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蓄热回路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817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1503704.7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涉及压缩液态二氧化碳储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蓄热回路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所述基于双蓄热回路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却器、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却器、第一冷凝器、第一二氧化碳储液罐、第一换热器、回热器、第二换热器、透平、第二冷凝器、蓄冷器、第二二氧化碳储液罐、第一热罐、第一冷罐、第二冷罐、电加热装置和第二热罐。本发明的系统,设置有两个蓄热回路,能够更好地分别匹配高温和低温换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可减少换热过程中的换热温差,并且充分利用电加热装置的能量提高透平入口处的二氧化碳温度,可提高系统的充放电效率。

    一种启动炉水循环泵和低压缸零出力深度调峰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2921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805735.6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启动炉水循环泵和低压缸零出力深度调峰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机组负荷进入二挡调峰;小溢流手动门开启;峰期间对低压缸排汽温度进行监视;机组深度调峰期间密切监视低加、高加运行情况;机组负荷降至300MW时各运行制粉系统对应的煤粉燃烧器二次辅助风门配风采用束腰型配风方式;对小溢流调门进行改造;负荷200‑230MW,锅炉逐渐转湿态运行;锅炉给水流量半自动控制;负荷200MW进行一台低压缸零出力操作;汽机综合阀位逐渐关闭至68%;制粉系统运行,限制条件解除后降至110MW时机组运行稳定。本发明深度调峰,效果显著,汽泵运行稳定,锅炉水动力情况良好,锅炉受热面壁温无超温现。

    一种耦合卡琳娜循环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8270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1252838.6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卡琳娜循环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双层储罐和卡琳娜循环机组,其中,双层储罐、多级冷却器、储热罐、多级回热器、C1口、D1口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且内部的流动介质为导热油,导热油被压缩空气加热后存储至储热罐,导热油加热流经多级回热器的压缩空气,导热油利用余温加热流经蒸发器的氨水溶液,并流回双层储罐;B1口、分离器、氨膨胀机、吸收器、冷凝器、工质泵、C2口、D2口、A1口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内部的流动介质为氨水溶液,氨膨胀机用于膨胀来自分离器的富氨蒸气做功并推动第二发电机输出电力。这样,可有效增加系统的储能容量,减少储能过程中的热量散失,提高储能效率。

    一种基于供汽蒸汽余热加热热网疏水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57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36834.0

    申请日:2022-07-15

    Inventor: 王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供汽蒸汽余热加热热网疏水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工业抽汽管道、第一蒸汽管道隔离阀、热量回收换热器、第二蒸汽管道隔离阀、工业排汽管道、热网加热器、热网疏水泵、热网疏水旁路隔离阀和除氧器,热网加热器与除氧器间的蒸汽通过热量回收换热器与工业抽汽管道、工业排汽管道间的供汽能够进行热交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系统经济性的优点。

    一种基于铝燃料储能的能源转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1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09756.3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铝燃料储能的能源转化系统及方法,包括铝‑水反应器、蒸汽发生器、冷凝式锅炉、换热器和太阳能供热发电系统等。采用高温高压和粒径较小的铝粉促进铝‑水反应的开始和进行,同时提高混合气体进入蒸汽‑氢气透平的初始温度和压力。将反应产生的液态水重新泵入蒸汽发生器再次进行反应,减少系统热量损失的同时完成了产物的循环。混合气体经过冷凝后可能有一部分无法被冷凝,其同氢气进入氢气干燥器被吸收,同时从蒸汽透平出来的水蒸汽也存在损失,因此仍需每隔一段时间对液态水进行补充。本发明通过反应将太阳能供热发电转化为铝燃料中的化学能,间接减弱了太阳能发电的储运问题,整个过程贯彻环保理念,有利于碳减排的进行。

    一种利用干冰的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816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482094.7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干冰的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该系统包括制干冰机等,制干冰机的出口通过储气罐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进口相连,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进口相连,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储水罐的第一进口相连,储水罐的第一出口通过压缩机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进口相连,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出口通过储液罐、第二循环泵和第三换热器与透平的进口相连,透平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进口相连,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制干冰机相连,蓄水池的出口通过第一循环泵和储水罐与水轮机的进口相连,水轮机的出口与蓄水池的进口相连。该控制方法具有用电低谷和用电高峰两种控制方式。本发明能够满足较广范围的储能应用,且布置灵活,易于推广。

    一种工业供汽流量自动调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22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123237.3

    申请日:2022-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供汽流量自动调整装置,涉及供汽流量调整领域,包括自动调整方法,获取机组供汽管道内实时蒸汽流量,并对测量值进行校正;实时测量值与机组供汽管道负荷阈值进行比较,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对供汽流量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搭建远程终端与机组组件之间的控制网络,利用差压式流量计基于节流原理配合节流孔板对蒸汽流量进行实时测量,并通过阿姆伏洛诺夫提出的绝对压力公式对实时测量值进行校正,从而能够获得精度更加准确的流量值,此后将实时流量值与机组供汽管道负荷阈值进行比较,随即根据比较结果利用远程控制终端对供汽流量进行自动调整,以此提高了机组供汽管道的安全性,确保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