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85465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710014228.X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F7/00 , C07D25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Ⅰ)所示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晶胞参数为:a=b=c=32.39650,α=β=γ=90°;本申请还提供了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由烯烃与炔烃中的一种与上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反应得到;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MOFs中引入四嗪(Tz),得到两个Tz修饰的MOFs材料。另外,利用MOFs中的Tz与烯烃或者炔烃发生D‑A反应构筑一系列含有不同官能团的MOFs;Zr12O8(OH)8(Bitzfa)2(Ⅰ)。
-
公开(公告)号:CN11056017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73404.4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催化性能的锆金属有机框架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八面体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异质结材料NH2-UiO-66内部包覆Pt纳米颗粒,材料外表面沉积MnOx纳米层,整体形貌呈现核壳结构八面体形状。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异质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Pt纳米粒子材料,制备包覆Pt纳米粒子的NH2-UiO-66材料(Pt@NH2-UiO-66),制备外层沉积MnOx纳米层的Pt@NH2-UiO-66材料(Pt@NH2-UiO-66@MnOx)三个步骤。本发明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有大比表面积的特点,负载空间分离型Pt纳米颗粒和MnOx纳米层分别作为还原助催化剂和氧化助催化剂,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具有优异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及化学稳定性,且制备方法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2988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0043064.3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1B21/06 , B82Y40/00 , C07C253/22 , C07C255/52
Abstract: 一种基于MOFs材料同步合成有机物和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了MOFs通过高温碳化、热解合成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时,有机配体的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一方面利用MOFs的限域作用合成小尺寸且均一的金属纳米粒子,同时伴随着固相有机反应再造有机配体。解决现有制备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过程中存在程序复杂、成本高且尺寸不均等问题,同时回收再利用昂贵且结构复杂的有机配体,避免温室气体、有害气体的产生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主要是利用金属有机框架同步合成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和有机配体的固相有机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57032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92806.5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金属有机框架(MOFs)为前驱体制备金属硫化物量子点的方法,包括:(1)将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分别溶于无水甲醇中,混合,进行反应形成ZIF-8前驱体;(2)向ZIF-8中加入硫源硫代乙酰胺(TAA)在30℃~50℃条件下进行反应4~8h得到ZnS量子点;(3)若向ZnS量子点中加入镉盐继续反应7h可得到ZnS/CdS量子点,或加入铜盐继续反应5min得到ZnS/CuS量子点。反应结束后置于离心机中离心,离心所得的产品用高纯水洗涤三次,干燥后得到ZnS,ZnS/CdS或ZnS/CuS量子点。该制备方法采用一种新的原料配比制备出了ZnS,ZnS/CdS,ZnS/CuS量子点,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条件温和,且它们具有可调的光学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52567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92664.2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04 , B01J35/0013 , B01J35/004 , B01J35/006 , B01J35/0093 , B01J37/086 , B01J37/20 , C01B3/042
Abstract: 一种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制备硫化锌量子点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通过超声、搅拌分散于无水甲醇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六水合硝酸锌,继续搅拌;(2)将2-甲基咪唑分散到无水甲醇中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将步骤(1)中的浑浊液迅速倒入其中,继续反应,得到ZIF-8与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3)向步骤(2)中得到的产物中加入硫源硫代乙酰胺(TAA)在40℃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ZnS量子点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物;(4)将步骤(3)中复合物在Ar气中煅烧得到最终产物。该方法采用一种新的原料配比,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条件温和,且它们具有可调的光学性质,具有催化光解水产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118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22263.6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与氮掺杂碳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针对目前金属氧化物韧性及导电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以柔性高分子为支撑体,与具有可塑性的金属有机凝胶前驱体复合得到前驱体,进而在惰性气氛和空气氛下热解前驱体制备得到柔性金属氧化物与氮掺杂碳复合纳米纤维。该方法解决了目前制备柔性金属氧化物与碳复合材料的条件复杂苛刻,成本高且难于大规模生产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材料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合成周期短,重复性好,产率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势,同时兼具可弯折性、电化学性能优越等特性,从而在可穿戴电子器件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5336.9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2,6‑萘二甲酸荧光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选择性荧光探针的应用。化合物化学式表示为:C15H14ZnN6O4,以2,6‑萘二甲酸为主配体,对氨基四氮唑为辅助配体,采用溶剂热法,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的混合液,合成具有双重互穿的三维结构。该材料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研究了作为一种高效的荧光探针检测爆炸物硝基苯的功能特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检测过程灵敏度高,反应时间短,重复利用率高,是一种理想的荧光探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58879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644739.1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镉配位聚合物,化学式为C60H36Cd3N12O17,其以2,4,6-三(4-吡啶基)三嗪为主配体,对苯二甲酸为辅助配体,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构成具有内部封闭孔穴的三重互穿的三维“tfz”拓扑网络结构;该镉配位聚合物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本发明的优点是:该镉配位聚合物的配位骨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可通过包夹具有不同功能的客体分子来实现对其发光性能的调控;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施,晶体产率和纯度均较高,作为能量转化器及固体发光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84479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33539.0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天津市津水自来水配套有限责任公司 , 南开大学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自动液化的聚合硫酸氯化铝凝胶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室温下配制含有硫酸铝和氯化铝的水溶液,其中硫酸铝:三氯化铝=1:3-1:6,摩尔比;2)在室温下,在搅拌下向上述水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水溶液,控制盐基度为1.3-1.5,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40min;然后3)将整个反应体系升温至40-80℃,继续反应1-4小时;然后降至室温,进行离心分离,分别获得所述能自动液化的聚合硫酸氯化铝凝胶絮凝剂和聚合硫酸氯化铝絮凝剂水溶液;其中所述室温为15-35℃。本发明的所述能自动液化的凝胶絮凝剂初始为凝胶态、数天后可以自动液化为液态,便于运输,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204883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138069.6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可逆单晶-单晶转化行为的钴配位聚合物,化学式为[Co1.5(tipb)(SO4)(acid)0.5](solvent),式中tipb为配体1,3,5-三(p-咪唑苯基)苯,acid为二酸类,solvent为溶剂;其制备方法是:将配体、二酸类和硫酸钴加入到无水溶剂中,加入吡啶以调节pH值为弱碱性;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块状蓝色单晶;自然降温并洗涤、干燥后即可制得,该蓝色单晶在水或氨气作用下可转化为钴配位聚合物红色单晶。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微孔钴配位聚合物材料,实现了一种晶体到另一种晶体的可逆转变,并伴随着晶体颜色、孔径、介电、拓扑结构变化,在传感、吸附分离等材料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