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本发明可以在通过锚杆提高围岩强度的同时深入围岩测量岩体应力水平与气体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4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314783.6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乐民 , 江贝 , 王鹏程 , 郭悦如 , 郭光明 , 高红科 , 王相龙 , 黄玉兵 , 高亮 , 王帅 , 高有湖 , 刘国山 , 满新杰 , 王明法 , 李月祥 , 周洋洋 , 徐长靖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锚固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根据获取的锚固相关参数,分别计算预应力锚固支护的预应力损失率、轴力提升率、预应力转化效果评价指标和锚固端锚固效果评价指标;根据获取的围岩控制相关参数,分别计算围岩等效强度提高率、围岩应力释放率、围岩变形控制率和围岩塑性区变化率;综合各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值;对比综合评价指标值和预设阈值,若综合评价指标值小于阈值,则优化预应力锚固支护的设计方案。本发明基于现场勘测结果,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较为综合、准确的对围岩锚固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