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启动炉水循环泵和低压缸零出力深度调峰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292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805735.6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启动炉水循环泵和低压缸零出力深度调峰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机组负荷进入二档调峰;小溢流手动门开启;峰期间对低压缸排汽温度进行监视;机组深度调峰期间密切监视低加、高加运行情况;机组负荷降至300MW时各运行制粉系统对应的煤粉燃烧器二次辅助风门配风采用束腰型配风方式;对小溢流调门进行改造;负荷200‑230MW,锅炉逐渐转湿态运行;锅炉给水流量半自动控制;负荷200MW进行一台低压缸零出力操作;汽机综合阀位逐渐关闭至68%;制粉系统运行,限制条件解除后降至110MW时机组运行稳定。本发明深度调峰,效果显著,汽泵运行稳定,锅炉水动力情况良好,锅炉受热面壁温无超温现。

    一种火电660MW机组启动过程节能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322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05328.5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660MW机组启动过程节能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锅炉冷态冲洗、S2、锅炉热态水冲洗、S3、锅炉热态冲洗合格后升温升压速度的控制、S4、冲车参数控制、S5、汽轮机冲车、S6、机组并网,带负荷、S7、机组负荷由134MW升至200MW、S8、机组负荷由200MW升至335MW并将协调投入。本发明适用于超临界机组,机组启动过程中时可以有效地避免上水打压操作量大,人员调度量大的困难,同时在启机中有效避免影响运行机组安全,控制上水速率减小水冷壁应力的问题,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一种启动炉水循环泵和低压缸零出力深度调峰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2921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805735.6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启动炉水循环泵和低压缸零出力深度调峰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机组负荷进入二挡调峰;小溢流手动门开启;峰期间对低压缸排汽温度进行监视;机组深度调峰期间密切监视低加、高加运行情况;机组负荷降至300MW时各运行制粉系统对应的煤粉燃烧器二次辅助风门配风采用束腰型配风方式;对小溢流调门进行改造;负荷200‑230MW,锅炉逐渐转湿态运行;锅炉给水流量半自动控制;负荷200MW进行一台低压缸零出力操作;汽机综合阀位逐渐关闭至68%;制粉系统运行,限制条件解除后降至110MW时机组运行稳定。本发明深度调峰,效果显著,汽泵运行稳定,锅炉水动力情况良好,锅炉受热面壁温无超温现。

    一种供热初末期调峰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66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77756.6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热初末期调峰方法,涉及电厂供热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开工前准备,调整机组档位,调整汽机阀门控制,保持气压,调整小溢流门路;步骤二、调峰期间监控,低压缸排汽温度监视,喷水运行期间对主机TSI画面监视,机组深度调峰期间,密切监视除氧器、凝汽器、低加、高加运行情况,检查循环水系统参数;步骤三,中期供水温度提升,在供热接近中期时,将供水提至85℃,根据供热需求抽汽压力和,温度以及排汽疏水温度决定蒸汽流量;步骤四,运行调整策略,将机组进行双缸操作,切除双缸满足:逐渐将四台热泵退出,投入热网首站高加完全带机组供热,本发明是一种供热热效率高,能源节约效益好的供热初末期调峰方法。

    一种深度调峰改善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71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05738.X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度调峰改善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机组负荷进入二挡调峰;小溢流手动门开启;峰期间对低压缸排汽温度进行监视;机组深度调峰期间密切监视低加、高加运行情况;机组负荷降至300MW时各运行制粉系统对应的煤粉燃烧器二次辅助风门配风采用束腰型配风方式;与检修配合对小溢流调门进行改造,加装减速机,增大力矩,防止过流卡涩,启动炉水泵后贮水箱水位控制逻辑,保证炉水泵安全稳定运。本发明解决了深度调峰期间给水流量易发散的问题,保证机组深度调峰安全运行,水动力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水动力明显好转,垂直水冷壁热应力减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