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6223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406133.3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大功率缺失的电网频率安全程度划分方法及装置,确定电力系统的暂态频率最低点的变化量与准稳态频率的变化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比值系数;计算电网发生扰动后系统的准稳态频率的变化量;利用比值系数与准稳态频率的变化量,计算系统的暂态频率最低点;比较发生扰动后系统的暂态频率最低点与功率阈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电网频率安全程度划分。本发明对于特定系统,在发生扰动后,系统暂态频率最低点与准稳态频率具有近似比值关系,可依据系统准稳态频率近似估算系统暂态频率最低点,进而确定系统的频率安全程度;具有普适性,可针对具体电网调整系统频率分级原则与分级数目,从而确定电网频率响应紧急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722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973480.8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广义负荷特性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步骤、编制步骤、分析步骤,通过建立能刻画广义负荷特性的指标体系和对规划年的典型日负荷曲线的编制,针对含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某区域,在原负荷曲线的基础上,考虑新能源设备出力的影响,基于规划年份该区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负荷占比的变化,以及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渗透率的变化,对该区域规划年的广义电力负荷特性进行预测和分析,能够为后续开展负荷预测、电力市场分析与规划等一系列工作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52435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54652.9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17 , F24F11/30 , F24F11/46 , F24F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负荷主动控制参与电力调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建筑物的热惯性,通过控制空调的启停,实现主动参与电力调峰;包括以下内容:提出基于建筑物热惯性的空调负荷主动控制参与电力调峰的实现思路;分析制冷建筑物的热动态特性以及空调的占空比工作方式,并分别对其进行建模;基于空调制冷建筑物的热动态特性模型,对空调负荷进行协调控制,得出空调负荷主动控制参与电力调峰的具体方案。本发明通过对空调和建筑物负荷进行合理控制,能够快速响应电网侧的调度,降低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94454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1459.9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梁纲 , 饶宇飞 , 马斌 , 樊彦国 , 黄小川 , 郭威 , 曹东升 , 宋晓燕 , 刘阳 , 栗晓政 , 李海峰 , 魏诗超 , 刘峰 , 申力 , 曹春龙 , 汪慧峰 , 李文文
IPC: G06V20/52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V40/10 , G06V10/74 , G06V20/40 , G06T17/00 , G06V40/20 , G01S13/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人工智能算法的变电站安全风险管控平台。该集成人工智能算法的变电站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包括以下管控方法:获得三维变电站现场数据;基于三维变电站现场数据获得作业区域数据;获得人员的三维位置数据;基于人员的三维位置数据与其所在的区域数据,判断所述人员的风险等级;基于所述风险等级,获得相应的报警信息。该集成人工智能算法的变电站安全风险管控平台,通过移动视频采集装置结合激光雷达,对变电站现场进行实时三维重建,实现现场作业行为的智能、主动和实时监管功能,通过围栏检测算法识别作业区域、目标识别算法实时追踪人员位置,对各类行为分析识别算法监测预防危险行为的发生、提升变电站安全风险管控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68039.6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黄小川 , 马斌 , 梁纲 , 樊彦国 , 饶宇飞 , 郭威 , 曹东升 , 宋晓燕 , 刘阳 , 栗晓政 , 李海峰 , 魏诗超 , 刘峰 , 申力 , 汪慧峰 , 李文文 , 曹春龙
IPC: G06T17/00 , G06T7/50 , G06T7/7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和视觉数据的变电站模型构建方法,涉及变电站模型构建技术领域,该基于激光点云和视觉数据的变电站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变电站内设备数据构建设备模型库;利用单目深度估计获得变电站现场深度预测图;基于点云数据对变电站现场深度预测图校准;基于校准的变电站现场深度预测图获得变电站设备的三维模型数据;该基于激光点云和视觉数据的变电站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利用单目深度估计和点云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减少了对人工手动建模的依赖,使建模过程更加高效;基于设备数据构建设备模型库,确保了模型库中的设备精度高;利用点云数据对深度预测图进行校准,提高了三维模型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64442.3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阻抗法的光伏并网变流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在静止坐标系下建立光伏并网变流器的主电路小信号模型;基于上述小信号模型的交流测和直流侧扰动电压,建立扰动电压激励与扰动电流响应之间的传递关系矩阵;基于光伏并网变流器中扰动电压激励和扰动电流响应之间的传递关系,建立光伏并网变流器的阻抗模型;基于上述阻抗模型获得光伏并网变流器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判断该光伏并网变流器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所建立的光伏并网变流器的阻抗模型,考虑了交直流侧的频率耦合效应,因而在分析变流器与电网阻抗的交互作用时,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稳定性分析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36409.2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协同运行控制方法与系统,属于配电网储能运行控制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配电网中针对每个储能单元构建智能体,实现分布式储能数据的收集、记录和计算;构建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体运行策略计算模型,获得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的局部运行控制方案;建立智能体间的通信、信息共享与迭代优化,生成全局决策数据,获得考虑整个系统状态和各自优化目标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的最终运行控制方案;构建多层级的云平台,实现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状态和运行策略实时存储,以及电网可控资源实时计算。本发明用于提高配电网的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56375.X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顾故障穿越与惯量提升的光伏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所述光伏发电系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点的交流电参数;所述光伏发电系统为单级式结构,包括电流内环控制和电压外环控制;计算电压跌落幅值,并依据电压跌落幅值获取电流内环控制的无功电流给定值;电压外环控制利用虚拟惯量控制器,获取电流内环控制的有功电流给定值;将无功电流给定值和有功电流给定值输入电流内环控制,生成调制信号,控制光伏发电系统变流器的输出。本发明在故障穿越控制的基础上,设置了虚拟惯量控制,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兼顾故障穿越与惯量补充的能力,提升光伏逆变器在单相/三相故障工况下的并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2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047756.0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的县域配电网储能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待评估县域的电网基础数据;S2.基于分布式光伏渗透率对待评估县域各层级电网设备进行源荷耦合特性分析,采用时序生产模拟法开展各层级电网设备的储能功率和容量配置;S3.结合待评估县域各层级电网设备的供电网络结构,选取对应的储能运行同时率系数,确定县域配电网整体的储能功率和容量配置结果。解决了分布式光伏以高渗透率接入到县域配电网时带来的设备重过载、消纳困难等问题,保证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11970.5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确定风电运行备用的随机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风电机组的实际运行数据和预测数据,基于核密度估计建立日内风电预测功率的误差概率分布函数;利用误差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和设定的预测功率准确率概率,确定日内风电预测功率的可信度;以大于可信度的风电机组的出力作为风电提供的运行备用容量;利用全场景可行随机优化方法,从日内风电出力场景集中筛选出关键场景集;针对关键场景集,以最小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风电纳入运行备用的机组组合模型;在日内运行阶段,利用风电纳入运行备用的机组组合模型,确定同步火电机组和风电机组的运行备用容量。保证了经济调度决策的非预期性和机组组合决策的全场景可行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