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797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810694583.0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分布式电源出力与负荷;基于分布式电源出力与负荷计算分布式电源理论最大消纳能力和分布式电源实际消纳能力;基于分布式电源理论最大消纳能力和分布式电源实际消纳能力对储能容量进行配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通过复杂的计算程序即可实现简单准确的提高并网型微网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的储能容量配置,不需要解决很多高级算法的收敛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413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711146742.5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支撑电网频率响应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采集的电网频率获得电网的频率偏差值;将所述电网的频率偏差值与预先设定的频率偏差限值进行比较,确定储能系统的响应模式;根据所述响应模式确定储能系统运行功率调整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能量型储能系统设置不同的工作模式使其能够依据电网频率波动程度的大小和自身SOC状况合理安排出力大小及深度,既体现了储能系统的主动性,又具有对电网连接的友好性。模拟传统发电机组的下垂特性及考虑储能系统自身的约束条件确定下垂增益进行主动支撑,体现出了系统响应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85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810978996.1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波 , 曹远志 , 卢俊峰 , 陶以彬 , 姚良忠 , 庄俊 , 李官军 , 桑丙玉 , 崔红芬 , 周晨 , 余豪杰 , 刘欢 , 鄢盛驰 , 冯鑫振 , 李跃龙 , 朱红保 , 侯书毅
Abstract: 一种混合高压柔性直流电网的启动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区域外部直流母线设定电网区域;基于所述电网区域的类型确定启动点,并基于所述启动点启动所述电网区域内的直流变换器;启动电网区域间的直流变压器。本发明制定出合理的混合电网启动时序,使直流电网安全稳定的启动,避免在混合直流电网在启动过程中出现过压、过流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493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498236.9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多能源互补系统接入电网运行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接入电网运行性能参数;将所述接入电网运行性能参数带入预先构建的接入电网运行性能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得到接入电网运行性能评估的指标评分函数;基于所述接入电网运行性能评估的指标评分函数结合梯形隶属函数对多能源互补系统接入电网运行性能进行模糊多级评估;其中,所述接入电网运行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权重赋值法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既避免了主观的人为因素影响,也避免了客观的偏离实际,能够有效的提高评估结果的数据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461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279428.0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网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根据离网供电系统中变流器当前时刻的交流端口电压确定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当前时刻的分量电压,并根据变流器当前时刻的交流端口电流,利用进行dq变换确定离网供电系统的工作区间;根据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当前时刻的分量电压和工作区间确定控制脉冲并输出给离网供电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提升离网供电系统的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抑制来自负荷冲击电流,提高了离网供电系统应对冲击性负荷能力且能够保证离网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满足电机、变压器等冲击性负荷的用电需求,能够提高离网供电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扩大了负荷适用范围,容易大范围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868148.2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和系统,包括:实时采集各电能质量监测点的电压数据,当发生电压暂降时,根据暂降深度确定故障相;根据所述故障相的电压信息,计算各电能质量监测点的小波能量熵;确定小波能量熵取得极大值点对应的监测点为故障点。相比目前的故障定位方法,本申请不需要在每个节点安装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只需布置若干监测节点使之满足全局电压暂降可监测即可;并且只需要配电网中的电压数据,不需要电流数据,只需要安装电压监测仪,不需要价格昂贵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有更高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461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279428.0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网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根据离网供电系统中变流器当前时刻的交流端口电压确定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当前时刻的分量电压,并根据变流器当前时刻的交流端口电流,利用进行dq变换确定离网供电系统的工作区间;根据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当前时刻的分量电压和工作区间确定控制脉冲并输出给离网供电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提升离网供电系统的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抑制来自负荷冲击电流,提高了离网供电系统应对冲击性负荷能力且能够保证离网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满足电机、变压器等冲击性负荷的用电需求,能够提高离网供电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扩大了负荷适用范围,容易大范围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22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523315.4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10/42 , B60L58/10 , G01D21/02 , G01R31/382 , G01R31/385 , G01R31/389 , A62C3/07 , A62C3/16 , A62C37/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轨道机车的电池在线预警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预警信息;步骤2:判断电池是否处于短路状态,如果电池处于短路状态,判断热失控风险预警等级为一级,直接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3;步骤3:判断热失控风险是由外部气体引起还是电池自身因素引起,判定外部气体引起,进入步骤4,判定自身因素引起,进入步骤5;步骤4:基于温度阈值,判断热失控风险预警等级;步骤5:通过分级预警公式组,判断热失控风险预警等级;步骤6:进行预警和灭火操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本发明客观分级评价电池状态,及时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2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523315.4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10/42 , B60L58/10 , G01D21/02 , G01R31/382 , G01R31/385 , G01R31/389 , A62C3/07 , A62C3/16 , A62C37/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轨道机车的电池在线预警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tep1:采集预警信息;Step2:判断电池是否处于短路状态,如果电池处于短路状态,判断热失控风险预警等级为一级,直接进入step6,否则,进入step3;Step3:判断热失控风险是由外部气体引起还是电池自身因素引起,判定外部气体引起,进入step4,判定自身因素引起,进入step5;Step4:基于温度阈值,判断热失控风险预警等级;Step5:通过分级预警公式组,判断热失控风险预警等级;Step6:进行预警和灭火操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本发明客观分级评价电池状态,及时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943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37853.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小损失容量的储能电站内部结构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储能电站损失容量最小为目标获取储能电站中蓄电池的最优排布方案;利用所述储能电站中蓄电池的最优排布方案对储能电站中的蓄电池进行排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考虑储能电站各单元故障概率模型的情况下,通过对储能电站内部各元件排列结构进行优化,达到储能电站整体损失容量最小化的目的,极大的减轻了储能电站损失容量所带来的其他系统故障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