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电蒸汽耦合熔盐换热的供汽装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7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42641.6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电蒸汽耦合熔盐换热的供汽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供汽装置系统包括煤电蒸汽模块和熔盐换热模块;所述煤电蒸汽模块包括锅炉、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和熔盐蒸汽储热装置;所述熔盐换热模块包括第一熔盐储存装置、熔盐放热装置、第二熔盐储存装置和熔盐输送装置;所述第一熔盐储存装置、熔盐放热装置、第二熔盐储存装置、熔盐输送装置和熔盐蒸汽储热装置循环连接。本发明将煤电机组的蒸汽作为热源与熔盐系统耦合,并采用多汽源管路技术,有效提高了供汽的多样性,同时可以降低系统整体能耗,提高供汽经济性。

    一种基于储热的火电厂灵活调峰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053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582437.0

    申请日:202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储热的火电灵活调峰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低温储罐、高温储罐、熔盐/高温蒸汽换热器、蒸汽冷凝器、熔盐/水换热器、锅炉系统、汽轮机发电系统;系统储热时,所述锅炉系统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所述熔盐/高温蒸汽换热器加热熔盐,加热后的熔盐进入高温储罐,冷却后的蒸汽进入蒸汽冷凝器凝结成水,凝结水进入熔盐/水换热器加热从低温储罐出来的低温熔盐;系统放热时,从汽轮机发电系统出来的给水进入熔盐/水换热器加热后再进入锅炉系统,从锅炉系统出来的低温蒸汽进入熔盐/高温蒸汽换热器加热成高温蒸汽;该系统提高火电厂低发电负荷时锅炉的热负荷及燃烧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发电升负荷时的响应能力。

    一种基于蒸汽加热熔盐蓄热的火电机组热电解耦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660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06560.X

    申请日:2019-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蒸汽加热熔盐蓄热的火电机组热电解耦系统及方法,包括:高温熔盐罐、高温熔盐泵、低温熔盐罐、低温熔盐泵、蒸汽显热换热器、熔盐蒸汽过热器、熔盐蒸汽发生器、锅炉再热器、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工业用户、除氧器和水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关小汽轮机中压进汽阀运行方案相比,本发明减少了中压进汽阀节流损失,提高了汽轮机运行安全可靠性;与现有蓄热式电锅炉调峰技术相比,本发明避免了高品质电力转化为蒸汽带来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不进行锅炉及汽轮机改造,只增加了一套熔盐蓄放热系统,实现了火电机组完全热电解耦,解除了因保证供热蒸汽参数限制,拓宽了机组调峰负荷范围,提高了机组灵活性。

    由两个有机朗肯循环(ORC)耦合而成的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0555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929019.8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两个有机朗肯循环(ORC)耦合而成的发电系统,包括有两个子系统:有机朗肯循环第一子系统、有机朗肯循环第二子系统。其中,有机朗肯循环第一子系统中的冷凝液在第一回热器中被有机朗肯循环第二子系统中第二膨胀机所排放出的乏气进行预加热,有机朗肯循环第二子系统中的冷凝液在第二回热器中被有机朗肯循环第一子系统中第一膨胀机所排放出的乏气进行预加热。本发明的两个有机朗肯循环(ORC)子系统通过回热器进行相互耦合,充分回收利用了膨胀机所排放出的乏气余热,可使得整个系统的热效率得到较明显的提升。

    发电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44529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180018994.4

    申请日:2011-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5/02 F01K27/005

    Abstract: 一种发电机包括一个热差模块、一个压力模块、一个转换模块以及一个热回收安排;该热差模块至少包括被配置成用于包含一种处于高温下的工作介质的一个第一高温储存器、被配置成用于包含一种处于低温下的工作介质的一个第二低温储存器、以及一个热量机构,该热量机构是与这些储存器中的至少一个处于流体连通的。该热量机构被配置成用于通过将热量提供至这些储存器和/或从这些储存器移除热量来维持它们之间的温度差;该压力模块包括一种压力介质,该压力介质是与该热差模块的这些储存器处于选择性流体连通的、以用于与它们的工作介质交替地进行一个热交换过程。该压力介质被配置成在该压力介质的对应于工作介质的高温和低温的一个最小操作温度与一个最大操作温度之间波动;该转换模块是与该压力介质处于机械连通的、并且被配置成利用该压力介质的温度变化来产生输出能量;该热回收安排是与该热差模块处于热连通的、并且被配置成用于从该压力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热量提供至该热差模块或提供至该压力模块。

    使用换能装置旁通阀进行兰金循环冷凝器压力控制

    公开(公告)号:CN10318055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39828.2

    申请日:2011-08-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065 F01K13/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废热回收系统及方法,其中通过使工作流体改道不流入兰金循环(RC)系统的换能装置的入口来调整WHR系统的RC系统内的压力。在该系统中,可控旁通阀的入口以流体的方式结合到所述RC系统的换能装置的上游的工作流体路径,所述旁通阀的出口以流体的方式结合到所述RC系统的所述冷凝器的上游的工作流体路径,以使得通过所述旁通阀的工作流体旁路所述换能装置,并增加冷凝器中的压力。控制器确定所述工作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并控制所述旁通阀以调整所述冷凝器中的压力。

    一种LNG能量回收工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40064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829824.4

    申请日:2015-11-25

    Inventor: 董雪松 江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低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NG能量回收工艺,高压低温的LNG经过LNG液力透平装置(或其它形式的膨胀机械)的透平端将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LNG液力透平装置的增压端输出。降压后的LNG进一步降温,降压过程产生的气液两相经过气液分离罐分离,液相LNG送LNG储罐,气相BOG与LNG储罐的BOG一起经LNG液力透平装置的增压端——BOG增压机机增压。本发明使用LNG液力透平装置取代LNG产品的J-T阀进行膨胀节流,因LNG的温度更低,从而降低了BOG产生量,提高了LNG产量,同时机械能可以通过BOG增压端对BOG增压实现能量的回收。

    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71497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080067435.8

    申请日:2010-11-19

    Inventor: J.A.范德韦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方法,其利用了装置内存在的非气态工作介质,该装置包括多个热交换器和一个输出轴。根据本发明,采用的装置包括多个腔室单元,腔室单元具有用于引入热交换介质的入口和用于排放热交换介质的出口以及封闭腔室,该封闭腔室具有用于实现所述封闭腔室内的工作介质与通过所述用于引入热交换介质的入口引入到腔室单元内的热交换介质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壁,并且热交换介质在周围传送,从而当其向容纳有相对低温的工作介质的腔室单元放热时作功,且当其流过容纳有相对高温的工作介质的腔室单元时回收热量。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