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刷选接头垫圈和垫圈余料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3320086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18529.X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刷选接头垫圈和垫圈余料的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安装底座,上模具的底端紧密贴合有下模具,下模具的底端紧密贴合有安装底座,安装底座的顶部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抵触弧板,上模具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安装底座的顶部右侧中间嵌入连接有滑槽,滑槽能够让抵触块可以一直保持原状态在安装底座上进行左右位置调节,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需要对下模具进行拆卸更换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利用抵触安装机构快速的将使用过的下模具进行拆卸,而后再通过抵触安装机构快速的将新的下模具进行抵触限位安装,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加轻松方便的对下模具进行更换安装。

    一种具有防撞机构的单缸注塑机

    公开(公告)号:CN1132464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70804.2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机构的单缸注塑机,包括驱动马达、射胶架、熔胶筒组件、射胶组件;熔胶筒组件包括熔胶筒、设置在熔胶筒内侧的射胶螺杆、设置在熔胶筒前端的射嘴;射胶组件包括第一推力轴承、传动轴、射胶油缸、射胶活塞杆;驱动马达通过传动轴驱动射胶活塞杆运动;射胶活塞杆与射胶螺杆连接;还设有防撞机构,防撞机构包括在熔胶筒的后端端部套设的第二推力轴承,所述射胶活塞杆的前端设有与第二推力轴承的轴承衬套相适配的防撞套,防撞套与所述轴承衬套抵接时恰好位于所述轴承衬套内圈,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撞机构,可很好地避免摩擦产生铁屑,不会引起机械摩擦冲击,保护了设备部件,同时也有利于保持旋转运动的精度,设备性能增强。

    一种注塑产品成型系统中银纹去除的注塑机

    公开(公告)号:CN113183406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16961.8

    申请日:2021-05-12

    Inventor: 宗全珍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产品成型系统中银纹去除的注塑机,属于注塑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现有的注塑机在工作时,由于原料中掺杂部分空气,且原料进行冷却成型时,对于进料口处的原料处于半冷半热的静置状态,随着冷却的进行,对于进料口处堆积的原料特性产生影响,使得产品成型过程中在进料口附近呈现发射状分布的一种表面缺陷,的问题。本注塑产品成型系统中银纹去除的注塑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设有收集箱,所述工作台内位于所述收集箱右侧设有水箱。本注塑产品成型系统中银纹去除的注塑机运行时可有效去除原料中残留空气,避免成品表面出现银纹现象,且加热后的原料在料筒内处于循环输送状态,保证加热后原料良好的流动性能。

    一种双注管注塑机
    9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7191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479329.6

    申请日:2020-05-29

    Inventor: 高章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注管注塑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液压传动空间,所述液压传动空间下侧设有上侧液压油空间,所述上侧液压油空间下侧设有螺杆液压油空间,所述壳体下侧连接下侧壳体,所述下侧壳体内设有下侧压紧传动空间,所述上侧液压油空间与所述下侧压紧传动空间之间为注塑机主要的工作装置,本发明利用了采用了双螺旋管注射,使得两个螺旋管可以同时工作,使得生产效率上升,本发明所有加压方式多采用液压,机械构件减少,使得装置的故障率下降。

    一种产品传送中防撞调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2178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17820.6

    申请日:2021-02-26

    Inventor: 吴建波 杨建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传送中防撞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产品传送领域。本发明公开了在输送带上安装一个编码器,把每台机械手从模内取出放料时,通过控制器记录该产品的位置,输送带移动的同时控制器计算输送带的实际移动距离,随之就能计算出当前输送带上每个产品的实际物理位置。这样任何一台机械手需要放料至输送带上时,控制器会根据当前对应的每个机械手下方的产品有无情况,考虑是否给出该机械手的允许放料信号,从而解决产品碰撞的问题。

    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装置
    9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5963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13908.0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孙廷龙

    Inventor: 孙廷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装置,属于注塑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混合上料装置、分料装置、开关装置、同步装置、夹取装置、收集装置、两个挤料器、两个上模具、两个下模具和两个输送带,所述工作台放置在水平面上,混合上料装置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部,分料装置安装在混合上料装置上,两个上模具对称设置在工作台上,两个下模具安装在工作台上,两个挤料器安装在工作台上,开关装置安装在分料装置上,同步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夹取装置安装在同步装置上,两个输送带对称安装在工作台上,收集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本发明通过分料装置将料分开对挤料器进行同步上料,再由同步装置控制夹取装置进行同步下料,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一致性和工作效率。

    一种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84805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1436.9

    申请日:2021-01-08

    Inventor: 柳淑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设备,其结构包括入料口、机体、喷嘴、成型腔,入料口嵌固于机体的上端位置,喷嘴与机体相连接,成型腔与入料口相连接,通过上伸板能够将成型腔再次挤出熔融塑料原料产生热量导入其内部,并且通过受力板收缩到极致产生的振动,能够使结合球推动上伸板向上伸出,故而能够加速凝固在成型腔内部的熔融塑料原料的融化速度,有效的避免了成型腔新挤出的熔融塑料原料难以快速将凝固的塑料原料融化后一同带出的情况,通过熔融塑料原料对转动辊产生的推力,能够使连接杆沿着连接杆进行转动,从而使连接杆能够将熔融塑料原料向外挤出。

    一种塑料筐加工用注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2107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971589.2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筐加工用注塑装置,包括凸台体和注塑桶,凸台体和注塑桶嵌设活动连接,注塑桶的底端固定设有加热底盘,加热底盘的顶端固定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加热片,注塑桶顶端的开口处配合连接有圆形封头,圆形封头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圆形封头并固定连接有注塑挤压板,注塑挤压板与注塑桶的内部配合连接,注塑桶的底部固定设有出塑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的加热底盘和加热片,便于对未融化的原料进行二次加热,节约资源,避免浪费,符合环保理念,通过设有的封盖和伸缩杆,便于对驱动气缸进行防护,同时也方便打开圆形封头,方便清洗注塑桶的内部,保持内部干净,增加使用寿命。

    一种塑料管接头生产用注塑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25901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31193.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李元春

    Inventor: 李元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管接头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部上固定安装有环形块,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设置于环形块的中间部位,所述上模具内开设有与凹口顶部连通设置的第一腔室。本发明通过上模具、下模具、环形块、凹口、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滑板、限位块、第一复位弹簧和推块机构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在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闭合时,成型腔内的固定管会向上挤压第二推块,使得滑板向上运动同时带动顶针向上运动,使得排气孔处于连通状态,在开模时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带动顶针相向运动,实现快速清理排气孔内部的塑胶的目的,降低了清理时间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耐高温塑料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0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15966.6

    申请日:2020-11-22

    Inventor: 张环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塑料制品及其加工方法。所述耐高温塑料制品包括以下重量组:聚酰亚胺5‑7份、聚苯硫醚3‑5份、聚四氟乙烯3.5‑7份、粘土5‑8份、聚苯乙烯4.5‑8.5份、氢氧化镁2.5‑4份、聚碳酸酯4‑6份、碳黑3.5‑6.5份、胶乳粉5‑8份、石英粉3‑6份、抗氧剂6‑7份、增塑剂3‑5.5份、分散剂2‑5份。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塑料制品及其加工方法,该材料采用的各个原料均无毒性,使得制备出来的塑料制品无毒,使得本塑料制品不容易被氧化,提高了塑料制品的适应性,耐酸碱腐蚀性能强,而且具备了耐高温的效果,能够防止遇高温出现软化或者融化的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