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8098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774377.8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15B13/02 , F15B21/00 , F15B21/041 , F15B19/00 , G21C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领域,提供一种控制棒水压驱动回路以及控制棒驱动线,其中的控制棒水压驱动回路包括隔离阀、第一驱动支路、第二驱动支路和回流支路,隔离阀的入口连接穿过压力容器压力边界的喉部缩管,隔离阀的出口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入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入口,第一驱动支路的出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出口同时连接控制棒驱动设备的组合阀,回流支路一端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出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出口,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入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入口。达到了为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运行提供匹配的差压和流量的目的,具有能够替换使用,满足设备维修、压力容器压力边界事故隔离等需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029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88116.9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备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置式棒位测量系统性能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其中内置式棒位测量系统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安装固定内置式棒位测量传感器;将棒位测量杆的一端置于内置式棒位测量传感器内,另一端与位移检测装置相连;驱动棒位测量杆在内置式棒位测量杆内往复运动;通过位移检测装置获取棒位测量杆在内置式棒位测量传感器内的位移量,并通过棒位测量传感器获取棒位测量杆的棒位量;根据位移量和棒位量绘制位移‑棒位曲线,确定棒位测量杆和内置式棒位测量传感器的性能参数。解决了棒位测量系统的设计验证问题,保障了其可靠、安全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09797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88085.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压缸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驱动机构水压缸运动阻力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第一水压缸的内套缸和第二水压缸的内套缸分别进行称重并测量获得内套缸的水压驱动受力面积;装配第一水压缸和第二水压缸;外压驱动第一水压缸的内套缸,使内套缸匀速移动,获得干摩擦状态下的第一水压缸的运动阻力值;外压驱动第二水压缸的内套缸,使内套缸匀速移动,获得干摩擦状态下的第二水压缸的运动阻力值;水压驱动第二水压缸,使第二水压缸的内套缸运行至顶位后匀速下降,获得水润滑状态下第二水压缸的运动阻力值。能够获得水压缸的关键工作参数,解决了设计验证问题,保障其可靠、安全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07144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79144.4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C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包括组合阀、棒位测量装置、驱动机构、驱动轴、缓冲筒、控制棒和缓冲器;棒位测量装置的顶部与组合阀连接,底部连接驱动机构,通过棒位测量装置周向布置的第一引水管将组合阀内驱动液体引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外设有导向筒,导向筒适于固定于堆内结构上;驱动机构适于在驱动液作用下驱动驱动轴上升或下降,驱动轴穿过缓冲筒,顶部用于和棒位测量装置匹配,底部用于和控制棒固定,控制棒底部设有缓冲器。该控制棒驱动线实现了控制棒驱动线完全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目标,避免了反应堆弹棒事故,降低了高度,提高了抗震、维修、可靠和安全性能,为陆基和可移动一体化布置反应堆的发展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06604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60178.1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控制棒驱动线逆止组合阀结构及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其中,控制棒驱动线逆止组合阀结构包括:阀体、设于阀体上的阀盖、设于阀盖上的控制阀组件、进水管和逆止活塞。阀体内设有阀体腔室、逆止通道、进缸水孔和回零水孔,进缸水孔与阀体腔室相连通,逆止通道与阀体腔室和回零水孔相连通,阀体腔室内设有逆止活塞;进水管分别与阀体腔室和水压驱动回路相连通;控制阀组件适于控制进缸水孔和回零流孔的开闭,以控制水压缸执行动作。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逆止活塞能在发生断管等事故时封堵进水管与阀体腔室连通的一端,避免了压力容器的失水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537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762551.7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C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提供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移动件和驱动件,连接件转动连接有多个夹持件,移动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外侧;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件,所述驱动件沿所述连接件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移动件沿所述连接件的轴向移动,使得多个所述夹持件在相互靠拢的夹持位置与相互远离的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夹持位置,所述移动件压紧所述夹持件的第一端的第一表面,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移动件压紧所述夹持件的第二端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形成夹角。本发明提出的连接装置,可用于拆装驱动轴与控制棒,拆装操作简便且结构简单。
-
-
公开(公告)号:CN11201780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60213.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置电容式棒位测量传感器及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内置电容式棒位测量传感器包括:法兰组件,包括法兰和与法兰相连的引线接口件;传感器组件,包括一端与法兰相连的外套筒、设于外套筒内的陶瓷内套筒、绕设于陶瓷内套筒的外周侧的双螺旋电极板、设于外套筒的内周侧的绝缘层和与外套筒的另一端相连的端封头,端封头用于密封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的间隙;其中,内套筒设有中空容纳腔,端封头设有与中空容纳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孔,中空容纳腔用于供控制棒的测量杆穿过并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取消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电感式棒位测量传感器的方式,提高了内置式棒位测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及检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78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63435.7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棒位测量传感器承压壳及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包括:法兰套筒组件,设有密闭容腔;棒位测量传感器,棒位测量传感器设于密闭容腔内,用于测量控制棒的位置;引线接口件,引线接口件设于法兰套筒组件上,并与密闭容相连通,用于引出棒位测量传感器的线圈。该棒位测量传感器承压壳,采用内置式的棒位测量传感器,将棒位测量传感器设置于法兰套筒组件的密闭容腔内,通过引线接口件将棒位传感器的线圈引出,无需使用电气贯穿件便能够对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棒的位置进行检测,且提高了棒位测量传感器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77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62562.5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弹簧箱,包括筒体和速度控制组件,筒体沿轴向自下而上构造有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第一筒段的内径大于第二筒段的内径,速度控制组件包括沿筒体的轴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于第一筒段内的第一缓冲件、缓冲锁和弹簧件,缓冲锁靠近弹簧件的一端用于与测量棒连接,缓冲锁靠近第一缓冲件的一端用于与驱动轴连接,弹簧件的上端与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交界处的端面相抵。第一缓冲件、缓冲锁与弹簧件配合对控制棒的落棒速度和制动进行控制,不仅满足摇摆倾斜条件下落棒速度的要求,也满足十字翼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的工程应用。满足十字翼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在热功率小于50MW先进一体化小型水堆的工程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