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生物除草剂
    9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61482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071837.X

    申请日:2008-09-22

    Abstract: 一种萜类生物除草剂为水剂,含有5种含氧萜类化合物,分别为:(-)-香芹醇(C10H16O)、(+)-香芹酮(C10H14O)、(-)-薄荷酮(C10H18O)、(-)-香芹基乙酸(C12H18O2)和(+)-雪松醇(C15H26O)。本发明所使用的萜类物质均是植物自身代谢过程中分泌的物质,无毒害;采用组合配方,比使用单一物质的抑草效果更好,而且起抑草作用浓度低。本发明的萜类生物除草剂具有高效无毒,对人体和动植物安全等优点。

    一种植物电信号采集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983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910341200.6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电信号采集平台及方法,该采集平台包括底座和多个电极定位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同心但半径不同的环形滑轨,所述多个环形滑轨可绕底座中心转动,所述各环形滑轨上根据采集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电极定位装置,以对植物的多个叶片或一个叶片的多个位置同时采集电信号,所述电极定位装置包括可弯折的支撑杆、用于与支撑杆连接的固定单元以及用于夹持电极的夹持单元,所述固定单元设于支撑杆上部并可沿其上下移动,所述夹持单元设置于固定单元上,所述支撑杆下部与环形滑轨连接,以随环形滑轨转动至所需位置。该采集平台及方法有利于准确采集植物电信号,而且操作简单,灵活易用。

    一种再生稻专用缓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827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6680.2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稻专用缓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由内层、缓释层、中间层和包膜层组成;所述内层由尿素粉、过磷酸钙、氯化钾和造粒粘结剂制备而成:缓释层由羟甲基纤维素和膨润土制备而成:中间层由尿素粉、过磷酸钙、氯化钾和造粒粘结剂制备而成:包膜层由聚氨酯和石蜡制备而成:本发明根据再生稻头季稻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特性,准确配比氮、磷、钾养分,一次性施用,分阶段释放,在满足再生稻头季稻养分需求的基础上,将再生稻头季全生育期的施用肥次数从目前的5次减少到仅需在插秧前施用1次肥,实现了再生稻轻简化施肥,明显减少施肥环节的劳动力成本投入,同时能显著提高再生季稻分蘖数和产量,实现节本增效。

    水稻CIPK2基因在调控根系生长和氮素吸收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3618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1209856.5

    申请日:2016-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水稻CIPK2基因在调节水稻根系生长和氮素吸收中的应用,通过对水稻CIPK2的根系特异表达植株的表型进行分析,在低氮条件下,CIPK2根系特异表达植株与野生型相比,根系明显变大,有效分蘖数增加2‑3个,正常氮条件下,二者差异不显著。根系特异表达CIPK2植株与野生型在低氮条件下表型差异明显,尚无该基因相关作用报道;通过根系特异表达CIPK2植株的表型推测根系特异表达CIPK2基因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水稻在低氮条件下对氮素的吸收,该基因功能的研究结果对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氮肥的使用有指导意义。

    一种有效垂钓水稻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17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20354.6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垂钓水稻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方法,包括利用含有NP-40,NaCl,PMSF等的蛋白提取缓冲液提取水稻叶片天然总蛋白,进一步用生物素标记引物并扩增启动子DNA,将启动子DNA与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珠孵育,在此基础上,将启动子DNA与磁珠的复合物与水稻叶片天然总蛋白孵育,得到与启动子DNA结合的蛋白。本方法适用于水稻不同品种的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研究,也可用于研究不同植物启动子DNA的结合蛋白。建立了一种高效、简易获得植物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技术。

    一株韩国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8630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181839.9

    申请日:2016-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韩国假单胞菌及其应用,经鉴定为韩国假单胞菌CJ‑361,保藏号为CGMCC NO.12122。该发明公开的假单胞菌CJ‑361是采用假单胞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并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方法对分离至太子参根部病变部位的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进行拮抗实验,发现该菌对这两种致病菌均具有强拮抗作用。同时本发明提供了该拮抗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最佳配方为1/4 LB+1/20 MS(不含铁盐)+0.1wt.%红糖,发酵菌液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该发明提供的拮抗菌株及其微生物菌剂可有效防治太子参的根腐病病害,为克服或缓解太子参的再植病害提供一种环保、生态、安全的生物防治潜力菌株。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