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1935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82633.1
申请日:2014-03-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C225/24 , C07C22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提高大黄素的活性氧(ROS)产生能力而提高其抗癌活性的化学修饰方法。实验证明:依照本发明对大黄素进行化学修饰后得到的一系列大黄素季铵盐对皮肤癌A375、肝癌HepG2、胃癌AGS等3种癌细胞都有较好的抗癌活性,其抗癌活性和活性氧(ROS)产生能力都远远超过大黄素,而且实验证明了对大黄素衍生物而言,ROS产生能力和抗癌活性呈现正相关。经过本发明设计的方法化学修饰该类药物对癌细胞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有较好的发展为抗癌药物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794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40154.X
申请日:2010-07-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熊果酸哌嗪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熊果酸哌嗪类衍生物衍生物为N-[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1-羟乙基乙氧基)哌嗪(化合物I)。通过熊果酸与醋酸酐反应,生成3-O-乙酰基熊果酸,3-O-乙酰基熊果酸与草酰氯反应,再与1-羟乙基乙氧基哌嗪反应得化合物I。制备的熊果酸哌嗪类衍生物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优于熊果酸,而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的毒性作用则低于熊果酸。
-
公开(公告)号:CN11706486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18056.5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ISPR/Cas9‑药物共组装仿生纳米系统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仿生纳米系统是由天然产物活性小分子药物作为纳米内核与基因编辑系统及辅助成分共组装成纳米药物颗粒,然后在其表面进一步包裹仿生膜而构成;其中所述天然活性小分子药物为熊果酸,所述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为含有核定位序列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所述辅助成分为细胞穿膜肽,所述仿生膜为肿瘤细胞膜。本发明在揭示免疫检查点PD‑L1基因治疗与天然产物熊果酸抗肿瘤的联合免疫调控特点及分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所述仿生纳米系统,其对肝癌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2957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441191.1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有机共组装的无载体纳米药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将疏水性天然产物熊果酸、疏水性抗癌药物索拉非尼以及铁离子通过一种绿色、简单的方法自组装成无载体纳米粒,不仅解决了纳米载体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同时达到天然产物熊果酸与索拉非尼的协同抗肿瘤作用,铁离子的加入进一步提高索拉非尼的抗肝癌效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7022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598274.1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47/69 , A61K31/56 , A61K47/54 , A61K47/55 , A61K47/64 , A61K49/00 , A61P35/00 , B82Y5/00 , B82Y20/00 , B82Y40/00 , A61K3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载体双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用途。本发明利用溶剂交换法将化疗药物索拉非尼与天然产物熊果酸分子通过π‑烷基键、烷基键、氢键自组装形成纳米粒,然后将吲哚菁绿物理吸附到纳米粒中,并在纳米粒表面修饰核酸适配体及细胞穿膜肽,从而制得所述无载体双药自组装纳米粒。本发明有效避免了传统高分子或无机载体的引入以及共修饰带来的潜在毒性,为纳米技术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56957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289753.3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药共组装的兼具光‑化疗的仿生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应用。所述仿生纳米粒由外壳和所述外壳包覆的纳米内核组成,所述外壳为HepG2细胞膜,所述纳米内核由抗肿瘤疏水性药物索拉非尼、抗心血管疾病疏水性药物普萘洛尔及光敏剂吲哚菁绿共组装形成。所仿生纳米粒能通过细胞膜同源识别作用在肝癌部位特异性积蓄,并在808 nm激光的照射下精准高效释放药物,实现多药‑多疗法联合抗肝癌作用,对肝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68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97627.1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参皂苷与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的仿生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天然产物人参皂苷Rg1、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全氟己烷与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组装成纳米药物,然后利用血小板膜/红细胞膜混合物进行包裹,制得一种绿色、简单的仿生共递送系统,其具有免疫逃逸和自我靶向的显著特征,可同时达到天然产物人参皂苷Rg1和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全氟己烷协同抗血栓的作用,而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加入赋予药物缓释效果,可进一步提高人参皂苷Rg1的生物利用度,因而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569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89753.3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药共组装的兼具光‑化疗的仿生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应用。所述仿生纳米粒由外壳和所述外壳包覆的纳米内核组成,所述外壳为HepG2细胞膜,所述纳米内核由抗肿瘤疏水性药物索拉非尼、抗心血管疾病疏水性药物普萘洛尔及光敏剂吲哚菁绿共组装形成。所仿生纳米粒能通过细胞膜同源识别作用在肝癌部位特异性积蓄,并在808 nm激光的照射下精准高效释放药物,实现多药‑多疗法联合抗肝癌作用,对肝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5185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910359928.1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9/14 , A61K47/42 , A61K31/145 , A61K47/2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分子蛋白自组装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这种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聚阳离子鱼精蛋白与靶分子核酸适配体牢固结合,作为载体,再通过溶剂交换法载入药物双硫仑,制备纳米复合物,粒径小于200 nm,粒子分散均匀,稳定性良好,显著提高乳腺癌细胞对药物的摄取,增强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本发明具体涉及小分子蛋白纳米复合物的构建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5185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59928.1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47/42 , A61K31/145 , A61K47/2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分子蛋白自组装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这种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聚阳离子鱼精蛋白与靶分子核酸适配体牢固结合,作为载体,再通过溶剂交换法载入药物双硫仑,制备纳米复合物,粒径小于200 nm,粒子分散均匀,稳定性良好,显著提高乳腺癌细胞对药物的摄取,增强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本发明具体涉及小分子蛋白纳米复合物的构建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
-
-
-
-
-
-
-
-