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3441928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22581506.X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温州富成机械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富成
Abstract: 一种注射中空轮胎契合部结构,轮胎本体沿径向分割,分为第一轮胎契合部和第二轮胎契合部,第一轮胎契合部上设有契合凹槽,第二轮胎契合部上设有契合凸起,第一轮胎契合部和第二轮胎契合部通过契合凹槽和契合凸起相契合。优点在于,一方面能够增加契合面的接触面,结合面积越大,结合强度越好,另一方面,通过契合结构,能够使得两契合部不再单纯依靠其自身的结合力,契合结构也能够对两者起到定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088861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806157.2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BR轮胎异形轮廓结构及具有该轮廓的轮胎,包括位于轮胎水平轴上方的胎肩段和上胎侧圆弧,以及位于轮胎水平轴下方的下胎侧圆弧;所述胎肩段位于胎冠部的下部,且与上胎侧圆弧相切;所述上胎侧圆弧包括圆心位于轮胎水平轴上的上圆弧和上内圆弧,所述下胎侧圆弧包括第一下圆弧和与第一下圆弧连接的反弧段,所述第一下圆弧的圆心位于轮胎水平轴上,另外,为保证异形轮廓轮胎对圈部支撑性能,增加胎圈部位的厚度,以提高其支撑效果,所述反弧段下方为连接反弧段和胎踵部的连接弧,所述连接弧的半径R连接为200mm-240mm,所述轮胎具有重量轻、滚阻低、装拆、搬运方便等优势,由于胎侧部位的轮廓变化,利于车辆运转过程中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有效提升驾驶舒适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263851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670066.7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杨丰钟
Inventor: 杨丰钟
IPC: B60C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阶梯式增强抓地性能的自行车轮胎涉及于一种轮胎,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防滑性能的自行车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轮胎本体(1)外表面与地接触面处设有环形分布的第一触地弧形面(2)和第一触地弧形面(2)两侧对称分布的第二触地弧形面(3),该第一触地弧形面(2)位于轮胎本体(1)环形外表面的中间位置,第二触地弧形面(3)低于第一触地弧形面(2),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式轮胎抓地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辆轮毂上乘骑时具有良好的抓地性能和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4249733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442059.1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上海战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独轮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自立的电动独轮车,包括轮胎和轮毂,所述轮胎为免充气轮胎,所述轮胎中部着地面为平面。所述轮胎宽度为5至25cm,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胎相配合安装。本实用新型比现有的电动独轮车骑行起来更加平稳,也比现在的双胎宽体独轮车更加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202847343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539934.9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角平衡轮廓充气轮胎,主要包括胎面部、胎侧部、胎腰部、胎圈三角胶、胎圈部、内衬层、胎体层、胎腰垫层、带束层和三角平衡轮廓支撑件,通过设置胎腰部结构,改变了轮胎运动时发生屈挠变形的位置,增加了轮胎在运动时胎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轮胎接地压力的均匀性,减少了轮胎的偏磨损,从而增加了轮胎寿命;由于接地压力均匀分布,增了轮胎的制动性能、转向性能和通过性能,保证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在三角平衡轮廓支撑件的作用下,保证了胎面部和胎侧部的断面轮廓形状不发生变化,使得胎面部和胎侧部中的胎体层结构、位置形状不发生变化,保证了轮胎与地面滚动接触的真圆度,降低了轮胎行驶的滚动阻力,保证行驶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2806219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362666.8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青岛振华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Inventor: 崔永刚
IPC: B60C3/00
Abstract: 一种新型扁平轮胎,包括轮毂、扁平状的胎体,所述的胎体内环设有环状凸台,轮毂安装在凸台上。新型扁平轮胎的轮毂安装在凸台上,且凸台顶部边缘为弧形,使轮毂各位置对于胎体的压力的方向不同,将压力分散,提高了轮胎的承重能力,减小了因压力集中造成的磨损,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时轮胎的更换频率,降低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780518Y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420055151.9
申请日:2004-12-18
Applicant: 史秋伟
Inventor: 江明煌
IPC: B60C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轮胎结构改良,主要是为于一主胎的两侧至少一侧面设有一副胎,其中该主胎是呈环圈状,且其内周缘供与轮框结合,而外周缘则呈凸弧面状供接触地面,该副胎是呈圆弧状凸出于主胎侧边,且该副胎的外侧缘与主胎的外周缘顶端距有一适当的距离,使该外周缘接触地面时,该副胎的外侧缘距地面有一高度;如此,当车辆转变而使重心偏移及使轮胎倾斜一角度时,便可藉由该副胎顶抵于地面,以增加对地面的接触点及摩擦力,进而达到防止轮胎打滑的目的,而且当主胎破掉漏气时,亦可藉由该副胎的支撑而使车辆仍可继续行驶一距离。
-
-
-
公开(公告)号:CN213892063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731756.7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IPC: B60C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正圆形轮廓的冬季轮胎,在轮胎的任意径向截面上,胎侧的轮廓从上到下依次连续地分为上胎侧弧、下胎侧弧以及直接与轮辋接触的RS弧,所述上胎侧弧和下胎侧弧的半径相同且均在同一个圆上,该圆的圆心O为轮胎中心线与SW线的交点,该圆与RS弧相切;其中SW线为轮胎最宽处对应的直线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