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筏结构宽频线谱振动噪声快速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461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10705.X

    申请日:2018-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筏结构宽频线谱振动噪声快速预报方法,可通过单次分析迅速得到浮筏结构宽频线谱振动响应。建立浮筏结构时域分析有限元模型,将浮筏上设备时历振动信号a作为输入载荷,通过合理控制时间增量步长Δt及模型计算时间T总,开展浮筏结构宽频振动响应时域仿真计算,得到浮筏典型结构时域响应x(t),对该响应曲线稳态振动段进行傅里叶变换变换,得到浮筏结构频域响应,即宽频线谱振动响应,通过将该线谱振动响应与设计标准对比即可实现浮筏结构宽频线谱振动响应的快速预报、评估。本发明可有效避免传统频域评估出现的“峰值遗漏”现象,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激励载荷下浮筏结构宽频线谱振动的快速预报、评估。

    不平衡激扰力作用下的设备内源特性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8122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172286.2

    申请日:2012-05-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平衡激扰力作用下的设备内源特性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组隔振器对称安装在被测设备的机脚下,被测设备和隔振器均安装在刚性质量块上,所有安装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将四个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在被测设备的机脚处、隔振器的顶端,并依次连接信号放大器、信号采集仪;启动被测设备,测得四个点的加速度响应,然后取其平均得到被测设备机脚所在平面中心点的加速度响应平均值,通过速度与加速度关系得到第一组隔振器下的速度响应值;更换隔振器,启动被测设备,测得四个点的加速度响应,从而得到第二组隔振器下的速度响应值,从而求得被测设备激扰力和被测设备等效质量。本发明精确度良好,操作简便易行且可控性高。

    垂向不平衡激励力作用下设备对船体结构激励载荷的间接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2331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85488.0

    申请日:2012-06-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垂向不平衡激励力作用下设备对船体结构激励载荷的间接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组隔振器对称安装在被测设备的机脚下,被测设备和隔振器均安装在刚性质量块上;将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在被测设备的机脚处、隔振器的顶端,并依次连接信号放大器、信号采集仪;启动被测设备,计算第一组隔振器下的速度响应值;更换隔振器,计算第二组隔振器下的速度响应值,从而求得被测设备激扰力和被测设备等效质量,将被测设备置于隔振器上,再将该隔振器安装在船体基座上,将船体基座等效于弹簧和刚性质量块,最终求得被测设备对船体基座的激励力载荷。本发明精确度良好,操作简便易行且可控性高。

    舰船舱壁阻振质量刚性隔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723078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10073173.5

    申请日:2009-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舰船舱壁阻振质量刚性隔振结构。在耐压船体与舱壁之间设置阻振质量环路,阻振质量环路布置在舱壁边缘距耐压船体一个肋位处,阻振质量环路与耐压船体之间由隔板连接;在舱壁上设置阻振质量锯,阻振质量锯布置在舱壁上各设备安装区域间。本发明的舰船刚性阻振质量复合舱壁结构形式,在较低限度增加舱壁结构重量的情况下,具备良好的衰减、隔离结构噪声传播的效果。

    船用磁流变弹性体智能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19111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71708.5

    申请日:2009-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用磁流变弹性体智能阻尼器。由壳体、磁流变弹性体、电磁线圈组和内部铁芯四部分组成,所述的壳体、磁流变弹性体、内部铁芯均为圆柱体且具有共圆心,磁流变弹性体连接于壳体与内部铁芯之间,电磁线圈组固定于内部铁芯上。本发明阻尼器的频率适用范围为数赫兹到数十赫兹,适用于船舶主机激振的频带变化范围,对船舶典型设备(如机电设备、各类泵等)的激振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

    一种多自由度水下航行体模型脉动载荷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4212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429635.8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自由度水下航行体模型脉动载荷测试装置,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测试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装置无法实现水下航行体模型脉动载荷测试问题。它包括循环水槽、水下航行体模型、整流罩、连接杆、支撑杆、定位铁块和导流板,水下航行体模型设在循环水槽内部且模型头部朝向循环水槽的来流方向,围壳朝向上方;在循环水槽的进出液端处均设有若干导流板,整流罩安装在围壳上,通过调整支撑杆穿过连接杆上圆形孔洞的位置调节水下航行体模型的浸水深度和俯仰角度,通过改变支撑杆和循环水槽侧壁的夹角调节水下航行体模型的迎流角度。本发明可完成水下航行体在不同工况下的脉动压力和振动加速度测试,为水下航行体脉动载荷特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